集注太玄经-宋-司马光

集注太玄經

經名:集注太玄經。西漢揚雄撰,北宋司馬光集注,六卷。補襄陵許翰注,四春。底本出處:《正統道藏》太清部。參校版本:一、百子全書影寫宋抄本,(簡稱全書本);二、四部備要,上海中華書局據明刻本校刊,(簡稱備要本);三、明萬玉堂翻宋本,晉范望注,(簡稱範本)。

目錄

讀玄(司馬光)

說玄(司馬光)

集注揚子太玄經序(司馬光)
集注太玄經卷之一(司馬光注)
太玄
玄首

玄測

集注太玄經卷之二

集注太玄經卷之三

集注太玄經卷之四

集注太玄經卷之五


集注太玄經卷之六










踦贊一
贏贊二
太玄首測衝錯攡瑩注卷第七(襄陵許翰注)
玄首都序

玄首

玄測都序

玄測

玄衝

玄錯
玄攡
玄瑩
太玄數卷第八
玄數
太玄文掜卷第九
玄文
玄掜
太玄圖告卷第十
玄圖
玄告
太玄曆附

讀玄

余少之時,聞《玄》之名而不獲見,獨觀揚子之《自序》稱《玄》盛矣。及班固為《傳》,則曰:劉歆嘗觀《玄》謂雄曰:空自苦。今學者有祿利,然尚不能明《易》,又如《玄》何?吾恐後人用覆醬瓿也。雄笑而不應。諸儒或譏,以為雄非聖人而作經,猶春秋吳楚之君僭號稱王,蓋誅絕之罪也。固存此言,則固之意雖愈於歆,亦未謂《玄》之善如揚子所云也。余亦私怪揚子不贊《易》而別為《玄》。《易》之道,其於天人之緼備矣。揚子豈有以加之,乃更為一書?且不知其焉所用之,故亦不謂揚子宜為《玄》也。及長學《易》,苦其幽奧難知,以為《玄》者賢人之書,校於《易》,其義必淺,其文必易。夫登喬山者,必踐於坱埤#1;適遼海者,必沿於江漢。故願先從事於《玄》,以漸而進於《易》,庶幾乎其可跂而望也。於是求之積年,乃得觀之。初則溟涬漫漶,略不可入。乃研精易慮,屏人事,而讀之數十過,參以首尾#2,稍得窺其梗概。然後喟然置書嘆曰:嗚呼!揚子直大儒者邪#3。孔子既沒,知聖人之道者,非揚子而誰?孟與荀殆不足擬#4,況其餘乎?觀《玄》之書,昭則極於人,幽則盡於神;大則包宇宙,細則入毛髮。合天地人之道以為一#5,刮其根本#6,示人所出#7,胎育萬物而兼為之母#8。若地履之而不陷也,若海挹之而不可竭也。天下之道,雖有善者,其蔑以易此矣。考之於渾元之初,而玄已生。察之於當今,而玄非不行。窮之於天地之末,而玄不可亡。叩之以萬物之情而不漏,測之以鬼神之狀而不違,概之以六經之言而不悖。藉使聖人復生,視《玄》必懌然而笑,以為得己之心矣。乃知《玄》者所以贊《易》也,非別為書以與《易》競也。何歆、固知之之淺而過之之深也?或曰:《易》之法與《玄》異,揚子不遵《易》而自為之制,安在其贊《易》乎?且如與《易》同道,則既有《易》矣,何以《玄》為?曰:夫畋者所以為禽也,網而得之與弋而得之,何以異哉?書者所以為道也,《易》,網也,《玄》,弋也,何害?不既網而使弋者為之助乎,子之求道亦膠矣。且揚子作《法言》,所以準《論語》;作《玄》,所以準《易》。子不廢《法言》而欲廢《玄》,不亦惑乎?夫《法言》與《論語》之道,庸有異乎?《玄》之於《易》,亦然。大廈將傾,一木扶之,不若眾木扶之之為固也。大道將晦,一書辨之,不若眾書辨之之為明也。學者能專精於《易》,誠足矣。然《易》,天也,《玄》者所以為之階也。子將升天,而廢其階乎?先儒為《玄》,解者多矣。然揚子為文既多訓詁,指趣幽邃,而《玄》又其難知者也。故余疑先儒之解未能盡契揚子之志,世必有能通之者,比老終且學焉。

#1『埤』原作『理』,據四部備要本(以下簡稱備要)、百子全書本(以下簡稱全書)改。

#2『參以』原作『蓋以』,據備要、全書本改。
#3『揚子」原作『揚人』,『直』原作『善』,據備要、全書本改。
#4『孟』原脫,據備要、全書本補。

#5『為一』原作『為之』,據備要、全書本改。

#6『刮其』原作『 刮兵』,據備要、全書本改。

#7『 所出』 原作『下出』,據備要、全書本改。

#8『母』原作『毋』,據備要、全書本改。

說玄

《易》與《太玄》,大抵道同而法異。《易》畫有二:曰陽,曰陰。《玄》畫有三:曰一,曰二,曰三。《易》有六位,《玄》有四重。

最上曰方,次曰州,次曰部,次曰家。《本傳》所謂叁摹而四分之,極於八十一者也。
《易》以八卦相重,為六十四卦。《玄》以一、二、三錯於方、州、部、家,為八十一首。
凡家,每首輒變,三首而復初,如中、周、礥之類是也、部,三首一變,九首而復初,如中、閑、上之類是也。州,九首一變,二十七首而復初,如中、羨、從之類是也。方,二十七首一變,八十一首而復初,如中、更、減之類是也。八十一首以上,不可復加,故曰自然之道也。
《易》每卦六爻,合為三百八十四爻。《玄》每首九贊,合為七百二十九贊。

《圖》曰:《玄》有二道,一以三起,一以三生。以三起者,方、州、部、家也。以三生者,叁分陽氣,以為三重,極為九營。是為同本離生,天地之經也。《本傳》曰雄潭思渾天,叁摹而四分之,極於八十一者,謂《玄》首也。又曰旁則三摹九據,極於七百二十九贊者,謂《玄》贊也。首猶卦也,贊猶爻也。又曰:觀《易》者,見其卦而名之;觀《玄》者,數其畫而定之。《玄》首四重者,非卦也,數也。故《易》卦六爻,爻皆有辭;《玄》首四重,而別為九贊,以系其下。然則首與贊分道而行,不相因者也。皆當期以日。
《易》卦氣起中孚,除震、離、兌、坎四正卦二十四支爻主二十四氣外#9,其餘六十卦,每卦六日七分,凡得三百六十五日四分日之一。中孚初九,冬至之初也。頤上九,大雪之末也。周而也屆復始。《玄》八十一首,每首九贊,凡七百二十九贊。每二贊合為一日,一贊為晝,一贊為夜,凡得三百六十四日半。益以踦羸二贊,成三百六十五日四分日之一。中初一,冬至之初也。踦羸二贊,大雪之末也。亦周而復始。凡《玄》首皆以《易》卦氣為次序,而變其名稱。始者,中孚也;周者,復也;礥、閑者,屯也;少者,謙也;戾者,睽也。餘皆仿此。故《玄》首曰:八十一首,歲事咸貞。測曰巡乘六甲,與斗相逢。歷以紀歲,而百谷時雍。皆謂是也。
《易》有元、亨、利、貞,《玄》有罔、直、蒙、酋、冥。
五者,《太玄》之德。罔,北方也,於《易》為貞。直,東方也,於《易》為元。蒙,南方也,於《易》為亨。酋,西方也,於《易》為利#10。冥者,未有形也。故《玄》文曰:罔蒙相極,直酋相敕,出冥入冥,新故更代。《玄》首起冬至,故分貞以為罔冥。罔者,冬至以後;冥者,大雪以前也。
《易》大衍之數五十,其用四十有九。《玄》天地之策,各十有八,合為三十六策。地則虛三,用三十三策。《易》揲之以四,《玄》揲之以三。

《太玄》揲法:卦一而中分其餘,以三揲一作搜,一作換。之,并餘於芀,一芀之後,而數其餘,七為一,八為二,九為三。
《易》有七、九、八、六,謂之四象。《玄》有一、二、三,謂之三摹。皆畫卦首之數也。
《易》有彖,《玄》有首。彖者,卦辭也。首者,亦統論一首之義也。
《易》有爻,《玄》有贊。《易》有象,《玄》有測。測所以解贊也。
《易》有文言,《玄》有文。文解五德,并中首九贊,文言之類也。
《易》有系辭,《玄》有攡、瑩、掜、圖、告。五者皆推贊《太玄》,系辭之類也。
《易》有說卦,《玄》有數。數者論九贊所象,說卦之類也。
《易》有序卦,《玄》有衝。
衝者序八十一首,陰陽相對而解之,序卦之類也。
《易》有雜卦,《玄》有錯。錯者,雜八十一首而說之。

殊涂而同歸,百慮而一致,皆本於太極、兩儀、三才、四時、五行,而歸於道德仁義禮也。

#9『坎』原作『招』,『爻』原作『支』,『主』原作『於』,據備要、全書本改。
#10『利』原作『和』,據備要、全書本和『《易》 有元、亨、利、貞』改。

集注揚子太玄經序

漢五業主事宋衷始為《玄》作《解詁》,吳鬱林太守陸績作《釋正》#11晉尚書郎范望作《解贊》,唐門下侍郎平章事王涯注《經》及首、測,宋興都官郎中直昭文館宋惟幹通為之注,秦州天水尉陳漸作《演玄》,司封員外郎吳秘作《音義》。慶歷中,光始得《太玄》而讀之,作《讀玄》。自是求訪此數書,皆得之,又作《說玄》。疲精勞神,三十餘年,訖不能造其藩籬。以其用心之久,弃之似可惜,乃依《法言》,為之《集注》。誠不知量,庶幾來者或有取焉。其直云宋者,仲子也;云小宋者,昭文郎中也。元豐五年六月丁丑序。

#11『釋正』原作『釋失』,據備要、全書本改和晉范望注《太玄經》(明萬玉堂翻宋本,以下簡稱范本),陸續述玄:『其失者,因釋而正之』改。

集註太玄經卷一??

集注太玄經卷之二

一方二州一部三家童

陰家木,準蒙。陽氣始窺,物僮然成未有知。范曰:立春之節,萬物孚甲始出,枝葉未舒,故謂之童。光謂:陽氣微見地上,故曰始窺。初一,顓童不寤,會我蒙昏。測曰:顓童不寤,恐終晦也。一為思始,而當夜,顓童之人,不寤於學,終亦歸於蒙昏而已。次二,錯于靈蓍,焯于龜資,出泥入脂。測曰:錯蓍焯龜,比光道也。王本龜資作元龜,而注云:灼于元龜,資取吉凶之兆。蓋經誤也。焯,與灼同。比,頻寐切。泥,滯泥之象。脂,所以為明也。二為思中,而當晝,能以暗求明,如錯蓍焯龜以決其疑,出於滯泥而入於光明,故曰比光道也。比,近也。錯者,錯綜蓍數以筮也。次三,東辰以明,不能以行。測曰:東辰以明,奚不逝也?小宋本奚不逝作奚不可逝,今從諸家。三為成意,如東方已明,可以行矣,而不能以行,失時不學者也。次四,或後前夫,先錫之光#1。測曰:或後前夫,先光大也#2。次五,蒙柴求兕,其得不美。測曰:蒙柴求兕,得不慶也。次六,大開帷幕,以引方客。測曰:大開帷幕,覽眾明也。帷幕,蔽明之物也。六為上福,又為盛多#3,如人君延納四方之士,無有雍蔽也。舜賓于四門,明四目,達四聰。次七,修侏侏,比于朱儒#4。測曰:侏侏之修,無可為也。侏,音株。修,長也。侏侏,長大貌。七為七十,年已長矣,而當曰之夜,雖侏侏然長大,於其智識乃比侏儒,不免童蒙也。以象居君子之位,行小人之道也。次八,或擊之,或刺之,修其玄鑒,渝。測曰:擊之刺之,過以衰也。刺,七亦切。不學而愚,以至衰老,陷於禍中,故曰或擊之,或刺之。然當曰之晝,若尚能從學,修其玄鑒,猶足以變禍為福也。晉平公問於師曠曰:吾年七十,欲學恐已暮矣。師曠曰:少而好學,如日出之陽;壯而好學,如曰中之光;老而好學,如炳燭之明。炳燭之明,孰與昧行?上九,童麋觸犀,灰其首。測曰:童麋觸犀,還自累也。諸家纍作景,今從小宋本,力遂切。王曰:處童之極,當夜之位,昏昧之甚,不能自反者也。童麋,無角之麋。光謂:猶糜碎也#5。九居童之極,逢禍之窮。如童麋觸,縻碎其首#6,不量其力,愚之甚也。

一方二州二部一家增

陽家金,準益。陽氣蕃息,物則增益,日宣而殖。宋、陸本陽氣蕃息作陽氣玆蕃息,王、小宋本作陽玆蕃息,今從范本。陸、范、王本增被作益增,今從二宋本。二宋、陸、王本而作如#7,今從范本。初一,聞貞增默,外人不得。測:曰聞貞增墨,識內也。王本聞作間,今從諸家。墨,當作默。一為思始,而當畫,君子多聞正道,以益其德,默而識之,不見於外也。次二,不增其方,而增其光,冥。測曰:不增其方,徒飾外也。范曰:方,道也。冥,晦也。王曰:不增益其道,而外自夸耀,欲增其光,反自冥也。光謂:君子增修其道,而榮名從之。小人舍內而飾外,求光而愈晦也。次三,木以止,漸增。測曰:木止漸增,不可蓋也。范本蓋作益,今從宋、陸、王本。王曰:蓋,掩也。光謂:君子之學,如木根止於所生之土,而枝葉浸長。君子止於所守之道,而德行曰新。《法言》:請問:木漸。曰:止於下而漸於上者,其木也哉!亦猶水而已矣。次四,要不克,或增之戴。測曰:要不克,可敗也。四為下祿,而當夜,無德而享其祿,如要弱而增戴,必不勝任矣。次五,澤庳其容,眾潤攸同。測曰:澤庳其容,謙虛大也。王曰:如澤之庳下,眾潤所歸。光謂:五,增之盛也。眾共益之,非謙虛何以攤哉?次六,朱車燭分,一曰增我三千。君子慶,小人傷。測曰:朱車之增,小人不當也。次七,增其高,刃其峭,丘貞。測曰:增高刃峭,與損皆行也。七居上體,而為禍基,可懼之地也。家性為增,增而不已,必受其殃。七,當曰之畫,君子之道也,故能每自栽損,以保其安。夫丘之所以傾者,峭也。若能每增其高,輒刃其峭,使之陂陀,則終無傾矣。此丘之正道也。正考父三命,玆益恭。一命而僂,再命而傴,三命而俯。次八,兼貝以役,往益來 。測曰:兼貝以役,前慶後亡也。 ,他歷切,削也。貝,富資也。役,賤事也。以富資而為賤事,貪求不已。往雖得益,來必被削,故曰前慶後亡也。,上九,崔嵬不崩,賴彼坱埤。測曰:崔嵬不崩,群士 也。宋、陸本坱埤作岟崥,今從范、王、小宋本。崔,徂回切。坱,於兩切。埤,必弭切。 ,渠良切。范曰:坱埤,山足也。王曰: 者,扶助之貌。光謂:九處增之極,逢禍之窮,然而免咎者,以群士為之助。如高山之不崩,以坱埤為之足也。

一方二州二部二家銳

陰家土,準漸。入銳次五,三十一分一十三秒;雨水氣應。陽氣岑以銳,物之生也,咸專一而不二。岑,鉏簪切。岑然,銳貌。銳道尚專。初一,蟹之郭索,後蚓黃泉。測曰:蟹之郭索,心不一也。范曰:郭索,多足貌。王曰:郭索,匡穰也。吳曰:匡穰,躁動貌。光謂:《荀子》曰:蚓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上食埃土,下飲黃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敖,非蛇蟺之穴無所寄托者,用心躁也。一為思始,而當夜,家性為銳,故有是象。跪,去委切,足也。次二,銳一,無不達。測曰:銳一之達,執道必也。二為思中,而當晝,故曰銳一,無不達。咸有一德,曰德惟一,動罔不吉;德二三,動罔不凶。《荀子》曰:行衢道者不至,事兩君者不容。目不兩視而明,耳不兩聽而聰。螣蛇無足而飛,梧鼠五技而窮。《詩》曰:鳲鳩在桑,其子七兮。淑人君子,其儀一兮。其儀一兮,心如結兮。故君子結於一也。次三,狂銳,蕩。測曰:狂銳之蕩,不能處一也。三為思終,而當夜。狂者,進不一之謂也。蕩然無所守,則不見成功也。《易》曰:晉如鼫鼠,貞厲。次四,銳于時,無不利。測曰:銳于時,得其適也。四為福始,而當畫,銳得其時者也,故無不利。次五,銳其東,忘其西;見其背,不見其心。測曰:銳東忘西,不能回避也。背,外也。心,內也。五為盛福,而當夜,小人知得而不知喪,見利不顧其害,貪前忘後,弃內逐外者也。次六,銳于醜,含于五軌萬鍾,貞。測曰:銳于醜,福祿不量也。醜,眾也。六為上福,又為盛多,當曰之畫,銳之盛美者也。君子之進取,務合眾心而已矣,故能含容五軌萬鍾,而不失其正也。古者度徐以軌。軌者,兩轍之間,其廣八尺。釜十曰鍾。鍾,六斛四斗也。五軌,諭廣;萬鍾,論多。次七,銳于利,忝惡至。測曰:銳于利,辱在一方也。范曰:忝,辱也。光謂:七為禍始,而當夜,小人銳於利而蒙辱惡者也。方,嚮也。辱在一方者,言其所以取辱者,在於一嚮見利,而不思義也。次八,銳其銳,救其敗。測曰:銳其銳,恐轉作殃也。八為禍中,而當晝,君子見得而思義,瞻前而顧後,雖銳其銳,而常救其敗失,故免於殃咎也。上九,陵崢岸峭,陁。測曰:陵崢岸峭,銳極必崩也。陁,直爾切。范曰:陁,墮也。崢,謂崢嶸也。峭,峻也。崢嶸高峻,將墮於下,故言陁也。

一方二州二部三家達

陽家水#8,準泰。入達初一,曰舍東壁。陽氣枝枚條出,物莫不達。宋曰:自枝別者為枚,自枚別者為條。謂陽氣動出,萬物皆得其理,無有鈎纏而不達。陸曰:枝枚條出#9;此言陽布施,無不浹也。初一,中冥獨達,迥迥不屈。測曰:中冥獨達,內曉無方也。迥徒弄切。范曰:迥,通也。屈,盡也。光謂:一,思之微者也,故曰中冥。當曰之晝,君子內明默識,通達無方者也。次二,迷腹達目。測曰:迷腹達目,以道不明也。宋、陸本以不道明,今從范本。光謂:二為思中,而當夜,內心不明,則視外物亦不審矣。故不明於道,而恃外察,無益也。以,用也。所以迷腹達目,由其用道不明故也。次三,蒼木維流,厥美可以達于瓜苞。測曰:蒼木維流,內恕以量也。量,力張切。范曰:維流,枝枚垂下也。瓜苞牽蔓於地,木不下其枝枚;則不得虆而蔓之,而達於上。光謂:苞,與匏同。三為進人,近於祿而當晝。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不專其美。如木垂其枝以逮於下,故瓜匏得而虆之。《詩》云:南有樛木,甘瓠纍之。次四,小利小達,大迷扁扁,不救。測曰小達大迷,獨曉隅方也。扁,必沔切。陸曰:獨曉一隅與一方,言不知四達也。光謂:扁扁,狹小貌。四為下祿,而當夜,故為小利。小人獨曉隅方,不達大道,所得狹小,不能救其所失也。盆成括仕·於齊,孟子知其必死。曰:其為人也,小有才,未聞君子之大道也,則足以殺其軀而已矣。次五,達于中衢,大小無迷。測曰:達于中衢,道四通也。五為中和,又為著明,當曰之晝,達之盛者也。次六,大達無畛,不要止洫作,否。測曰:大達無畛,不可偏從也。畛,之人切。六為極大,過中而當夜,故曰大達無畛。畛,田界也。洫,所以明田界也。作,治也。君子之道,當有壇宇宮廷。譬如大田無界,若不要而止之,正其溝洫,而作治於其內,則荒穢而不修矣。不可偏從者,田既廣大,從此則失彼也。次七,達于砭割,前亡後賴。測曰:達于砭割,終以不廢也。砭,彼驗切。王曰:雖有砭割之損,終獲愈疾之利#10。賴,利也。光謂:砭,石之刺病也。七為刀,又為禍始,而當晝。君子達於事變,知禍之至,割愛去惡,如砭割之去病。雖有亡,後得其利,不為廢疾也。次八,迷目達腹。測曰:迷目達腹,外惑其內也。二在內體,故曰達腹#11。八在外體,故曰迷目。惑於外物,以 內明,雖心知其非而不能自克,所以終敗也。上九,達于咎,貞,終譽。測曰:達咎終譽,善以道退也。九為禍終,而當晝。君子知禍之窮,守正而退,不失令名也。

一方二州三部一家交

陰家火,亦準泰。陽交於陰,陰交於陽。物登明堂,矞矞皇皇。小宋本作陰陽交泰,雍容無疆,今從諸家。矞,音聿。宋曰:於七分息,卦為泰。升陽在三,已出地上也。陸曰:地下稱黃宮,故地上稱明堂。矞矞皇皇,休美貌。王曰:矞矞皇皇,明盛之貌。初一,冥交于神,齊不以其貞。測曰:冥交不貞。懷非含慚也。齊,與齋同。范曰:冥,暗昧也。交於鬼神,必以肅敬。齊#12齋也。貞,精誠也。交於鬼神,雖在冥暗,不以精誠,神弗福也。光謂:一為思始#13,而當夜,故有是象。次二,冥交有孚,明如。謝曰:冥交之孚,信接神明也。二為思中#14而當晝,君子能以明信交於鬼神者也。次三,交于木石。測曰:交于木石,不能嚮人也。三為成意#15,始交於外,而當日之夜。交於愚人,如交木石,不能相益也。孔子曰:無友不如己者。次四,難來熏熏,得亡之門。測曰:往來熏熏,與神交行也。王本神作福#16,今從諸家。王曰:熏熏,眾多之貌。次五,交于鶯猩,不獲其榮。測曰:交于鶯猩,鳥獸同方也。鸚鵡能言#17,不離飛鳥,猩猩能言,不離禽獸。五居盛位,而當夜#18,交物不以禮者也。交不以禮,而求榮耀,安可得哉#19?《詩》云#20:兕觥其觩,旨酒思柔。彼交匪敖,萬福來求。次六,大圈閎閎,小圈交之。我有靈肴,與爾般之。測曰:大小之交,待賢煥光也。二宋、陸、王本閎閎作閣閣,今從范本。范、王本肴作殽,今從二宋、陸本。范本殽之或作散之。圈,求晚切。王曰:圈者,殽羞之器。待賢之道,煥然有光,交道之盛也。光謂:圈,養畜閑也。閎閎,大貌。靈,善也。肴,骨體也。殽之字當作肴。肴,啖也。大圈以諭富有之君子,小圈以諭無祿之士。六為盛多,而當畫。君子有祿,樂與賢者共之。《易)曰:我有好爵,吾與爾靡之。次七,交于鳥鼠,費其資黍。測曰:交于鳥鼠,徒騙費也。七為敗損,而當夜。交非其人,徒費而已。《法言》曰:頻頻之黨,甚於 ,斯亦賊夫譽食而已矣。次八,戈矛往來,以其貞,不悔。測曰:戈矛往來,征不可廢也。八為禍中,交不以好,而以兵者也,故曰戈矛往來。然當曰之畫,君子交兵,所以祖亂禁暴,不得已而用之。不違於正,故無悔也。夫鞭樸不可弛於家,刑罰不可廢於國,征伐不可偃於天下,用之有本末,行之有逆順耳。上九,交于戰伐#21,不貞。覆于城,猛則啖。測曰:交于戰伐#22,奚可遂也?九為禍窮,而當夜。小人交戰爭勝#23,不以其正,覆國喪家者也。以桀攻桀,德不相殊,則以猛啖弱而已,無有優劣也。

一方二州三部二家耎

耎,與軟同。陽家木,準需。入耎初一,曰舍奎。入次九,八分二十秒,曰次降婁。驚蟄氣應,斗建卯位,律中夾鐘。陽氣能剛能柔,能作能休,見難而縮。難,乃旦切。初一,赤卉方銳,利進以退。測曰:赤卉方銳,退以動也。范曰:赤卉,草木萌牙也。光謂:萌牙之生,必先勾屈#24,如君子退讓,而身益進也。次二,耎其心,作疾。測曰:耎其心,中無勇也。二為思中,而當夜。家性為耎,以無勇為病者也。《春秋傳》曰:仁而不武,無能達也。次三,奧其厀,守其節。雖勿肆,終無拂。測曰:耎其厀,體不可肆也。厀,與膝同。拂,扶勿切。王曰:拂,戾也。光謂:三在下體,故曰耎其厀。雖不得自肆,終未違於常道也。次四,耎其哇,三歲不噣。測曰:耎哇不噣,時數失也。哇,於佳切。噣;竹角切,又音畫。王曰:哇,喉也。光謂:四為下祿,又為條暢,而當夜,可語而默者也。孔子曰:言及之而不言,謂之隱。次五,黃菌不誕,俟于慶雲。測曰:黃菌不誕,俟逑耦也。二宋、陸本作救禍也,王本作俟 偶也。吳曰: ,古仇字。今從范本。逑,音仇。王曰:居中體正,為耎之主,而又得位當晝。黃菌,謂靈芝也。誕,生也。靈芝未生,將待慶雲;同表嘉瑞,須待之義也。光謂:逑,匹也。芝不生者俟慶雲,士不進者俟明君。君明臣賢,相匹偶也。次六,縮失時,或承之菑。測曰:縮失時,坐通後也。菑,與災同。王曰:地居過滿;而又失位遇夜,乖於處耎之宜,是縮而失時者也。光謂:君子進退消息,與時皆行。六過中而當夜,退縮後時,則菑承之矣。次七,詘#25其節,執其術,共所歾。測曰:詘節共歾,內有主也。詘,與屈同。歾,與沒同。王曰:能執其心,則為有主。光謂:七為禍始,而當畫。君子屈身而伸道者也,故曰詘其節,執其術。君子外雖遜順,而內主正直,執是道也。與之共,沒其身,而不變者也。次八,家枯木丁衝#26,振其枝。小人有耎,三卻鈎羅。側曰:窾木之振,小人見侮也。王、小宋本振作扼,小宋本枝作柯,今從宋、陸、范本。范本卻作郄,今從諸家。窾,音款。上九,悔縮,往去來復。測曰:悔縮之復,得在後也。居物之上,陷於禍極,苟能悔而自縮,猶不失道也。故往則遂去不返,來則復得其所也。

一方二州三部三家徯

陰家金,亦準需。陸曰:徯,待也。陽氣有徯,可以進而進,物咸得其願。初一,冥賊,俱天凶。測曰:冥賊之徯,時無吉也。一為思始,而當夜,小人包藏禍賊之心,必受其殃。次二,冥德,徯天昌。測曰:冥德之徯,昌將日也。小宋本昌將日作昌將有日,今從諸家。王曰:以德徯時,昌時不日而至。光謂:二為思中,而當晝。穀,君子積德於隱,而蒙福於顯,昌美之至,將無日也。次三,徯後時。測曰:徯而後之,解也。王本作徯而後時,今從諸家。解,與懈同。三為思終,不得其中,而當夜,懈慢後時者也。次四,詘其角,直其足,維以徯穀。測曰:詘角直足,不伎刺也。伎,立曰寘。刺,郎達切。四為角為下祿,而當晝。祿也。伎,與忮同,很也。刺,戾也。屈其角,不與物校也。直其足,行不失正也。不為很戾,可以待福祿也。次五,大爵集于宮庸,小人庳,徯空。測曰:宮庸之爵,不可空得也。五,為宮為宅。小人而逢盛福,如大爵集于宮庸。爵集于倉,可以得食;集于宮庸,何所待也。小德庳而位高之象也。次六,俱福貞貞,食于金。測曰:徯福貞貞,正可服也。金者,堅剛之物。六為上福,而當晝,徯之盛者也。正以待福,雖金可食,死其餘乎?正可服者,可以服行,以待福也。次七,徯禍介介,凶人之郵。測曰:徯禍介介,與禍期也。介介,僻邪之貌。郵,過也。七為禍始,而當夜,故有是象。次八,不禍禍,徯天活我。測曰:禍不禍,非厥訧也。王本活作治,今從諸家。訧,音尤,罪也。八為禍中,而當晝,君子非罪而逢禍者也。儻審己之道,不以禍為禍,天道福善,必將生我也。《易》曰:困而不失其所,亨。上九,徯尪尪,天撲之顙。測曰:徯尪之撲,終不可治也。撲,普卜切。王曰:尪者,疾病仰向天。光謂:撲,擊也。顙,額也。小人不慎其初,隱於禍極,乃始尪尪然,俟天之救己。天且益降之禍矣,故曰天撲之顙。

一方三州一部一家從

陽家水,準隨。陽躍,于淵于澤,于田于嶽,物企其足。宋曰:陽氣踴躍,在淵、澤、田、嶽者,謂其高下備矣,萬物亦企其足而隨之。初一,日幽嬪之,月冥隨之,基。測曰:日嬪月隨,臣應基也。嬪,婦也。基,始也。一為思始,故曰幽冥。月始過朔,潛隨日行,若婦之從夫。人君有為,始發慮於心,而同德之臣,已從而應之,不謀而吁也。次二,方出旭旭,朋從爾醜。測曰:方出朋從,不知所之也。旭旭,日初出之貌。醜,類也。二為思中而當夜。小人之心雜,將形于外,如日之方出,旭旭然。反復思慮,未知所之。之善則善朋從之,之惡則惡朋從之,故曰朋從爾醜。次三,人不攻之,自牽從之。測曰:人不攻之,自然證也。三為思終,又為進人而當晝。君子率性,自從於善,不待攻治也。證,當作正。次四,鳴從不臧,有女承其血,匡亡。測曰:嗚從之亡,奚足朋也。王本朋作明,今從諸家。匡,與筐同。君子修德,而人自從之。嗚而求從,不足善也。施之夫婦,則喪配偶,而不獲所求矣。《易》曰:女承筐無實,士刲羊無血,無攸利。次五,從水之科,滿。測曰:從水滿科,不自越也。王曰:水之從下,自然之理。五既得位當晝,為從之主。物之從者,如水之從科。科者,坎也。滿科而已,不復過越,得中之道。次六,從其目,失其腹。測曰:從目失腹,欲丕從也。王曰:從其耳目之好,而失其心腹之安。大從其欲,亡之道也。光謂:六過中,而當夜,徇外欲而亡內德者也。次七,拂其惡,從其淑,雄黃食肉。測曰:拂惡從淑,救凶也。小宋本雄作赨,音雄,,今從諸家。七為禍始,而當晝。君子去惡從善,如雄黃能去惡肉生善肉也。次八,從不淑,禍飛不逐。測曰:從不淑、禍不可訟也。小宋本作訟不淑,今從諸家。宋曰:不可辨訟而解。光謂:小人從於不善,禍發如飛;不可追治也。上九,從徽徽,後,乃升于階,終。測曰:從徽徽,後得功也。范本升作登,今從諸家。

一方三州一部二家進#27

陰家火,準晉。入進次六,日舍婁。陽引而進,物出溱溱,開明而前。王本引作承,今從諸家。宋曰:萬物隨之而出,溱溱然盛也。初一,冥進否,作退母。測曰:冥進否,邪作退也王曰:失進之道,退之本也,故曰作退母。光謂:一為思始,而當夜,潛進而不以其正者也。次二,進以中刑,大人獨見。測曰:進以中刑,刑不可外也。王本無可字,今從諸家。次三,狂章章,不得中行。測曰:狂章章,進不中也。王本狂作往,今從諸家。三為思外,過中而當夜,妄進者也,故曰狂章章。章章,失據貌。次四,日飛懸陰,萬物融融。測曰:日飛懸陰,君道隆也#28。四為福始,而當晝。君德進盛,明無不燭,如日飛登天#29,離陰絕遠,萬物融融然,莫不昭明也。次五,進以欋疏,或杖之扶。測曰:進以欋疏,制于宗也。王本權作擢,制作掣,范本宗作尊,今從二宋、陸本。宋、陸、王本杖作枝,今從范本。次六,進以高明,受祉無疆。測曰:進以高明,其道迂也。范曰:迂,遠也。光謂:六為隆福,而當畫。君子進德高明,受福無疆也。次七,進非其以,聽咎窒耳。測曰:進非其以,毀滋章也。七為禍始,而當夜。小人不以其道進升高位,眾毀滋章;塞耳而滿也。次八,進于淵,君子用船。測曰:進淵用船,以道行也。范本測作進淵且船,今從諸家。淵者,險難之象。八為禍中,故曰進于淵。用船,則淵可濟;憑道,則難可涉也。上九,逆馮山川,三歲不還。測曰:逆馮山川,終不可長也。馮,古憑字。九為窮禍而當夜。小人進不以道,至於上極,而陷於禍,不能自返者也。

一方三州一部三家釋

陽家木,準解。入釋次三,二十六分一十一秒,春分氣應。陽氣和震圜煦,釋物咸稅其枯,而解其甲。稅,與脫同。宋曰:震,動也。圜,陽形也。范曰:煦,暖也。初一,動而無名,酋。測曰:動而無名,不可得名也。王本作動能無名,今從諸家。酋,就也,謂成功也。一為思始,而當畫。君子動於微眇,化育萬物,百姓見其成功而無名焉,故曰:動而無名,酋。次二,動于響景。測曰:動于響景,不足觀聽也。響應聲,景隨形,皆動不由己者也。二為思中,而當夜。小人隨人而動,如響景然,故不足觀聽也。次三#30 ,風動雷興,從其高崇。測曰:風動雷興,動有為也。二宋、陸本從其高崇作從其高宗,王本作從其道,直高崇,今從范本。三為成意,而當晝。君子動作之迹,始見於外,如風雷之益萬物,故其功業日就高崇也。次四,動之丘陵,失澤朋。測曰:動之丘陵,失下危也。丘陵以諭高,澤以諭下。四為福始,而當夜。小人之動,務在升高,而不顧其下,則不免孤危也。次五,和釋之脂,四國之夷。測曰:和釋之脂,民說無疆也。宋、陸本和釋之脂作和釋脂民,王、小宋本作和釋脂,今從范本。說,與悅同。范曰:和脂,喻濡協也。夷,平也。光謂:五為中和居盛位,當日之晝。聖人得位,布其德以和協四國,莫不夷懌也。次六,震于廷,喪其和貞。測曰:震于廷、和正俱亡也。喪,息浪切。六居二體之內,而近於五,廷之象也。夫德以柔中國,刑以威四夷。以德懷近,則近和;以威懾遠,則遠正。今用震於廷,失其所宜,故和正俱亡也。次七,震震不侮,濯漱其訽。測曰:震震不侮,解耻無方也。漱,素侯切。訽,呼漏切。漱,浣也。訽,耻也。震震,有威嚴之貌。七為禍始,而當晝。君子有威嚴之德,人不敢侮,故可以浣濯其耻也。次八,震于利,顛仆死。測曰:震于利,與死偕行也。小人見利而動,以陷禍中,利與死偕,而不自知也。上九,今獄後穀,終說桎梏。測曰:今獄後穀,于彼釋殃也。宋、陸本彼作皮,今從范本。說,與脫同。穀,生也。九為禍窮,故今獄也。在釋而當晝,故後穀也。

一方三州二部一家格

陰家金,準大壯。格,拒也。陽氣內壯,能格乎群陰,攘而卻之。攘,汝陽切。卻,去略切。初一,格內善,失貞類。測曰:格內善,中不宵也。范本宵作省,今從諸家。吳曰:宵,與肖同,引《漢書》人宵天地之貌。宋曰:宵,類也;類,法也。光謂:善惡之原,皆由乎思。一為思始,而當夜,拒善而納惡,故失正類。二為思中、而當晝,拒惡而納善,故幽正。次二,格內惡,幽貞。測曰:格內惡,幽貞妙也。范本作幽貞類,今從諸家。幽者,內潛於心之謂也。次三,裳格鞶鈎,渝。測曰:裳格鞶鈎,無以制也。二宋、陸本制作製,王作掣,今從范本。范曰:革帶曰鞶。鈎,所以屬筆也。王曰:鞶鈎,所以束其衣裳而反格拒之,故當渝變而失宜也。光謂:三居下體,故曰裳。三為下上而當夜,臣拒君命,不受約束,必有變也。次四,畢格,禽鳥之貞。測曰:畢格禽,正法位也。范曰:畢,罔也。光謂:四為下祿,而當晝,君子之始得位者也。得位則可以甩法,正邪而禁暴矣。次五,膠漆釋,弓不射,角木離。測曰:膠漆釋,信不結也。射,食亦切。王曰:物相合者,莫若膠漆。角木之為弓,格而離之,其可射乎?光謂:五性信,又為膠,為漆,為弓矢。格者,物相拒不合之象也。弓以膠漆附合角木,故可射。君以信固結臣民,故可使。五以小人而居盛位,不能以信結物,上下離心,故曰膠漆釋,弓不射,角木離。次六,息金消石,往小來奕。測曰:息金消石,美曰大也。范曰:奕,大也。王曰:所息者金,所消者石,所失者至小,所得者光大。光謂:息,生也。生金而消石,以美拒惡之象也。六為上祿而當晝,君子道長,而消小人者也,故曰往小來奕。次七,格其珍類,龜緺厲。測曰:格其珍類,無以自匡也。緺,古蛙切。范曰:龜為印,緺為綬。光謂:君子以善類自正,故能保其福祿。七為綬,又為禍始,而當夜,小人拒善類而不受者也。拒其善類,則拒其福祿也。弃善失祿,危孰甚焉。次八,格彼鞶堅,君子得時,小人 ,憂否。測曰:格彼鞶堅,義不得行也。王本鞶作磐,今從諸家。 、音惕。上九,郭其目,?其角,不庳其體,撲。測曰:郭目?角,還自傷也。?,音矯。撲,蒲角切。范曰;撲,擊也。王曰:郭目,張目也。?角,高其角也。光謂:格者,用壯拒物者也。九居其上,用壯之極,逢禍之窮,當曰之夜。小人張目高角,以拒於人,不卑其體,故為物所擊,還自傷也。

一方三州二部二家夷

陽家土,準豫。入夷次三,日舍胃。夷,傷也,平也。不傷於物#31則不能平矣。舊準大壯,非。陽氣傷 ,陰無救瘣,物則平易。 ,音惕。瘣,戶悔切。宋曰: ,去也。陸曰:陽氣壯,故夷傷陰,而 除之。瘣,病也。為陽所傷,故病也。萬物無陰害,故平易也。光謂: ,鬀髮也,大人曰髡,小兒曰鬀。陽氣剗鬀群陰,陰不能自救其病,然後物得生殖而平易矣。初一,載幽貳,執夷內。測曰:載幽執夷,易其內也。范曰:載,始也。光謂:一為思始,而當晝。發慮之始,幽而未顯。貳,謂義、利也。二者交爭,君子能取義而舍利。執坦夷之心,養浩然之氣,自得於內,無求於外者也。子夏曰:吾戰勝,故肥。《法言》曰:紆朱懷金之樂也,外;顏氏子之樂也,內。次二,陰夷,冒于天罔。測曰:陰夷冒罔,疏不失也。陸曰:天罔雖疏,不失惡也。光謂:二為罔,又二為思中,而當夜。小人為隱慝,陰傷於物,自以為人莫能知也。然冒于天罔,天必誅之。老子曰:天罔恢恢,疏而不失。次三,柔,嬰兒于號,三日不嘎。測曰:嬰兒于號,中心和也。二宋、陸、王本嘎作優,今從范本。號,胡刀切。嘆,所嫁切#32。噯,於求切。王曰:優,氣逆也。光.謂:嘎,聲變也。三為成意,而當晝。君子含德之厚,至平以易。如嬰兒雖三日蹄號,而聲不變者,和柔故也。《老子》曰:赤子終日號而不嗄,和之至也。次四;夷其牙,或飫之徒。測曰:夷其牙,食不足嘉也。飫,依倨切。王曰:牙既平,無可以食。徒,猶空也。或妖以食,徒空爾也。光謂:四為骨為齒,又為福始,而當夜。小人貪祿,以自傷者也,故曰夷其牙。牙傷,則雖有美食,不能食,適足飫其徒屬而已。次五,中夷,無不利。測曰:中夷之利,其道多也。宋、陸本其道多作利其多,今從范、王本。王曰:平以御於物。物所歸往,何不利之有乎?五既居中,體正得位當晝,是其中坦然平易也#33。光請:五居盛位而當晝,能平易其心,以待物者也,則物無遠近皆歸之矣。《易》曰:易簡,而天下之理得矣。次六,夷于廬,其宅丘虛。測曰:夷于廬,厥德亡也。德者,君子之常居也。六過中而當夜,小人始毀傷其德,喪其安居者也。次七,幹柔幹弱,離木艾金,夷。測曰:幹柔,柔勝強也。宋、陸本測柔幹,柔勝強也。范本幹柔艾金,弱勝強也#34。王本幹柔#35,弱勝強也。小宋本柔榦之離#36,柔勝強也。今幹柔從王,柔勝強從宋、陸本。艾,魚廢切。王曰:雖居過滿,而得位當畫,得夷之道,是能以柔弱之物,夷平於堅剛也。光謂:離木,如汲綆之斯井榦;艾金,如越砥之厲刀劍。以弱勝強,終就平夷也。次八,夷其角,厲。測曰:夷其角,以威傷也。小人用威而傷,自危之道也。八為禍中,而當夜。上九,夷于 利,敬病年貞。測曰:夷 之貞,懸車鄉也。陸曰:致仕而歸於鄉黨也。王曰:敬其衰病與高年,貞之道也。光謂:九為九十又為極,君子老而辭位,自處平易者也。賢者以老病而歸,人君所當欽奉也。

一方三州二部三家樂

音洛。陰家水,亦準豫。入樂次七。三分一十八秒,日次大梁,清明氣應。斗建辰位,律中姑洗。陽始出奧舒,疊得以和淖,物咸喜樂。淖,奴教切,和也。清明之初,陽始發,出幽奧舒展。疊積之物,皆得和淖,而喜樂也。初一,獨樂款款,及不遠。測曰:獨樂款款,淫其內也。范曰:款款,獨樂貌。光謂:一為思始,而當夜、小人獨樂其身,而不能與眾共樂者也。次二,樂不可知#37,辰于天。測曰:樂不·可知,以時歲也。陸曰#38:謂行德政,使民歡樂。若天時然,使民不知政之所為也#39。次三,不宴不雅, 呱啞咋,號咷倚戶。測曰:不宴不雅,禮樂廢也。王本 作嗥,今從諸家。 ,古吊五吊二切。啞,音厄。咋,音責。王曰: 呱啞咋,皆歡笑之聲也。光謂:宴,安也。雅,正也。三為成意而當夜,弃廢禮樂,沈湎淫佚。廢禮則不得其安,廢樂則不得其正。雖 呱啞砟,苟窮目前之樂,其憂患何遠哉?近倚戶外而已。《詩·魚藻》刺幽王言:萬物失其性,王居鎬京,將不能以自樂。次四,拂其繫,絕其纗,佚厥心。測曰:拂繫絕纗,心誠快也。繫,與系同。纗,戶圭切。拂;去也。纗,維網中繩也。四為條暢,而當晝。君子志道,樂以忘憂,外物不能累,佚莫先焉#40。故曰:拂其擊,絕其纗,佚厥心。次五,鍾鼓喈喈,管弦嚌嚌,或承之衰。測曰:鍾鼓喈喈,樂後悲也。嚌,側皆切。嚌嚌,衰思之聲。五以小人而享盛福,恣其淫樂。樂極必悲,盛極必衰也。次六,大樂無間,民神禽鳥之般。測曰:大樂無間,無不懷也。般,蒲干切。王曰:六居盛位,當晝之時,為首之主。無間者,天地之間,萬物咸樂,人神鳥獸各遂其性而般遊。光謂:般,樂也。六為隆福,為盛多,為極大。太平之君子,兼利萬物,無有間異,民神禽鳥靡不得所,樂孰大焉?四為下祿,獨善其身;六為上祿,兼利天下者也。次七,人嘻鬼嘻,天要之期。測曰:人嘻鬼嘻,稱樂畢也。宋、陸本畢作卑,今從范本。要,於宵切。王曰:要,約也。光謂:嘻,嘆聲也。七為禍始,而當夜。小人樂極禍來,人鬼共嘆,大命近止而不自知也。次八,嘻嘻自懼,亡彼愆虞。測曰:嘻嘻自懼,終自保也。王曰:樂道將極,又居禍中,危之道也。然而得位當晝,善於補過,是於嘻嘻笑樂之中,而能自懼,則無愆過與憂虞矣。上九,極樂之幾,不移日而悲,則哭泣之 資。測曰:極樂之幾,信可悔也。幾,音機。蹉資,與嗟咨同。陸曰:幾,危也。王曰:居樂之極,而又當夜,故不待移日而悲至矣,則哭泣嗟咨也。光謂:三者,戒之於思;五者,戒之於福;九者,戒之於禍。大指皆言樂不可極,使人始終反復常念之也。

一方三州三部一家爭

陽家火,準訟。陽氣汜施,不偏不頗;物與爭訟,各遵其儀。汜,敷梵切。施,式豉切。頗,普何切。儀,宜也。陽氣汜施平均,物皆爭進,求遂其宜也。《詩》:由儀,萬物之生,各得其宜也#41 。初一,爭不爭,隱冥。測曰:爭不爭,道之素也。陸曰:素,質也。王曰:爭不爭,謂爭於未形之時,不見其迹也。光謂:一為思始,而當晝。君子執道之素,爭於不爭之地,外無其迹,而物莫能勝也。次二,嚇河,臞。測曰:嚇河之臞,何可 也。嚇,呼嫁切。臞,其俱切,瘠也。 ,與怙同。口拒人,謂之嚇。河之潰溢,誰能拒之?而臞瘠之人,不量其力,乃欲以口嚇之,何足侍也?《詩》云:反予來赫。次三,爭射齦齦。測曰:爭射齦齦,君子讓鄰也。范本齦作誾,今從宋、陸、王本。射,神夜切。齦,音銀。王曰:君子之爭,惟射而已。齦齦,勤至之貌。讓鄰,與讓相近也,其意讀齦為懇也。光謂:齦,與誾同。誾誾,恭讓貌。孔子曰:君子無所爭。必也,射乎?揖讓而升,下而飲,其爭也君子。次四,爭小利,不酋貞。測曰:小利不絕,正道乃昏也。王曰#42:爭不以道,而爭於小利焉,宜其不就成貞正之道矣#43。次五,爭于逵,利以無方。測曰:爭于逵,爭處中也。范曰:五處中位,故稱逵。逵,九達道也。光謂:五為中和,而當晝。君子執道之要,統理之會,應變無方,物莫能爭。次六,臂膊脛如,股腳如,維身之疾。測曰:臂膊之脛,臣大隆也。王、小宋本脛作胵,其意音迭,腫也。今從宋、陸、范本。范本測曰:臂脛如股,今從宋、陸、王本。范曰:枝大於幹,臣大於君,皆為疾也。光謂:臂膊脛如,言臂大如脛,不可使也。,音嗔,肉脹起也。六以陰質,過中極大,如臣之強盛,君不能制者也。賈誼曰:天下方病大腫,一脛之大幾如要,一指之大幾如股。次七,爭干及矛 ,用亨于王前行。測曰:干矛之爭,衛君躬也。王本爭干及矛作爭于及方,測曰于方之爭,今從諸家。宋、陸本用亨于王前行作用享王于前行,今從范、王本。 ,與冑同。行,戶郎切。七為禍始,用兵以爭者也,故曰爭干及矛冑。用兵以爭,不以其私而從事,吉孰大焉。《詩》云:元戎十乘,以先啟行。次八,狼盈口,矢在其後。測曰:狼盈口,不顧害也。王曰:狼之噬物,盈口是爭,不知後有害之者矣。光謂:狼性貪,務盈其口,而不知矢在其後,如小人爭利而不顧其害也。天文弧矢星在狼後。上九,兩虎相牙,知掣者全。測曰:兩虎相牙,知所掣也。宋、陸本測知所掣作製,范本作制,今從王本。掣,尺制切。王曰:爭之極者,莫如虎斗而相牙,必有死傷之患。若能懼於患害,自掣而退,乃可以全物。不可以終爭,故於爭極而見自退之象。所以能知自退之道者#44,以陽當晝故也。光謂:掣,引也。

一方三州三部二家務

陰家木,準蠱。入務次四,日舍昴。陽氣勉務,物咸若其心而總其事。陽氣勉務而生物,物咸順其心而自喜,總其事而不二也。初一,始務無方,小人亦用,罔。測曰:始務無方,非小人所理也。范本作初一,始用無方,今從宋、陸、王本。宋、陸、王本無人字#45 ,今從范本。一為思始,可以應變無方#46,然當日之夜,非小人之所能為也,故曰小人亦用,罔。罔,無也。次二,新鮮自求珍,潔精其芳,君子攸行。測曰:新鮮自求,光于己也。王本芳作方,行作臧,今從諸家。二為思中,而當晝。君子精潔其心,將以有為者也。次三,不拘不掣,其心腐且敗。測曰:不拘不掣,其體不全也。宋、陸、王本其體不全作其體全,今從范、小宋本。掣,尺制切。三為思終,而當夜,小人觸情而動,喪心虧體者也。次四,見矢自升,利羽之朋,蓋戴車載。測曰:矢及蓋車,厥道然也。二宋、陸測矢及蓋車作見矢及蓋,范作矢及蓋,今從王本。范曰:矢而自升,羽之力也。羽金朋合,而後乃飛。猶君臣同心,乃馳風化也。車之載物,猶君子之濟世也。次五,蜘蛛之務,不如蠶之緰。測曰:蜘蛛之務,無益人也。緰,音須,衫帛也。王改作褕,音遙。范曰:蜘蛛有絲,雖其勉務,非人所用,則不如蠶一緰之利也。光謂:五為織,為衣,為繭,小人事非其事,勞而無功,故有是象。旅獒曰:不作無益害有益,功乃成。次六,華實芳若,用則臧若。測曰:華芳用臧,利當年也。范本無實字,今從宋、陸、王本。六為極大,務之大成者也。務之大成,莫若全德。華實兼茂,年時方盛,則何用不臧也#47。次七,喪其芳,無攸往。測曰:喪其芳,德以衰也。喪,息浪切。范曰:七為失志,故德衰也。次八,黃中,免于禍,貞。測曰:黃中免禍,和以正也。王曰:八居過滿,幾於禍者也。而得位當畫,以居上體之中#48,是得黃中之道,以免咎悔者也。光謂:八為禍中而當畫,君子以中正為務,雖禍不害也。上九,務成自敗,雨成自隊。測曰:務成自敗,非厥命也。隊,與墜同。王曰:處務之極,而失位當夜,則其所務之業#49,雖成必敗。如陰成雨墜,必至之理,其可救乎?光謂:萬物營為,務成終敗,所以然者。小人功成驕惰,不能盡其天命也。

一方三州三部三家事

陽家金,亦準蠱。陽氣大勖昭職#50,物則信信,各致其力。范本勖作冒,今從二宋、陸、王本。信,與伸同。言陽氣勸勖萬物,皂膏核莢#51,各明其職。物則伸伸,自竭其力,各從其事也。務者,有所營為;事者,各職其事也。初一,事無事,至無不事。測曰:事無事,以道行也。王曰:萬事皆理,豈有為也哉?正其本而已。然則處陽當晝,居事之始,能正其本者也。光謂:一為思始,心精之源,萬事之本也。君子澄其源,正其本,則事無不事矣#52。老子曰:無為,而無不為。次二,事在樞,不咨不 ,喪其哲符。測曰:不咨不 ,其知亡也#53。 ,與諏同,子侯切,又子于切。知,與智同。符者,所守之瑞也#54。二為思中#55,故曰事在樞。樞者,榮辱安危所系之地也。事方在樞,思而未行,宜訪問於善,以求至當。而當日之夜,愚而自用,不咨不諏,以喪其智符也。堯稽于眾,舜樂取於人以為善,孔子每事問。次三,時往時來,間不容耗。測曰:時往時來,不失趣也。王本無容字,今從二宋、陸、范本。三為成意。思慮既成,當央志而行。一失其時,悔無所及,故曰時往時來,間不容牦,言得失之間,相去微也。次四,男女事,不代之字。測曰:男女事,非厥務也。王曰:事非其事,必之於凶。男而女事,事失之甚,何不代之字育乎?四失位當夜,乖於其宜,故云然也。光謂:男代女事則家凶,君奪臣職則國亂,明事各有常也。次五,事其事,王假之食。測曰:事其事,職所任也。王曰:假,錫與也。光謂:事其事者,事其所當事也。各居其職,故王予之食,受福祿也。次六,任大自事,方來不救。測曰:任大自事,奚可堪也。六過中而極大,力小而任重者也,故曰任大自事。事方大來,故顛覆不救也。次七,丈人扶孤,竪子提壺。測曰:丈人扶孤,小子知方也。王曰#56:七雖過滿,而得位當晝,不失事事之宜。是丈人有扶持孤弱之事#57,小子亦知提壺以致養也。次八,女男事,十年不誨。測曰:女男事,終家不亨也。范本作男女事,今從宋、陸、王本。王曰:居位過滿#58,而失位當夜。乖事之宜,是女代男事。十年者,數之極也。不誨者,不可教也。光謂:女任男事,則家不亨;臣侵君權,則國不昌。十年以往,力勢已成,不可復制。故女不承男之教,臣不受君之命也。上九,到耳順止,事貞。測曰:到耳順止,逆聞順行也。到,與倒同。止,與趾同。九為禍終而當晝,能納忠補過#59,不失正順者也。忠言逆耳利於行,良藥苦口利於病。

集注太玄經卷之二竟

#1『先錫』原作『光錫』,據范本和備要、全書本改。

#2『先光大』原作『元光大』,據范本和備要、全書本改。

#3『又為』原作『久為』,據備要、全書本改。

#4『朱儒』原作『宋儒』,據范本和備要、全書本改。

#5#6『縻碎』原作『麋碎』,據備要、全書本改。
#7『本』原脫,據備要、全書本補。
#8『水』原作『火』,據范本和備要、全書本改。
#9『枚』、『出』原脫,據正文和備要、全書本補。
#10『愈疾』原作『念疾』,據備要、全書本改。
#11『達腹』原作『迷腹』,據備要、全書本改。
#12『齊』原脫,據備要、全書本補。
#13『光謂』:『為』原殘,據備要、全書本補。
#14『二為思』原殘,,據備要、全書本補。
#15『三為成』原殘,據備要、全書本補。
#16『王本神』原殘,據備要、全書本補。
#17『鸚鵡能』原殘,據備要、全書本補。
#18『而當夜』原殘,據備要、全書本補。
#19『得哉』原殘,據備要、全書本補。
#20『《詩》』原殘,據備要、全書本補。
#21#22『戰伐』原作『獸伐』,據范本和備要、全書本改。
#23『交戰』原作『交獸』,據備要、全書本改。
#24『勾』原殘,·據備要、全書本補。
#25『詘』原作『屈』,據正文和備要、全書本改。

#26『丁衝』原作『術』,據范本和備要、全書本改。

#27『三州』原作『二州』,『二家』原作『三家』,據范本和備要、全書本改。

#28『隆也』原殘,據范本和備要、全書本補。

#29『天』原殘,據備要、全書本補。

#30『三』原作『二』,據范本和備要、全書本改.O

#31『傷於』原殘,據備要、全書本補。
#32『嫁切』原殘,據備要、全書本補。
#33『坦』原作『物』,據備要、全書本改。
#34『也』原殘,據范本和備要、全書本補。
#35『王本』原殘,據下文『今幹柔從王』補。
#36『之離』原作『也離』,據備要、全書本改。
#37『樂』原殘,據范本和備要、全書本補。
#38『陸』原脫,據備要、全書本補。
#39『使』和『所』原殘,據備要、全書本補。
#40『先』原作『光』,據備要、全書本改。
#41『萬物』原作『美萬物』,『美』衍;『也』原脫,據《十三經注疏》本刪和補。
#42『王』原殘,據備要、全書本補。
#43『就』、『正』、『道』原殘,據備要、全書本補。
#44『知』原作『當』,據備要、全書本改。
#45『本』原脫,據備要、全書本補。
#46『可』原作『何』,據備要、全書本改。
#47『則何』原作『何則』,據備要、全書本改。
#48『上體』原殘,據備要、全書本補。
#49『之』原殘,據備要、全書本補。
#50『大』原殘,據范本和備要、全書本補。
#51『皂』原殘,據備要、全書本補。
#52『事』原殘,據正文補。
#53『亡也』原殘,據范本和備要、全書本補。

#54『守之』原殘,據備要、全書本補。

#55『二』原作『三』,據正文和備要、全書本改。

#56『王』原殘,據備要、全書本補。

#57『是丈』原殘,據備要、全書本補。

#58『居』原作『君』,據備要、全書本改。

#59『補過』原殘,據備要、全書本補。

集注太玄經卷之三

二方一州一部一家更

更,居亨切。陰家水,準革。入更初一,二十分九秒,穀兩氣應。次八,日舍天畢。陽氣既飛,變勢易形,物改其靈。宋曰:在天稱飛。初一,冥化否貞,若性。測曰:冥化否貞,少更方也。少,詩照切。一為思始,而當夜。幼少之時,習於不正,如其天性,不可復改也。賈誼曰:幼成若天性,習慣如自然。少更方者,道變於幼少之時也。次二,時七時九,軫轉其道。測曰:時七時九,不失當也。七者,陽之盛也。九者,陽之衰也。軫,輪也。二為思中,而當畫。君子消息盈虛,隨時盛衰,如輪之轉,應變無窮,不失至當也。次三,化白于泥,淄。測曰:化白于泥,變不明也。王曰:凡改更之道,貴於變惡從善。今反為泥淄,失更之宜。光謂:淄,黑也。三為思上而當夜。與不善人居,如以白物涅於泥中,與之皆黑也。次四,更之小得,用無不利。測曰:更之小得,民所望也。王本不利字下更有我否非其有耻六字,今從諸家。四為福始而當晝,變更之小得者也。變更小得;合於民望,用無不利。次五,童牛角馬,不今不古。測曰:童牛角馬,變天常也。王曰:五居盛位而當夜,是改更之道大,不得其所。牛反童之,馬反角之,不今不古,無其事也。光謂:無角曰童。小人得位,妄變法度,反易天常。既不適於今,又不合於古,若劉歆、王莽之類是也。次六,入水載車,出水載杭,宜于王之更。測曰:車杭出入,其道更也。諸家皆無王字,今從范本。杭,與航同,舟也。水舟陸車,理之常也。如履雖新,必施於足;冠雖敝,必冠於首然。湯武達節,應天順人,君臣易位,其道當然,不得不變也。次七,更不更,以作病。測曰:更不更,不能自臧也。諸家本皆作能自臧也,今從王本。七為禍始,而當夜。俗化之敝,失於當更而不更故也。董仲舒曰:為政而不行,甚者必變而更化之,乃可理也。次八,駟馬跙跙,能更其御。測曰:駟馬跙跙,更御乃良也。范本作而更其御,今從宋、陸、王本。跙,才與切。范曰:跙跙,不調也。王曰:得位當晝,更之以道。駟馬跙跙,行不進也,更以良御,乃得其宜。光謂:八為禍中,故曰駟馬跙跙,以象國家不安也。然當日之晝,故曰更其御也。更御,以象改任賢人,使修政治也。上九,不終其德,三歲見代。測曰:不終之代,不可久長也。范本無久字,今從宋、陸、王本。九為禍極而當夜,小人不終其德,驕淫失位,人將代之也。

二方一州一部二家斷

陽家火,準決。陽氣強內而剛外,動能有斷決。范本作動而能有慚決,王本作動而能斷決,今從宋、陸本。初一,斷心滅斧,冥其繩矩#1。測曰:斷心滅斧,內自治也。一為思始,而當晝。能以法度內斷於心,而人不見其迹者也。次二,冥斷否,在塞耳。測曰:冥斷否,中心疑也。二為思中,而當夜。心識蒙暗,不能決斷,雖有嘉謀,不知適從,聽之不聰,故曰塞耳也。次三,決其聾 ,利以治穢。測曰:決其聾 ,利謀也。 ,丁計切。王曰: ,鼻疾也。光謂:三為成意而當晝,能決去蔽塞,通納善謀者也。次四,斷我否,食非,其有耻。測曰:斷我否,食可耻也。四為下祿,而當夜。處非其位,食非其祿,不能自斷而去,誠可耻也。次五,大腹決,其股脫。。君子有斷,小人以活。測曰:大腹決脫,斷得理也。王本股作服,今從諸家。五為著明而當畫,斷之盛者也。大腹決,不容奸也。其股脫,所存大也。次六,決不決,爾仇不闊,乃後有鉞。測曰:決不決,辜及身也。六過中,而當夜。當斷不斷,仇讎不遠,必將受其戮辱者也。次七,庚斷甲,我心孔碩,乃後有鑠。測曰:庚斷甲,義斷仁也。范曰:庚,義也。甲,仁也。孔,甚也。碩,大也。鑠,美也。光謂:庚金主義,甲木主仁。七為刀,有用刑之象。君子以義斷仁,舍小取大,然後有治平之美也。《夏書》曰:威克厥愛,允濟。次八,勇侏之傠,盜蒙決決。測曰:盜蒙之決,妄斷也。小宋本傠作 ,音移,今從諸家。王本無夬字,今從二小宋、陸、范本#2。侏,音株。傠,音伐。范曰:無道為侏,反義為傠。上九,斧刃蛾蛾,利匠人之貞。測曰:蛾蛾之斧,利征亂也。九為兵為鉞,又為禍極,故曰斧刃蛾蛾。匠人執斧以伐木,君子秉義以征亂。

二方一州一部三家毅
陰家木,亦準夬。致果為毅,夬揚于王庭,故毅兼有言語之象。陽氣方良,毅然敢行,物信其志。信,與伸同。宋曰:善而不橈為良。初一,懷威滿虛。測曰:懷威滿虛,道德亡也。一為思始,而當夜。小人懷威滿心,恃力滅義者也。次二,毅于心腹,貞。測曰:毅于心腹,內堅剛也。二為思中,而當晝。君子守正,堅剛不可奪也。次三,戴威滿頭,君子不足,小人有餘。測曰:戴威滿頭,小人所長也。三為成意,而剛毅外露,故曰戴威滿頭。君子居之,則自以為不足;小人居之,則自以為有餘。次四,君子說器,其言柔且毅。測曰:君子說器,言有方也。范本言作人,今從宋、陸、王本。四為下祿而當晝。君子之言,皆有法度,適用如器,柔而不懦,毅而不愎也。次五,不田而穀,毅于揀祿。測曰:不田而穀,食不當也。宋、陸、王本揀作棟,今從范本。五當日之夜。無德而享盛祿,剛果所施,施於擇祿而已。故曰:不田而穀,毅于揀祿。《詩》云:不稼不穡,胡取禾三百鏖兮?次六,毅于棟柱,利安大主。測曰:毅于棟柱,國任強也。六為上祿,而當晝。國之大臣,忠力強毅,能勝其任,以安社稷者也。次七,觥羊之毅,鳴不類。測曰:觥羊之毅,言不法也。范曰:觥羊,大羊也。光謂:羊,很物也。類,善也。七為禍階,而當夜。小人剛很,言無所擇,不顧法度也。次八,毅于禍貞,君子攸名。測曰:毅于禍貞,不可幽蔀也。宋、陸本蔀作都,王作卻,今從范本。那,蒲口切。王曰:八居禍中,故毅于禍。而當位當晝,不失其貞,是君子之所名也。光謂:君子守正,遇禍剛毅不撓,身雖可殺,而名不可掩也。蔀,覆也。上九,豨毅其牙,發以張弧。測曰:豨毅其牙,吏所獵也。王本吏作人,今從諸家。豨,立曰喜。王曰:居毅之極位,且當夜,若野豕之毅其齒牙,必有張弧之斃也。光謂:豨,大豕也。小人極毅以取禍,如豕毅其牙,適足自招射獵而已。

二方一州二部一家裝#3

陽家金,準旅。入裝次四,三十八分三十二秒,日次實沈,立夏氣應。斗建巳位,律中仲呂。裝,治行也。陽氣雖大用事,微陰據下,裝而欲去。陸曰:陰氣據下,故陽裝束,志在去也。初一,幽裝,莫見之行。測曰:幽裝莫見,心已外也。一為思始,而當晝。君子見微,潛有去志,而人莫知之也。次二, 鵝慘于冰,翼彼南風,內懷其乘。測曰: 鵝之慘,懷憂無快也。宋、陸本慘作摻,今從范、王本。 ,音哥,又音加,或作 。乘,時證切,又食陵切。王曰: ,鴈也。失侶後時慘于寒冰,然後翼風之南,內懷其侶,憂而無快。乘者,四鴈也。光謂:《方言》飛鳥曰雙,鴈曰乘。乘,匹也。鴈避寒就溫,自北祖南,猶人之去危就安也。二為思中,而當夜。小人懷寵耽祿,不能避患於微,如鴈之內懷其乘,而不能遠遊也。《易》曰:係遁有疾,厲。次三,往其志,或承之喜。測曰:往其志,遇所快也。三為思上,而當晝。雖為羈旅,往得其志,故或承之喜也。次四,鶤鷄朝飛,碎于北;嚶嚶相和,不輟食。測曰:鶤鷄朝飛,何足賴也?宋、陸本踤作咵,王作跨,今從范本。鶤,與鵾同,古魂切。踤,與萃同,又慈恤切。王曰:大烏朝飛,宜就陽以自安#4。反之於北,失其所向。雖相和嚶嚶,然終不輟其求食之意。既失其道,亦何利焉?次五,鴻裝于淄,飲食頤頤。測曰:鴻裝于淄,大將得志也。次六,經六衢,周九路,不限其行賈。測曰:經六衢,商旅事也。王曰:六衢九路;無所不歷。勞而求利者,小人之事异也。光謂:六為盛多,而當夜。小人周流天下,不限其行,非為行道也。其志徇利而已,與商賈無異也。次七,裝無 ,利征,咎。測曰:裝無 ,禍且至也。宋、陸、王本 作離,今從范、小宋本。 ,與儷同,音麗。次八,季仲播軌,泣于道,用送厥往。測曰:季仲播軌,送其死也。范、王本泣于道作泣于之道,今從宋、陸本。上九,裝于昏。測曰;裝于昏,尚可避也。王曰:處裝之道,宜處於先。今居極位,頗失違難之道。然得位當晝,如整裝避禍於昏昧之時,雖云太晚,猶可避也。光謂:九為禍終,而當晝。君子遇禍之窮,裝而去之,雖於時已晚,猶愈於宴安不去者也。

二方一州二部二家眾

陰家土,準師。入眾次四,日舍觜觿;次八,日舍參。陽氣信高懷齊,萬物宣明嫭大眾多。信,與伸同。嫭,音護。陸曰:嫭,美貌。初一,冥兵始,火入耳。農輟馬穀,尸將班于田。測曰:冥兵之始,始則不臧也。王本毅作轂,今從諸家。王曰:班,布也#5。光謂:一以幽微,在兵之初,兵端已萌,而未著者也,故曰冥兵始。夫兵者,不祥之器,人聞之驚遽,故曰火入耳。農輟其耕,為給饋餉。食馬以毅,為將用之。尸布于田,言死者多也。次二,兵無刃,師無陳,麟或賓之,溫。測曰:兵無刃,德服無方也。王本麟作鄰,今從諸家。陳,直刃切。范曰:麟,獸,有角不觸。王曰:二居下體之中,而又得位當晝。得眾之宜,故能兵不交刃,師不置陳,而強鄰敵國皆或賓之。光謂:二為思中,而當晝。君子修德於心,而四海率服,兵無所用,故曰兵無刃,師無陳。賓者,自外來者也。麟或賓之,象有武而不用也。溫者,不威暴也。次三,軍或纍車,丈人摧孥,內蹈之瑕。測曰:軍或纍車,廟戰內傷也。宋、陸本丈作大,孥作弩。王本摧作推,孥作奴。今皆從范本。三為思終,未戰而先謀於內者也。車被纍絓,覆所載也。丈人,家之長也。孥,妻子也。謀之不臧如丈人而自摧毀其家也。夫敗豈外來哉,由在內之時,已踐瑕釁,故敵人得而乘之。孫子曰:未戰而廟算,不勝者,得算少也#6。次四,虎虓振廠,豹勝其私,否。測曰:虎虓振廞,如鷹之揚也。王本勝作騰,今從宋、陸、范本。二宋、陸、范本私作秘,今從王本。虓,許交切。廞,許金切。否,方九切。范曰:虓,怒聲也。振廞,盛怒貌。王曰:處眾而近尊位,將帥之任也#7。得位當晝,善用其眾,如虎之虓,振起廞興也。光謂:四為下祿得位;用眾者也。虎豹,皆武猛之象。用兵者雖闞如虓虎,時惟鷹揚。然不以之爭利決忿,能自勝其私心,故可用而不用也。《法言》曰:或問武,曰:克。能勝其私曰克。次五,躆戰喈喈,若熊若螭。測曰:躆戰喈喈,恃力作王也。躆,與踞同,當作劇。劇,甚也。五居盛位而當夜,恃力取勝,不足以服天下也。次六,大兵雷霆,震其耳,維用詘腹。測曰:大兵雷霆,威震無疆也。王本維作候,今從諸家。詘,與屈同。屈腹,猶言服其心也。六為極大而當晝。王者之兵,非務殺傷,憚之而已。故如雷如霆,以威聲震之,使其心服也。《詩》云:震驚徐方,如雷如霆,徐方震驚。《白虎通》曰:戰者,憚也。次七,旌旗絓羅,干鉞蛾蛾。師孕唁之,哭且 。測曰:旌旗絓羅,大恨民也。范、王本鉞皆作戈,今從宋、陸本。絓,戶卦切。唁,音彥。 ,莫佳切。范曰:吊生曰唁,竊視稱 。光謂:七為禍始而當夜,師之覆敗者也。旌旗絓羅,干鉞蛾蛾,敗亂之貌也。師,眾也。夫死婦孕,民之愁苦尤劇者也。眾孕相唁,既哭且竊視其上,怨恨之也。次八,兵衰衰,見其病,不見輿尸。測曰:兵衰衰,不血刃也。衰衰,罷弊貌。八為疾瘀,為耗,為剝落,為禍中,而當晝。能罷弊敵國,不戰而屈人兵者也。上九,斧刃缺,其柯折,可以止,不可以伐。往血。測曰:刃缺柯折,將不足往也。王曰:往必見血而自傷也。光謂:九為用兵之極,逢禍之窮,窮兵而不知止者也。

二方一州二部三家密

陽家水,準比。密者,比近也,周密也。陽氣親天,萬物丸蘭,咸密無間。王本咸作盛,今從諸家。王曰:丸蘭,盛大貌。萬物乘陽氣皆盛大,周密而無間隙也。光謂:陽氣上而親天,高之極也。初一,窺之無間,大幽之門。測曰:窺之無間,密無方也。宋曰:事事皆密,故以無方言之。光謂:一為思始,而當晝。君子潛心於密,以立事定功,人莫能窺者也。《易》曰:幾事不密則害成#8。次二,不密不比,我心即次。測曰:不密不比,違厥鄉也。比,頻寐切,下同。君子愛近以懷遠,小人反是。二為思中,而當夜。不能懷近,而勞心於遠。即,就也。次,旅舍也。違去其鄉,而欲就次於旅舍,舍近而圖遠者也。《詩》云:無田甫田,維莠驕驕。無思遠人,勞心忉忉。次三,密于親,利以作人。測曰:密于親,為利臧也。三為思上,而當晝。君子愛其親,則知愛人之親,推其心以及他人,故曰利以作人。次四,密于腥躁,三日不覺殽。測曰:密于腥臊,小惡通也。王曰:密于腥臊,親惡德也。光謂:四為外佗而當夜,與不善人相親者也。與不善人相親,久則化之矣。孔子曰:與不善人居,如入鮑魚之肆,久而不知其臭,則與之為一矣。小惡通者,始於小惡,弗去,久則與之通,而為一也。殽,混般也。次五,密密不罅,嬪于天。測曰:密密不罈,并天功也。罅,呼嫁切。嬪,音頻。王曰:居中體正,得位當晝。為時明君親於可親,故曰密密不罅,謂無間隙也。如此,則能功配於天矣。光謂:密密不罅者,君臣百姓靡不親密,無有間隙也。次六,大惡之比,或益之恤。測曰:大惡之比,匹異同也。六為福終而近於禍,故比于大惡,而或益之憂也。非我族類,其心必異。異類相匹,適足自累也。《易》曰:比之匪人。次七,密有口小鰓,大君在無後。測曰:密口小鰓,賴君達也。王本無無字,小宋本無作其,今從宋、陸、范本。范、小宋本達作逢,今從宋、陸、王本。鰓,蘇來切。次八,琢齒依齦,三歲無君。測曰:琢齒依齦,君自拔也。齦,語斤切。王曰:齒之與齦,相親者也。或琢其齒,而依其齦,則失其所親矣。上九,密禍之比,先下後得其死。測曰:密禍之比,終不可奪也。九為禍極,而當晝。君子同志相比,堅不可奪。先相謙下,則其志益親。故雖遇大禍,而終得其死力也。

二方一州三部一家親#9

陰家火,亦準比。入親次八,日舍東井。一十六分七秒,小滿氣應。親者,相愛厚也。陽方仁愛,全真敦篤,物咸親睦。陽氣純碎,故曰全真。初一,親非其膚,其志齟齬。測曰:親非其膚,中心閑也。王本無親字,今從二宋、陸、范本。王曰:居親之初,而失位當夜,失其親道。非其膚,謂疏遠之人,非其肌膚之親,而或親之,則其志齟齬,不相入矣。心相防閑,失其親道。光謂:一為思始而當夜,親非其親者也。外雖相親,內志不合,終必乖離。閑者,隔礙不通之謂也。次二,孚其內,其志資戚。測曰:孚其內,人莫間也。范本內作肉,間作聞;王本內作肉,間作閑;今從宋、陸本。王曰:資,取也。戚,親也。其志惟取於相親附也。光謂:二為思中,而當晝。君子以誠信相親之深者也,故曰孚其內。次三,螟蛉不屬,蜾羸取之,不迓侮。測曰:螟蛉不屬,失其體也。王本不迓侮作蠃侮,今從宋、陸、范本。蜾,音果。蠃,郎果切。螟,音冥。蛉,音零。屬,之欲切。螟蛉,桑蟲。蜾蠃,蒲盧也。屬,綴也。近侮,猶言御侮也。三為思終,而當夜。小人不能屬綴其親,以御外侮,而使之乖離,與佗人相合。如螟蛉不能自育其子,而為蜾蠃所取也。《詩》云:螟蛉有子#10蜾蠃負之。教誨爾子,式穀似之。次四,賓親于禮,飲食几几。測曰:賓親于禮,賓主偕也.王曰:几几,有法度也。光謂:四為條暢,而當晝。君子以饗燕之禮,交通親愛者也。賓所以親,親其有禮,不在飲食也。孔子曰:吾食於少施氏,而飽。少施氏食我以禮。賓主偕,言皆有禮也。次五,厚不厚,比人將走。測曰:厚不厚,失類無方也。比,頻寐切。王曰:五雖居中,而失位當夜。當厚者不厚,則其所比附之人,皆將去之。光謂:不能親其所當親,厚其所當厚,使比近之人,皆棄之而走。失類孤立,危無日矣。子太叔曰:晉不鄰矣,其誰云之?次六,厚厚,君子秉斗。測曰:厚厚君子,得人無疆也。六為盛多而當晝,能親其所親,厚其所厚者也。夫君子厚近而遠者至,親親而疏者附。如斗居中央,而眾星拱之,故曰君子秉斗。次七,高亢其位,庳於從事。測曰:位高事庳,德不能也。宋、陸本從作周,范作同,今從王本。庳,便是、必至二切,又音卑。王曰:七居過滿之地,失位當夜,位雖高亢,而所行之事則甚庳細也。次八,肺附乾糇,其幹已良,君子攸行。測曰:肺附之行,不我材也#11。宋、王本肺作脯,幹作乾,行作往。王本附作腑。今從范、小宋本#12。糇,音侯。范曰:削曰肺。肺附,如肺之附木。王曰:有肺附之親,而生乾糇之怨,故君子去之#13。《詩》云:民之失德#14,乾糇以愆。光謂:肺附,以諭族人附著宗主也。民雖微賤,猶當分乾猴以濟其親也。肺附之親,至薄也,猶當以乾糇收恤之,況良幹而棄之乎?此微子所以歸周也。上九,童親不貞。測曰:童親不貞,還自荄也。荄,古哀切。宋曰:謂自盡其根黃也。王曰:居親之極,而失位當夜,若童昏之人,所親者必不正矣。

二方一州三部二家斂

陽家木,準小畜。陽氣大滿於外,微陰小斂於內。陸曰:謂陰小斂萬物之根荄。初一,小斂不貸,利用安人正國。測曰:小斂不貸,其道當也。貸,它代切。自一至三,微而未著,故皆有鐵小之象。一當日之畫,君子賦斂薄而有常,不稱貸於民,故利用安人正國。一曰:貸,當作貨#15,吐得切。次二,墨斂籤籤, 我匪貞。測曰:墨斂籤籤,非所以光也。小宋本鐵作截,王本 作寢,今從宋、陸、范本。鐵,息廉切。范曰:鐵鐵,少也。光謂:墨,貪也。小人貪於聚斂,喜見小利,漸而入於匪正,非所以為光美也。次三,見小勿用,以我扶疏。測曰:見小勿用,俟我大也。王曰:三得位當晝,得斂之宜。見小勿用,是因我滋息#16,以至扶疏盛大也。光謂:物方微小,君子養之,以俟其大#17,而後取之。《禮》:不夭,不卵,不殺胎#18,不殀夭。草木零落,然後入山林。皆此意也。次四,斂利小刑,小進大退。測曰:斂利小刑,其政退也。范本政作正,今從宋、陸、王本。次五,畜槃而衍,繭純于田。測曰:畜槃繭純,不奪時也。槃,樂也。純,美也。五為繭,又居盛位而當畫。賦敘不妄,生之有時,用之有節,故六畜蕃衍,蠶桑饒美也#19。次六,閔而綿而,作大元而,小人不戒。測曰:閔綿之戒,不識微也。王本閔綿之戒作閔綿不戒,今從宋、陸、范本。閔綿,小貌。元,始也。六在斂家,過中而當夜,斂怨者也。怨始於小,而至於大。小人不戒,故怨及之,而不自知也。次七,夫牽于車,妻為剝荼,利于王姑,不利公家,病。測曰:牽車剝荼,斂之資也。陸曰:資,財。夫妻斂財,利家不利國也。王曰:牽車,重役而其利微;剝荼,苦菜而其功寡。可以給私室,利于王姑,不足以供公上也。光謂:《爾雅》王父之姊妹為王姑。次八,大斂大顛。測曰:大斂之顛,所斂非也。陸、范、王本顛作巔,今從二宋本。王曰:八居斂極,而失位當夜,大斂者也。處禍之中,而求大斂,必有顛臍之患矣。上九,斂于時,利圉極菑。測曰:斂于時,奚可幾也。王曰:圉,與禦同。光謂:九為禍極,而當晝。君子當豐穰之時,重斂而民不以為暴,所以豫備凶歲,禦此極災也。幾,當作譏。言斂得其時,雖重無譏也。孟子疾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檢;塗有餓莩而不知發。
二方一州三部三家彊

陰家金,準乾。陽氣純剛乾乾,萬物莫不彊梁#20。范、王本純作統,今從宋、陸本。初一,彊中否貞,無攸用。測曰:彊中否貞,不可與謀也。否,方久切。一為思始而當夜,彊心而不正者也,故無所可用。次二,鳳鳥于飛,修其羽;君子于辰,終莫之圉。測曰:鳳鳥于飛,君子得時也。范曰:圉,止也。光謂:辰,時也。二為思中,而當晝。君子得時,彊於為義,人莫之止。如鳳烏之飛,其羽修長,人不能制也#21。凡中者,皆有得位得時之象。次三,柱不中,梁不隆,大廈微。測曰:柱不中,不能正基也。三居下體之首,而承於上,梁柱之象也。當日之夜,小人不彊而弱,不勝其任者也。不勝其任,則國基墜矣。次四,爰聰爰明,左右 。測曰:爰聰爰明,庶士方來也。宋、陸、王本搔皆作橿,小宋作彊,今從范本。王本方作永,今從諸家。范曰:四在其行,行數相扶。 ,盛也。王曰: 然,眾扶之貌也。吳曰: ,從手,字書無之,從木者,音薑。范以四為金,而本首為金,故云行數相扶,不以彊為扶也。光謂:四為條暢,而當晝。君子有聰明之德,故庶士方來,左右助之,所以為彊也。次五,君子彊梁以德#22小人彊梁以力#23。測曰:小人彊梁#24得位益尤也。王曰:五居君位,而失時當夜。無君之德,小人之彊梁也#25。彊梁以力#26,必有顛危。次六,克我彊梁#27,于天無疆#28。測曰:克我彊梁#29,大美無基也。王本無基作無疆,今從宋、陸、范本。宋曰:無基,謂無疆界,言廣遠也。王曰:六為彊,主得位當晝,能克彊梁#30自彊其德,則君道益光,故至于天而無窮也。光謂:五以上作消#31六過乎中而當晝。君子能與時消息,自勝其彊者也。如是,則享有遐福,與天無疆矣#32。次七,金剛肉柔,血流于田。測曰:金剛肉柔,法太傷也。王本無流字,今從諸家。七為敗損而當夜,小人用法太傷者也。以剛金斷柔肉,無有不勝。血流于田,不仁之甚也。次八,彊其衰,勉其弱。測曰:彊其衰,勉自彊也。八為疾瘀而當晝,君子能彊衰勉弱,不自淪溺者也。上九,太山拔,梁柱折,其人顛且蹶。測曰:山拔梁折,終以猛也。王本太山拔作大枝拔,今從諸家。王曰:處彊之極,而失位當夜,彊而過亢者也。光謂:小人彊梁過甚#33山拔梁折#34自取顛蹶者也。

二方二州一部一家睟

陽家水,亦準乾。睟,與粹同。陸曰:乾,純。粹,精也。陽氣袀睟清明,物咸重光,保厥昭陽。王本袀作初,今從諸家。袀,與均同。宋曰:保,安也。是時陰氣斂藏於下,陽氣袀睟清明,故萬物高者下者皆重光華,安其性命,而煦陽之德矣。陸曰:袀睟,猶純眸也。初一,睟于內,清無穢。測曰:睟于內,清無穢也。一為思始,而當晝。君子純粹在心,清明不雜,故能總群元,成萬務也。次二,冥駮冒睟, 于中。測曰:冥駮冒睟,中自瘱也。 ,與恧同,女六切。瘱,於計切。陸曰:瘱,隱也。范曰: ,慚也。駮,不純也。光謂:二為思中,而當夜。小人於冥昧之中,以駮雜之心,冒沒純粹。雖外以欺物,而心不免慚也。次三,目上于天,耳下于淵,恭。測曰:目上耳下,聰察極也。王本無恭字,今從諸家。三為思終,而當晝。君子思慮純粹,則聰明無所不通,故曰目上于天,耳下于淵。雖然不敢以此自恃,猶嚴恭寅畏,所以能全其粹也。次四,小人慕睟,失祿貞。測曰:小人慕睟,道不得也。王曰:失位當夜,其道已駮。雖慕純粹之道,而失其福祿與貞正也。次五,睟于幽黃,元貞無方。測曰:睟于幽黃,正地則也。陸曰:則,法也。王曰:居中體正,得位當晝,為睟之主。純德大明,睟于幽玄之中,而有黃中通理之德,元始貞正,其道無方,不可名也。光謂:元者,善之長也。五為中和,而當晝。君子雖有幽隱,不失中和之道,所以為粹也。守其元正,以應萬務,無施不適。如地之德,亦以幽黃元貞成萬物也。次六,大睟承愆,易。測曰:大睟承愆,小人不克也。王本贊云:大睟承愆,小人不克。測云:大睟之道,小人不克。今從諸家。王曰:六居盛位,睟之大者;而失位當夜,故承之以愆。光謂:五以上作消,六過中而當夜,不能全其純粹者也。夫白玉易瑕,清水易污,故大碎者,非小人之所能全,必將承以過差也。次七睟辰愆,君子補愆。測曰:睟辰愆,善補過也。王曰:七居禍始,是睟時之愆。然以得位當晝,不失君子之德,故能補過無咎也。光謂:時之有過,惟君子能補之,以成其粹也。《詩》云:衮職有闕,惟仲山甫補之。次八,睟惡無善。測曰:睟惡無善,終不可佐也。王曰:失位當夜,純于惡德,則善無由而入矣。光謂:八為疾瘀而當夜,純惡無善之人,何可輔也?上九,睟終永初,貞。測曰:睟終之貞,誠可嘉也。王曰:九居數極,而得位當晝,是能保其純粹,不失善道,永如初之正也。光謂:九為粹極,能慎終如始,全其純正者也。

二方二州一部二家盛

陰家火,準大有。入盛次二,三十三分三十秒,日次鶉首,芒種氣應。斗建午位,律中蕤賓。陽氣隆盛充塞,物實然盡滿厥意。王本窴作冥,今從宋、陸、范本。窴,音田。宋曰:窴然,滿也。初一,盛不墨,失冥德。測曰:盛不墨,中不自克也。宋、陸本中作終,今從范、王本。陸曰:克,勝也。不能自勝其嗜欲。王曰:一居盛始而當夜,盛而不能默者也。如此,則失其暗然之德矣。光謂:墨,法也。凡盛之道,非致盛之難,處盛難也。一為思始,而當夜。盛而無法以自制約,則喪其幽隱之德也。次二,作不恃,克大有。測曰:作不恃,稱玄德也。稱,尺證切。王曰:居盛之時,得位當畫,明乎自然之道,是有作為之功,而不侍其功。如此,則能至於大有矣。光謂:二為思中,而當晝。作而不恃,為而不有。惟其不有,故能大有也。稱,當也。次三,懷利滿匈,不利于公。測曰:懷利滿匈,不私門也。三為思上,而當夜。君子諭於義,小人諭於利。小人思慮求盛,不過營利而已。故曰懷利滿匈。利於私,斯害於公矣?次四,小盛臣臣,大人之門。測曰:小盛臣臣,事仁賢也。王本仁作人,今從宋、陸本。四為福始,故曰小盛也。臣臣,自卑賤之意也。君子當小盛之初,能自卑賤,承事仁賢,以致大盛。凡為大人者,未有不由此道而出,故曰大人之門也。次五,何福滿肩,提禍揮揮。測曰:何福提禍,小人之道也。宋本撣撣作闡闡,今從范、王本。何,胡可切。王曰:撣,音纏,義亦取其相纏不去之象。陳:撣#35,音丹,又徒丹切#36。曰:五居盛位,故云何福。福至盛,故云滿肩。極盛必反,故云提禍。光謂:凡贊當夜者,皆小人之道也。以小人而享盛福,禍必隨之,故曰何福滿肩,提禍撣撣。次六,天賜之光,大開之彊,于謙有慶。測曰:天賜之光,謙大有也。范、王本賜作錫,今從宋、陸本。六為盛多極大,而當晝。君子受天明命,大啟上宇者也。夫極盛難處也,故必用謙,然後有慶。次七,乘火,寒泉至。測曰:乘火寒泉,禍不遂也。范本測曰:乘火泉至,禍不遠也。今從宋、陸、王本。王曰:當盛之時,七居過滿,又與本首同為火數,二火之盛,炎炎上干#37,為六所忌,故寒泉將至,而有撲滅之憂也。光謂:七為禍始,而當夜。乘火者,盛之極也。寒泉至者,滅不久也。次八,挹于滿熒,幾後之傾。測曰:挹于滿,幾不免也。宋、陸本挹作拘,今從范、王本。王本無熒字,今從宋、陸、范本。范本幾不免也作幾危也,今從宋、陸、王本。幾,音畿,又音機。王曰:得位當晝,善於處盛滿而能挹,必後之傾危而不傾,蓋謙挹以免也。處盛之極,非挹滿之道,殆不免乎。上九,極盛不救,禍降自天。測曰:極盛不救,天道反也。九居盛極,當日之夜,逢禍之窮,盛極必衰者也。

二方二州一部三家居

陽家木,準家人。陽方躆膚赫赫,為物城郭,萬物咸度。范本萬物咸度作物咸得度,今從宋、陸、王本。躆,音據。宋曰:為物城郭,欲萬物皆安其居。陸曰:躆,充實貌。陽為城郭,萬物皆居其中,故曰:咸度也。王曰:城郭,在外之象。光謂:膚,亦當作躆。躆躆#38,動作彊梁貌。為物城郭者,言養衛萬物,使陰氣不得傷也。度,當作 。 ,古宅字。宅,居也。初一,匪譽匪咎,克守厥家。測曰:匪譽匪咎,其道常也。一居家之最下,子孫之象#39,當日之晝。能守常道,無咎無譽,保家之主也。次二,家無壺,婦承之姑,或洗之塗。測曰:家無壺,無以相承也。壺者,承上以養人者也。家無壺,下不供養也。二居下體之中,有婦之象。婦者,所以承姑也。今反使姑承之,為之洗塗,服勞辱之事,上下失序,逆莫大焉。次三,長幼序,子克父。測曰:子克父,乃能有興也。范本作長幼序序,今從宋、陸、王本。王曰:得位當晝,故居室有倫,長幼各得其序,子能幹父之業者也。光謂:三居下體之上,而當晝。幼能事長,子能任其父事者也。次四,見豕在堂,狗擊之迒。測曰:見豕在堂,其體不慶也。迒,音剛,又戶郎切。繫,與系同。迒,獸迹也。狗、豕皆污穢之物。堂,尊者之處也。四為下祿#40,而在中體,位稍尊矣。然當日之夜,小人之道也。凡為家之道,正其身,然後可以齊家。今四在堂,自有豕行,則在下者,亦如狗系迹而進,不可止也。慶,善也。次五,舳艫調安,利富貞。測曰:舳艫安和,順其疆也。舳,直六切。艫,落胡切。王曰:不失其居,而無遠不適,處舟之義也。五既得位當晝,為居之主,往必濟者也。故舳艫調安,而有所利富,不失其居室之道乎?光謂:舳,船後用柂處也;艫,船前刺棹處也心五居盛位,而當晝,君子能治其家者也。舳艫調安,則眾賴以寧;上下和順,則家賴以齊。富者,家之福也。富不失正,所以為美也。其,當作無。次六,外其井竈,三歲見背。測曰:外其井竈,三歲不享也。王曰:三歲,數之終也。光謂:井竈者,飲食之資,家之要務也#41。而外之,則家何以養矣?六過中而當夜,小人不能睦其宗族之賢者,而疏外之,不過三歲,則親皆叛之矣。不享者,不得飲食也。次七,老父擐車,少女提壺,利考家。測曰:老父擐車,其體乃莊也。王本考作于,今從宋、陸、范本。擬,音患。擐,貫也。以手貫車轅而行之,所以載物也。提壺者,承上以養也。考,成也。七居上體,有尊長之象。老父者,家之至尊也。少女者,家之至卑也。尊能載眾,卑能承上,故利以成家也。夫齊家者,不可以不嚴也,故其體莊嚴,然後能載眾也。《易》曰:家人嗃嗃,悔厲吉。婦子嘻嘻,終吝。次八,反其几,雙其朼,其家不旨。測曰:反几雙,家用不臧也。二宋、陸本朼皆作牝,王作牡,今從范本。其家,宋、陸作九家,范、小宋作几家。按:古其字作丌,因此致誤耳。今從王本#42。朼,與匕同。几當上承,匕當用一,理之常也。八為禍中而當夜,反其几者,幼不承長,而上不獲安也。雙其匕者,家不統於尊,而用事者眾也。旨,美也。幼不承長,尊不統卑,家道壤亂,故不美也。上九,株生蘖,其種不絕。測曰:株生蘖,其類乃長也。蘖,魚列、五葛二切。種,章勇切。王曰:九居過亢,枯朽之象,得位當晝,株而生蘖者也。光謂:木斬而復生曰蘖#43。九為禍極,家已絕矣。而當日之晝,是尚有遺種,能復興其家者也。

二方二州二部一家法

陰家金,準井。改邑不改井,無喪無得,往來井井有法之象。陽高縣厥法,物仰其墨,莫不被則。縣,音玄。宋曰:墨者,法之繩墨也。光謂:是時陽氣極高,物咸象之,莫不蒙被其法。初一,造法不法。測曰:造法不法,不足用也。王曰:作法之初,而失位當夜,不足法者也。光謂:一為思始,故曰造法。《法言》曰:模不模,範不範,為不少矣。次二,摹法以中,克。測曰:摹法以中,眾之所共也。摹,與模同。摹,猶制也。二為思中,而當晝。制法以中,然後能成也。《洪範》皇極,眾之所共由也。次三,準繩不甫,亡其規矩。測曰:準繩不甫,其用爽也。甫,美也。爽,差也。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次四,準繩規矩,莫違我施。測曰:準繩規矩,由身行也。君子先修其身。其身正,不令而行。次五,譎陸陸,瓶窴腹,井潢洋,終不得食。測曰:瓶窴腹,非學方也。宋、陸本賓作冥,今從范、王本。繘,音橘。窴,音田。潢,音黃。陸曰:方,道也。王曰:瓶窴腹,不可以盛也。井潢洋,水多之貌也。終不得食者,汲引之道非也。光謂:繘,汲索也。陸陸,索下貌。瓶腹先實,則水不得入。井雖潢洋,終不得食也。學者虛以受人,則人樂告之。五居井之盛,而當日之夜,小人先自驕滿,不能納物者也。次六,于紀于綱,示以貞光。測曰:于紀于綱,大統明也。王曰:以貞正光明之道,俾人不惑。光謂:六居上祿,以施其法,能紀綱天下,示人正光之道者也。次七,密網離于淵,不利于鱗。測曰:密網離淵,苛法張也。王曰:七居過滿,而當夜。作法太密,網麗于泉,而鱗不寧,法施於國,而人不便者也。光謂:七為網,又為敗損而當日之夜,法苛民駭者也。故曰:密網離于淵,不利于鱗。次八,正彼有辜,格我無邪。測曰:正彼有辜,敺而至也。敺,與驪同。宋曰:敺百姓,使至無邪也。王曰:八居上體之中,而當晝。能用其法,正其有罪,以至於人無邪心也。光謂:格,至也。正有辜,以至無邪,用刑之善者也。舜曰:刑,期于無刑。上九,井無幹,水直衍,匪溪匪谷,終于愆。測曰:井無幹,法妄恣也。王本匪溪匪谷作利心匪溪,今從宋、陸、范本。幹,音寒。范曰:幹以檢扞於井,泄取有時。王曰:處法之極而當夜,無法者也。國而無法,則人易犯。井而無幹,則水衍溢也。光謂:九為禍極,而當夜。法妄恣無常,與無法同。民志迷惑,不知所從,則冒犯而終亂耳。如井無幹,水將衍溢,非溪非谷,而注射妄行,終於愆過而已矣。

二方二州二部二家應

陽家土,準咸。入應次六,一十八分五秒,夏至氣應,故兼準離。陽氣極于上,陰信萌乎下,上下相應。信,猶聲兆也。初一,六幹羅如,五枝離如。測曰:六幹羅如,附離君也。次二,上歷施之,下律和之,非則否。測曰:上施下和,匪其真也。范本真作肯,今從宋、陸、王本。和,胡臥切。歷,謂十二辰也。律,謂十二管也。斗建十二辰於上,律布十二管於下,上下相應。苟非其合,則不應也。次三,一從一橫,天網 。測曰:一從一橫,經緯陳也。從,即容切。 ,陳音郎吳、郎岩切。范曰: ,廣大貌。王曰:天網 者,疏而不漏之義。光謂:三為思上,而當晝,君子能經緯天地者也。離為文明,又有網罟之象。次四,援我罘罟,絓羅于野至。測曰:援次罘罟,不能以仁也。援,音爰。罘,音浮。絓,胡卦切。四者,陽氣將熄,陰氣將生,德去而刑至者也。又離有網罟之象,故曰援我罘罟,絓羅于野。至者,言其事將至,如云履霜,堅冰至也。次五,龍翰于天,貞栗其鱗。測曰:龍翰之栗,極懼墜也。翰,胡安切。王曰:居中體正,得位當畫,為應之主,故象龍飛于天#44。光謂:龍以論陽。翰,飛也。五為純陽,盛大之極,故曰龍翰于天。君子居盛大之極,不可不正,不可不懼,故曰貞栗其鱗。次六,熾承于天,冰萌于地。測曰:承天萌地,陽始退也。王本熾承作 烝云#45,壟,古熾字,今從宋、陸、范本。熾,陽之盛也。冰,陰之極也。六當夏至之初,陽極陰生之際;小人道長,君子道消,故曰:熾承于天,冰萌于地。敬戒之微,盡在於是也。次七,日彊其衰,應蕃貞。測曰:自彊其衰,惡敗類也。惡,烏故切。七為禍始,而當畫。君子能自彊其衰,則應之者蕃多,而不失其正也。次八,極陽徵陰,不移日而應。測曰:極陽徵陰,應其發也。王本徵作微,其作時,今從宋、陸、范本。治極召亂,盛極召衰,福極召禍,不移日而應也。上九,元離之極,君子應以大稷。測曰:元離之極,不可遏也。范本作不可遏,今從宋、陸、王本。陸曰:遏,止也。王曰:大,日將暮也。吳曰:稷,音義與吳同。光謂:元離,大明也。大明之極,極盛必衰。君子應時,與之消息#46 ,故曰君子應以大吳。

集注太玄經卷之三竟

#1『冥』原作『宜』,據范本和備要、全書本改。

#2『二』 原作『之』,據備要、全書本改。

#3 『二方』原作『一方』,據范本和備要、全書本改。

#4『安』原殘,據備要、全書本補。

#5『也』原脫,據備要、全書本補。

#6『得』原殘,據備要、全書本補。

#7『帥』原作『師』,據備要、全書本改。

#8『《易》曰』原殘,據備要、全書本補。

#9『二方』原作『一方』,據范本和備要、全書本改。

#10『有』原作『之』,據《十三經注疏》和備要、全書本改。
#11『我』原殘,據范本和備要、全書本補。
#12『小宋』原殘,據備要、全書本補。
#13『故』原殘,據備要、全書本補。
#14『民』原作『人』,據《十三經注疏》和備要、全書本改。
#15『作』原脫,據備要、全書本補。
#16『息』原殘,據備要、全書本補。
#17『其』原殘,據備要、全書本補。
#18『殺』原作『刳』,據《十三經注疏》和備要、全書本改。
#19『蠶』原作『蠢』,據備要、全書本改。
#20『梁』原作『粱』,據范本和備要、全書本改。
#21『人』原殘,據備要、全書本補。
#22#23#24#25#26#27『彊梁』原作『彊粱』,據范本和備要、全書本改。
#28『疆』原作『彊』,據范本和備要、全書本改。
#29#30『彊梁』原作『彊粱』,據范本和備要、全書本改。
#31『上作』原殘,據備要、全書本補。
#32『疆』原作『彊』,據備要、全書本改。
#33『彊梁』原作『彊粱』,據范本和備要、全書本改。
#34『梁折』原作『粱折』,據備要、全書本改。
#35『撣』原脫,據備要、全書本補。
#36『徒』原作『使』,據備要、全書本改。
#37『干』原作『于』,據備要、全書本改。
#38『躆躆』脫一字,據備要、全書本補。

#39『象』原作『家』,據備要、全書本改。

#40『下』原作『家』,據備要、全書本改

#41『家之』原殘,據備要、全書本補。

#42『王本』原作『范本』,據備要、全書本改。

#43『生』原作『坐』,據備要、全書本改。

#44『龍飛』原作『龍龍』,據備要、全書本改。

#45『 需云』原脫,據備要、全書本補。
#46『息』原脫,據備要、全書本補。

集注太玄經卷之四

二方二州二部三家迎

陰家水,亦準咸。入迎次二,日舍輿鬼。陰氣成形乎下,物咸溯而迎之。溯,音素。宋曰:溯,向也。初一,迎他匪應,無貞有邪。測曰:迎他匪應,非所與并也。王曰:處迎之初,而失位當夜,迎之不以其道者也。物之非其宜,應而往迎之,則失正而陷邪也。光謂:迎,準咸。咸,感也。一為思始而當夜,感於外物,而非正應者也。次二,蛟潛於淵,陵卵化之。人或陰言,百姓和之。測曰:蛟潛之化,中精誠也。王本或作有,小宋本人或陰言作人言或陰,今從宋、陸、范本。和,胡臥切。范曰:蛟潛於水,產卵高陵,下復於淵,氣應相感,然後剖化。光謂:二為思中,而當晝。君子精誠之至,無所不通也。《易》曰:嗚鶴在陰,其子和之。次三,精微往來,妖先靈覺。測曰:精微往來,妖咎徵也。三為思終,而當夜。天人之際,精祲相感,人失其道,妖靈先覺也。次四,裳有衣孺,男子目珠,婦人啑鈎,貞。測曰:裳有衣襦,陰感陽也。王本感作盛,今從諸家。襦,音儒,短衣也。啑,色甲切。吳本作嚏,音帝。次五,黃乘否貞。測曰:黃乘否貞,不可與朋也。乘,時證切。王曰:五雖居中,而處陰當夜,不正而乘中位,故曰黃乘否貞#1。光謂:不正當位,不足合也。次六,玄黃相迎,其意感感。測曰:玄黃相迎,以類應也。范曰:天玄地黃。天地相迎,則風雨時調;君臣相迎,則政教以度。光謂:六為極大,感之盛也。自天地至於萬物,君臣上下,夫婦朋友,無不以類相應也。次七,遠之 ,近之掊,迎父迦逅。測曰:遠 近掊,失父類也。小宋 作 ,今從諸家。 ,許候切,怒目視貌。掊,普后切,擊也。迦,與邂同,音蟹。逅,音后。不期而會也。次八,見血入門,俯迎中庭。測曰:見血入門,以賢自衛也。宋、陸本捬作椒,今從范、王本。捬,音府,捍也。八為禍中,故曰見血入門,傷之者至也。當日之晝,能以賢自衛,迎拒之於中庭,物不能傷,故曰捬迎中庭。上九,濕迎牀足,累于牆屋。測曰:濕迎牀足,顛在內也。小宋、王本濕作澤,今從宋、陸、范本。范、王本累作罦。范曰:罦,覆也。今從宋、陸本。宋、陸、范本顛作願,今從王本。累,良瑞切。九為禍極,而當夜。小人女子所以能傾國家者,非一朝一夕之故,其所由來者漸矣。如濕氣之迎牀足,浸潤而上,將累及牆屋,而不可如何。究其顛沛之原,自內興也。

二方二州三部一家遇

陽家火,準姤。入遇初一,日舍柳。陰氣始來,陽氣始往,往來相逢。初一,幽遇神及師,夢貞。測曰:幽遇神,思得理也。王曰:居遇之初,神遇而未形,冥交神會之象。光謂:一為思始,而當晝。精誠感通,故遇神及師,雖或發於夢寐,而不失其正,若高宗夢傅說是也。夢者,事之難據者也。精誠之至,猶得正而可據,況僉謀師錫者乎?次二,衝衝兒遇,不定之諭。測曰:衝衝兒遇,不肖子也。范本不定之諭作不受定之諭,今從諸家。王曰:無心而遇曰衝衝。兒者,童昏無知之稱也。則其所遇,何定之有乎?所以然者,失位當夜,不得遇之宜也。不肖子者,明非有知之兒。次三,不往不來,得士女之貞。測曰:不往不來,士女則也。范、王本不往不來作不往不來不求,測曰不往不求,今從宋、陸本。宋曰:則,法也。光謂:自炫自媒者,士女之醜行。故不往不來而自遇,乃士女之正也。次四, ,兌人遇雨,厲。測曰:兌人遇雨,還自賊也。王曰: ,勇而無禮之貌。次五,田遇禽,人莫之禁。測曰:田遇禽,誠可勉也。五為盛福,而當晝。如田遇禽,獲則取之,誰能禦也?次六,俾蛛罔罔,遇蠭。利雖大,不得從。測曰:蛛之罔,害不遠也。蠭,與蜂同。范曰:使蜘蛛設罔,而得於蠭。蠭,螫蟲也,所以不能制。雖以為利,不得從而取也。光謂:六為上祿,而當夜。小人見利,銳於進取,而不得所欲者也。次七,振其角,君父遇辱,匪正命。測曰:振其角,直道行也。七為禍始,而當晝。如君父不幸遇辱,則君子振角,直道而行,死之可也。雖非正命,而死義不得不爾。次八,兩兕斗,一角亡,不勝喪。測曰:兩兕鬬,亡角喪也。勝,詩證切。喪,息浪切。八為禍中,而當夜。如兩兕相遇方斗,而一亡其角,必不勝而喪身矣。角,以諭禦侮之士也。上九,或氏其角,遇下毀足。測曰:或氏其角,何可當也。范、王本或氏其角作觝其角,今從宋、陸本。觝,都禮切。

二方二州三部二家竈

陰家木,準鼎。入竈次九,二十八分二十八秒,日次鶉火,小暑氣應。斗建未位,律中林鐘。鼎大烹以養聖賢,故竈多養賢之象。陰雖沃而灑之,陽猶執而龢之。龢,古和字,下同。宋曰:竈以和陰陽者也,故或沃之,或和之,於是乎在。光謂:陰灑陽和,有炊爨之象。初一,竈無實,乞于鄰。測曰:竈無實,有虛名也。王曰:處竈之初,失位當夜,無實者也。既失烹飪之道,無以供食,故乞于鄰。光謂:一為思始而當夜,小人內無其實,竊它人之善以為己名者也。次二,黃鼎介,其中裔,不飲不食,孚無害。測曰:黃鼎介,中廉貞也。王曰:鼎者,竈之器也。介然,特立之貌。其中裔者,寬容虛受之義也。光謂:二在下體之中而當晝,位為方沮,未及下祿。君子守其中道,隱居自養,而不苟食者也。內養其志,不慕外物,故雖不飲不食,亦信無所害也。次三,竈無薪,黃金瀕。測曰:竈無薪,有不用也。瀕,音頻。次四,鬲實之食,得其勞力。測曰:鬲實之食,時我奉也。鬲,音歷。王曰:鬲,釜之小者。光謂:鼎款足者,謂之鬲。四為下祿,而當晝。君子以祿養賢,雖少亦得其勞力也。時我奉者,賢者得時則仕也。次五,鼎大可觴,不齊不莊。測曰:鼎大可觴,饗無意也。齊,側皆切。王曰:無大饗齊莊之意。光謂:觴,當作觴,音商,煮也。五居盛位,可以養賢,故曰鼎大可觴。而當日之夜,不能以禮待天下之士,則士皆莫肯歸之矣。《洪範》曰:凡厥正人,既富方穀。次六,五味龢,調如美如,大人之饗。測曰:味龢之饗,宰輔事也。王本美作羹,小宋本作五味和調,滋如美如,今從宋、陸、范本。王曰:宰相之事,調和五味,大人任得其人,饗之而已。光謂:六為上祿,而當晝。君子輔佐國家,獻可替否,進賢退不肖,燮和其政,調美如羹,獻之於君。而君饗之,則天下大治矣。高宗命說曰:若作和羹,爾惟鹽梅。三公承君,有鼎之象。次七,脂牛正肪,不濯斧而烹,則歐鴃之疾至。測曰:脂牛歐鴃,不潔志也。肪,音方。歐,烏后切。鴃,衰都切。范曰:歐鴃,吐逆之聲也。王曰:脂牛,肥牛也。光謂:肪,脂也。歐,吐也。鴃,心有所惡而吐也。肥牛之脂,以諭美祿也。人君雖以美祿養士,若不以誠潔之志將之,則士斯惡之矣。七為禍始,始失士心之象也#2。次八,食其委,雖噭不毀。測曰:食其委,蒙厥德也。委,於偽切。噭,與叫同。上九,竈滅其火,唯家之禍。測曰:竈滅其火,國之賊也。竈滅火,以諭不養賢也。不養賢者,自賊其國者也。桀殺關龍逢,紂殺比干,夫差殺伍員,項羽逐范增之類,皆是也。

二方二州三部三家大

陽家金,準豐。陰虛在內,陽蓬其外,物與盤蓋。范、王本在內作其內,今從宋、陸本。范本蓬作逢,今從二宋、陸、王本。宋曰:蓬,猶盛也。光謂:與,皆也。物皆如盤蓋,外隆大而內虛也。初一,淵潢洋#3;包無方,冥。測曰:淵潢洋,資裹無方也。王本裹作懷,今從諸家。潢,音黃。一為水,又為思始,而當晝。君子之心,如淵潢洋,無所不包,所以為大也。居下體之下,冥者隱而未見也。次二,大其慮,躬自鑪。測曰:大其慮,為思所傷也。鑪,音慮。王曰:處大之時,失位當夜,乖於其宜,徒欲廣大其慮,而智不能周,反傷其躬也。鑪者,錯磨之具。錯磨太過,必有所傷。光謂:二為思中,而當夜。小人智小而謀大者也。《詩》云:無田甫田,維莠驕驕。無思遠人,勞心仞仞#4。次三,大不大,利以成大。測曰:大不大,以小作基也。王曰:得位當晝,故能大不自大,以謙虛自保,利用積小,以成其高大。光謂:三為思上,而當晝。君子志大而心小,故能成其大也。次四,大其門郊,不得其刀,鳴虛。測曰:大其門郊,實去名來也。王曰:有聲無實,故曰嗚虛。光謂:門在外,郊在遠。刀,所以斷。嗚者,名聞之謂也。四為外佗,而當夜。小人不治其內,而務大其外,故曰大其門郊。言遺近而務遠也。不得其刀,不能斷也。雖聲名遠聞,其實內虛也。次五,包荒以中,克。測曰:包荒以中,督九夷也。王本九作四,今從諸家。范曰:克,能也。光謂:五居盛位,而當晝。聖人執大中之道,能懷服四海者也。次六,大失小,多失少。測曰:大失小,禍由微也。王本測作禍中發,今從諸家。范曰:六,水也。水之所失,在於隙穴。事從細生,禍由微起。光謂:六過中而當夜,大之始失者也。次七,大奢迂,自削以觚,或益之餔。測曰:奢迂自削,能自非也。觚,奇孤。餔,博孤切。范曰:觚,法也。光謂:奢,猶哆也。迂,遠也#5。餔,食也。七為禍始,而當晝。大已過甚,至于哆遠。君子見微,知禍將至,能以法自裁制,則更受福祿,故曰或益之餔也。次八,豐牆峭址,三歲不築,崩。測曰:豐牆之峭,崩不遲也。址,與趾同。范曰:豐,大也。峭,峻也。址,足也,謂基也。三,終也。牆大基峻,若不終歲加之板築,則有崩墜之憂。猶君子之道,不隆其本,末必危也。光謂:八處禍中,而當夜。小人不知禍至,務自張大,而不顧其本者也。三者,數之成也。上九,大終以蔑,否出天外。測曰:大終以蔑,小為大資也。王本無以字,測曰:大終蔑否,今從諸家。宋、陸、范本資皆作質,今從虞、王本。

二方三州一部一家廓

陰家水,亦準豐。入廓次四,日舍七星。陰氣瘞而念之,陽猶恢而廓之。宋、陸本作陰應匿而 之,今從范、王本。陳曰:瘱,苦協切。 ,音合。是以瘱為 字也。吳曰:瘱,於計切,靜也。然則字當從 #6 。宋曰: 之,言翕也。謂是時陰氣應時翳匿之於下,陽氣猶盛壯而廓之於上也。圖曰:虛中弘外存乎廓。范曰:瘱,協也。 ,合也。王曰:陰氣尚弱,潛瘱而 合之。 ,古歙字。光謂:陰氣翳匿,閉合萬物,而陽氣尚務恢廓之,故曰廓也。廓者,張大之意也。初一,廓之恢之,不正其基。測曰:廓之恢之,始基傾也。王曰:處廓之初,而失位當夜,雖然恢廓之而不能自正其始。光謂:一為思始,而當夜。小人務自恢廓,而不正其基,故動則傾也。次二,金榦玉楨,廓于城。測曰:金榦玉楨,蕃輔正也。范曰:金玉者,皆其美質也。王曰:二居下體之中,得位當晝。金玉以為楨榦,得賢之謂也。楨榦者,板築之具也。光謂:板築之具,旁曰榦,題曰楨。二為思中,而當晝。君子能以賢哲為輔,恢廓其德,以自衛也。次三,廓無子,室石婦。測曰:廓無子,焉得後生也?王曰:室於石女,無復嗣續之道。光謂:三為思上,而當夜。小人思慮恢廓,而後不能繼,故曰廓無子也。室石婦,謂求室而得石婦也。次四,恢其門戶,用圉寇虜。測曰:恢其門戶,大經營也。范本用圉作以禦,王本作用固,小宋本作用禦#7,今從宋、陸本。圉,與禦同。四為外它,而當晝。君子恢其禮義,以禦小人者也,故曰恢其門戶,用圉寇虜。次五,天門大開,恢堂之階,或生之差。測曰:天門大開,德不能滿堂也。王本恢堂作恢當,二宋、陸、王測無堂字,今從范本。五在廓家而當盛位,故曰天門大開,恢堂之階,言通達而尊高也。然當日之夜,小人不能享此盛福,德不能充其位,必有差失,以致顛覆也。次六,維豐維崇,百辟馮馮,伊德攸興。測曰:維豐維崇,玆太平也。王本玆作欲,今從諸家。馮,古憑字。馮馮,盛多貌。六為極大,而當晝。君子恢廓其德,以致太平。豐大崇高,萬邦率服,馮馮盛多,駿奔輻湊者也。次七,外大杚,其中失。君子至野,小人入室。測曰:外大杚,中無人也。范、小宋本杚作扢#8,今從宋、陸、王本。宋、陸本入室作至室,王作在室,今從范本。陳曰:扢,音訖,摩也。王曰:杚者,斗概木也。吳曰:扢,與概同,柯愛切。《說文》古沒切,平也。光謂:杚,當作圪,魚乙切,高壯貌。七在廓家而居上體,故曰外大圪,言廓大而高壯也。然當日之夜,小人處大而驕,遠賢能近不肖,亂自內興者也,故曰其中失,君子至野,小人入室也。一曰:扢,許訖切,喜也。次八,廓其外,虛其內,利鼓鉦。測曰:廓外虛內,乃能有聞也。八居外,而當晝。君子廓外以昭德,虛內以納物,故能令名遠聞。譬如鼓鉦,亦外廓內虛,而能有聲也。君子之德在外,而恢廓者,惟令名也。上九,極廓于高庸,三歲無童。測曰:極廓高庸,終無所臣也。庸,與塘同。王曰:處廓之極,失位當夜。雖能恢廓其垣塘,而中無童役可使。高而無人,悔可知矣。光謂:九居上極,而當夜。小人務自恢廓崇高,而不知止者也,故曰廓于高庸。不能降意接下,則下將叛之,故曰三歲無童。

二方三州一部二家文

陽家火,準渙。揚子蓋以渙為煥,故名其首曰文。入文次九,日舍張。陰斂其質,陽散其文。文質班班,萬物粲然。初一,祫 何縵,玉貞#9。測曰:拾 何縵,文在內也。袷,乞洽切。 ,與繢同,音會。何,下可切。縵,莫旦切。袷,衿也。 ,畫也。何,被也。繒無文曰縵。一為思始,而當晝。君子內文外質,如施畫於衿,而被以縵服。純素含章,如玉之正,美之至也。《中庸》曰:衣錦尚絅,惡其文之著也。次二,文蔚質否。測曰:文蔚質否,不能俱碎也。王曰:文之為體,當文質彬彬。二位當夜,既無其質,文雖蔚然,不足美也。睟,純美也。光謂:蔚,細縟貌。二為思中,而當夜。小人文華雖美,而實不能副也。寧嬴謂陽處父#10:華而不實,怨之所聚也。次三,大文彌樸,孚似不足。測曰:大文彌樸,質有餘也。王本彌作珍,樸作璞,今從二宋、陸、范本。孚,大信也。三為思終,而當晝。君子大文似樸,大信似不足。次四,斐如邠如,虎豹文如。匪天之享,否。測曰:斐邠之否,奚足譽也。邠,與彬同。否,音鄙。范曰:虎豹之獸,以其文貴。斐邠者,文盛貌也。王曰:四失位當夜,蓋同虎豹,以文害其躬,匪天所享,故曰否也。享,嚮也。次五,炳如彪如,尚文昭如,車服庸如。測曰:彪如在上,天文炳也。王本尚文作質文,今從宋、陸、范本。王曰:五居中體正,得位當晝,為文明之主,煥然可觀也。光謂:尚文昭如,聖王貴尚禮文,昭然明辨也。車服庸如,言以車服表顯賢者之功庸也,用文之大,莫過於此。《舜典》曰:敷納以言,明試以功,車服以庸。次六,鴻文無范,恣于川。測曰:鴻文無范,恣意往也。范曰:范,法也。光謂:鴻雁之飛,偶有文字之象,而無法也#11,遇川則自恣而已。六過中,而當夜。小人之文,無法而妄為者也。次七,雉之不祿,而鷄蓋穀。測曰:雉之不祿,難幽養也。宋、陸本而鷄蓋穀作而不鷄蓋穀,王本無而字,測不祿皆作不鷄,今從范本。藎,徐刃切。王曰:七雖過滿,而得位當晝。如翟雉有文釆而懷耿絜之性,不受人之馴養,故曰不祿,終不若鷄之進食其穀也。藎,進也。光謂:七在外體,而當晝。君子有文而耿介,避世而不仕者也。七為禍階,故賢人隱也。次八,雕籤,穀布亡于時,文則亂。測曰:雕韱之文,徒費日也。王曰:八居將極,而失位當夜。若務其雕韱之文,無事費日,俾穀之與布俱亡于時,其文之弊,乃為亂也。光謂:八為耗而當夜,故有是象。上九,極文密密,易以黼黻。測曰:極文之易,當以質也。王曰:九居文極而得位當晝,能易極文之弊者也。文工之極,至於密密。然至韱至微,而能易之,使如黼黻之有制度也。光謂:九為盡弊而當晝#12;故有是象。白與黑謂之黼,黑與青謂之黻。黼黻雖文,校於雕籤,則為質也。

二方三州一部三家禮

陰家木,準履。入禮次四,六分三秒,大暑氣應。陰在下,而陽在上,上下正體,物與有禮。小宋本陽在上作陽益高#13;今從諸家。初一,履于跂,後其祖禰。測曰:履于跂,退其親也。宋、陸本歧作跛,今從范、王本。王曰:居禮之初,失位當夜,是始而乖禮者也。履于跂,非敬之道也。光謂:跂,舉踵也。一居下體之下,履之至卑者也,乃欲舉踵彊高,居下而僭上之象也。凡臣之事君,猶事父也;事大君,猶事祖也。在下位而禮僭於上,是猶退其祖父使居己後也,不亦悖乎?次二,目穆穆,足肅肅,乃貫以棘。測曰:穆穆、肅肅,敬出心也。王曰:棘,取赤心也。光謂:穆穆、肅肅,皆恭謹貌。二為思中,而當晝。外貌之恭,必貫之以誠,然後善也。次三,畫象成形,孚無成。測曰:畫象成形,非其真也。王曰:忠信,禮之本。既乖於本,何禮之有?光謂:三為思末而當夜,飾外貌而無內實者也,故曰畫象成形,孚無成。女叔齊謂魯昭公:屑屑焉,習儀以亟,不可謂禮。次四,孔雁之儀,利用登于階#14。測曰:孔雁之儀,可法則也。虞曰:雁飛成行,孔雀亦成行也。光謂:孔雀有文章,雁有行字,皆威儀之象。階,諭進而登位也。四為下祿,而當晝。君居位有威可畏,有儀可象,其下畏而愛之,則而象之。是以其教不肅而成,其政不嚴而治也。次五,懷其違,折其匕,過喪錫九矢。測曰:懷違折匕,貶其祿也。王本過喪錫九矢作過鬯錫,今從諸家。范、小宋本貶其祿作貶天祿,王本作敗其祿,今從宋、陸本。次六,魚鱗差之,乃大施之,帝用登于天。測曰:魚鱗差之,貴賤位也。范、小宋本大作矢#15,今從宋、陸、王本。六為極大,而當晝。君子制禮,使貴賤有序,差若魚鱗。執此道而大施之於天下,天下莫不治也。帝者用此,則可以格于皇天矣。次七,出禮不畏,入畏。測曰:出禮不畏,人所棄也。七為禍始,而當夜。小人逾越禮法而不顧者也。由其不畏,所以入畏,謂陷刑戮也。《書》曰:弗畏入畏。次八,冠戚 ,履全履。測曰:冠戚履賤,不可不上也。二宋、陸、王本全作金,今從范本。宋、陸本測曰冠戚履賤,不可不正也。范本冠戚 ,明不可上也。王本冠戚 ,不可不上也。今從小宋本。范曰:戚 ,以諭敗也。冠雖敗,宜加之首;履雖全,宜踐之足。光謂:八在上體而為禍中,冠敗之象也。當日之晝,故下不能陵也。上九,戴無首,焉用此九?測曰:無首之戴,焉所往也?焉,於虔切。九,陽之盛也。禮主卑讓,故雖天子,必有禮也。九為亢極而當夜,上無所戴,高而必危。譬如戴冠而無首,焉用此盛極之位哉?

二方三州二部一家逃

陽家金,準遁。陰氣章彊,陽氣潛退,萬物將亡。宋曰:謂萬物與陽盛衰者也。於七分消,卦為遁。微陰在內,欲出地矣。王曰:章,明彊,大。初一,逃水之夷,滅其創迹。測曰:逃水之夷,迹不創也。一為思始,而當晝。君子避禍於未萌,逃惡於未形,制之於思慮之初,人不見其迹,則患難何由及焉?譬如逃於水中,水從而平夷,其創迹皆合,人不能見其際也。次二,心惕惕,足金舄,不志溝壑。測曰:心惕惕,義不將也。范本作 ,王本作 ,云古惕字,今從二宋、陸本。宋、陸金作含,王本作望,今從范、小宋本。宋曰:將,行也,不能以義斷心而行也。光謂:金者,堅固之象也。二為思中,而當夜。小人雖睹禍之將至,惕惕而懼,不能以義自斷,懷其寵祿,滯留不去,不知溝壑在於足下,俄則顛躓也。孔子曰:見義不為,無勇也。次三,兢其股,鞭其馬,寇望其戶,逃利。測曰:兢股鞭馬,近有見也。范本望作 ,今從宋、陸、王本。陳曰: ,古望字。宋曰:近有見,謂見寇已近也。光謂:三為思終,而當晝。逃,得其宜者也。兢其股,懼也。鞭其馬,欲速去也。寇望其戶,患將至也。當是之時,利於逃也。次四,喬木維摐,飛烏過之,或止降。測曰:喬木之鳥,欲止則降也。宋、陸、王本摐作樅,今從范本。或止降,宋、陸本作止之,范本作或降,今從王本。范曰:上撩稱摐。上撩之木,鳥所不集,故過之而去。光謂:摐,長密之貌。四為下祿,而當夜。小人遁逃之志不堅,遇美祿則止而不去,故未免於患也。次五、見 踤于林,獺入于淵,征。測曰:見 及獺,深居逃凶也。范本 作 ,王本作鷺,今從二宋、陸本。王本征作利征,今從宋、陸、范本。 ,古年字,一本作鷹。踤,慈恤切。宋曰: 害鳥,獺害魚。吳曰#16 踤,蹋也。光謂:五為中祿,而當晝。君子雖居顯位,食厚祿,見小人用事於朝,知其必為禍亂,則行而去之矣。次六,多田不婁,費我 功。測曰:多田不婁,費力無功也。宋、陸本費作會,今從范、王本。 ,戶佳切。范曰:孰食為 。王曰:六居過滿,失位當夜,不得處逃之宜。若田於多田,而不婁理之,徒費食與功,而無益也。光謂:六為上祿,為盛多,為極大,而當夜。小人德薄位尊,力少任重,雖有盛大之資業,不能修治,賢者皆棄之而逃,徒費食力,安得成功也?次七,見于纍,後乃克飛。測曰:見于纍,幾不足高也。幾,音畿。宋曰:幾,近也。已見纍索,僅然得免,此用明近也。王曰:逃難之時,而七居禍始,逃而後時者也,故見于纍。然得位當晝,能保終吉,故後乃克飛,免其患也。君子雖見縻綴,然亂邦不居,終當自引遠去,故曰後乃克飛也。次八,頸加于矰,維 其繩。測曰:頸加維 ,無自勞也。王曰: ,與翼同。八失位當夜,不能避患,故首加于矰。雖鼓翼於繩罔之中,終無克飛之理。光謂:矰,弋射之矢也。八為禍中而當夜,不能遁逃遠禍。矰已加於頸矣,雖復奮翼掣曳其繩,安得去哉,徒自勞也。上九,利逃跰跰,盜德嬰城。測曰:盜德嬰城,何至逃也。王本作德盜,小宋本作盜得,今從宋、陸、范本。陳曰:跰,音瓶,又蒲賢切。字書:跰,胝皮堅也。

二方三州二部二家唐

陰家土,亦準遁。陸曰:唐蕩,天下皆遁。遁,亦蕩也。光謂:唐,猶蕩蕩,無拘撿,有喪失之意也。陰氣玆來,陽氣玆往,物且蕩蕩。宋曰:玆,益也。陸曰:蕩蕩,空盡之貌也。初一,唐于內,勿作,厲。測曰:唐于內,無執守也。一為思始,而當夜。內無所守,動則危矣。次二,唐處冥,利用東征。測曰:唐冥之利,利明道也。冥,昧也。東者,日所出也。二為思中而處下體之內,故曰唐處冥。言其中心蕩蕩,迷所適也。然當日之晝,君子能求明道以自進者也。次三,唐素不貞,亡彼瓏玲。測曰:亡彼瓏玲,非爾所也。王曰:瓏玲,玉聲也。次四,唐無適,道義之辟。測曰:唐無適,惟義予也。適,丁歷切,下同。辟,必益切。予,余呂切。王曰:四得位當晝,得唐之宜,蕩蕩然無適無莫,惟以道義為辟。知所之往,唐之美也。辟,君也。光謂:適,必然也。四為條暢,而當晝。孔子曰:君子之於天下也,無適也,無莫也,義之與比。故曰道義之辟,言其最尊高也。次五,奔鹿懷鼷,得不訾。測曰:奔鹿懷鼷,不足功也。范、王本不足功作奚足功,今從宋、陸本。吳曰:鼷,戶鷄切,小鼠也。王曰:五居盛位,當首主,而失位當夜。無君之德,蕩然無守,迷於利害之嚮。逐鹿而奔,又鼷鼠是顧,則其所得不足以為資。訾,與資同。次六,唐不獨足,代天班祿。測曰:唐不獨足,無私容也。王曰:得位當晝,為唐之主,蕩然無私,不求獨足,與天下同其美利,故可代天班布爵祿。為時明君,處唐之美,莫過是矣。光謂:六為上祿,為盛多,而當晝。君子不獨享天祿,與天下賢隽共之。次七,弋彼三飛,明明于征,終日不歸,亡。測曰:弋彼三飛,適無所從也。王曰:居過滿,而失位當夜。不明於道,自取危亡。若一弋而求三飛,無所適從。自明而行,至暮忘返,蕩然昏昧,復何益矣?光謂:七為失志,而當夜。小人二三其德,從此失彼,蕩無所守,徒自勞苦。自幼至老,終無所得者也。次八,唐收祿,社鬼輟哭,或得其沐。測曰:唐收祿,復亡也。復,符目切,下同。王曰:得位當晝,善於處唐之道,故能復收其祿。光謂:八為禍中,福祿已散。然當日之晝,能興衰起廢者也,故曰唐收祿。社稷之靈,復得血食,故輟哭。民已枯瘁,而復蒙潤澤,故曰或得其沐也。上九,明珠彈于飛肉,其得不復。測曰:明珠彈肉,費不當也。當,丁浪切。范曰:飛肉,禽烏也。珠至重,烏至輕,以重求輕,故不復也。王曰:九居亢極,而失位當夜,蕩蕩然聞於大數者也#17。如以珠彈雀,所得不復其所亡也。光謂:九為禍極,而當夜。小人縱情極欲,蕩然忘返者也。

二方三州二部三家常

陽家水,準恆。入常次七,二十三分二十六秒,立秋氣應。日次鶉尾,斗建申位,律中夷則。次九,日舍翼。陰以知臣,陽以知辟。君臣之道,萬世不易。辟,立曰壁。宋曰:辟,君也。此立秋之首也。以秋承夏,天道之常。故於是時,陰知為臣,陽知為君。光謂;以秋承夏,以陰承陽,以臣承君之象也。初一,戴神墨,履靈式,以一耦萬,終不稷。測曰:戴神墨,體一形也。王、吳皆云:稷,與吳同。墨、式,皆法也,神靈尊之也。一為思始,而當晝。君子之心,執一以為常法,應萬物變,終無虧吳也。《易》曰:天下之動,貞夫一者也。次二,內常微,女貞厲。測曰:內常微,女不正也。王本作常內微,今從諸家。王曰:處常之時,當正君臣夫婦之道。二失位當夜#18,是常以微賤之女處內。不正之象,且近於危,故曰貞厲。次三,日常其德,三歲不食。測曰:日常其德,君道明也。三為自如,而當晝。日常其德,故免薄食之災。君常其德,故無狂僭之咎。伊尹戒太甲,作《咸有一德》。次四,月不常,或失之行。測曰:月不常,臣失行也。行,皆如字。月有虧盈,故曰不常。行,道也。四為外佗,而當夜。臣德不常,則失道也。次五,其從其橫,天地之常。測曰:其從其橫,君臣常也。從,即容切。范曰:天從地橫,是其常道也。王曰:五居中位,為常之主。得位當晝,故從橫經緯,皆合天地之常,得萬世不易之道。光謂:五為中和,常之盛也。君臣之道,相經緯也。次六,得七而九,懦撓剛,不克常。測曰:得七而九,棄盛乘衰也。七,陽之盛也。九,陽之衰也。六過中而當夜,棄盛乘衰也。小人懦弱,撓敗其剛,不能守其常道也。次七,滔滔往來,有常衰如,克承貞。測曰:滔滔往來,以正承非也。次八,常疾不疾,咎成不詰#19。測曰:常疾不疾,不能自治也。八為禍中,而當夜。常道久而有敝者也,故曰常疾。夫疾者自知其疾,則尚可治也。若不知其疾,而惡聞之#20;則必不可治矣#21。小人不知其禍,而惡聞之,至於凶咎已成#22;不可復詰也。上九,疾其疾,巫醫不失。測曰:疾其疾,能自醫也。王曰:九居亢極,而得位當晝,能疾其疾者也。善於自儆,則醫巫治之不失也。醫巫,諭賢者耳。光謂:九為禍終,而當晝。君子能思患而豫防之,納忠求賢以自輔,故禍可解也。

二方三州三部一家度#23

陰家火,準節。法者為之模範#24,度者為之分寸也。陰氣日躁,陽氣日舍。躁躁舍舍,各得其度。舍,音舍,又如字。宋曰:躁,動也。舍,藏。王曰:舍,止也。光謂:躁,謂陰進盛也#25。舍,謂陽退去也#26。躁者益躁,舍者益舍,各守常度也。初一,中度獨失。測曰:中度獨失,不能有成也。一為思始,而當夜。小人在心之度,先已乖失,安能有成也?《商書》曰:若虞機張,往省括于度則釋。次二,澤不舍,冥中度。測曰:澤不舍,乃能有正也。次三,小度差差,大攋之階。測曰:小度差差,大度傾也。小宋、陳、吳本獺作獺#27;王本作傾,今從宋、陸、范本。范本測差差作之差,今從宋、陸、王本。攋,音賴。光謂:攋,毀裂也#28。三為思終,而當夜。思不中度,則事乖失矣。故曰小度差差,大攋之階,言所失雖小,所毀將大也。次四,榦楨,利于城。測曰:榦楨之利,利經營也。范、王于作干,今從宋、陸本#29。四為下祿,而當晝。君子既得其位,常以法度為榦楨,則可以保衛其民,有所營為矣。次五,榦不榦,攋于營。測曰:榦不榦,不能有寧也。王曰:失位當夜,不能為首之主。榦而非榦之才,則必傾其所經營矣。光謂:不度之人,民無則焉,猶榦之不榦,將毀所經營,不能有安也。次六,大度檢檢,于天示象,垂其范。測曰:大度檢檢,垂象貞也。范,與範同。王曰:六居盛位,度之大者,得位當晝。明于法制,以度檢物,則天之象而垂法於人也。光謂:君子之立法度,非取諸心也。乃觀象於天,以垂範於世,故曰天示象,垂其范。《易》曰:天垂象,聖人則之。次七,不度規之,鬼即訾之。測曰:不度規之,明察笑也。訾,音紫,又即移切。王曰:七居過滿,失位當夜,是以不度之。度,為規制者也。訾,毀笑也。贊云鬼訾,測云明察者#30,幽明同笑,故互文見義。光謂:七為敗損而當夜,小人驕溢#31,不以法度自規,鬼所毀笑,將降之禍也。明察者,莫若鬼。人之愚者,或未之知,鬼先見其禍也。次八,石赤不奪,節士之必。測曰:石赤不奪,可與有要也。要,一遙切。范曰:石不可奪堅,丹不可奪赤。王曰:八居度之將終,得位當晝,必能有所執守,不改其度者也。光謂:要,約也。八為禍中,而當晝。君子雖遇禍亂,不改其度#32,秉志堅明,不可移奪。故可以與之有約,謂寄百里之命,托六尺之孤也。上九,積差之貸,十年不復。測曰:積差之貸,不得造也。范本差作善,今從二宋、陸、王本。王本十作七,今從諸家。陸曰:造,至也。王曰:居度之終,而失位當夜,失度之極者也。積其差失,浸以乖遠,貸者寬緩,後於時也。雖七年么久,亦不可復其度也。光謂:貸,當作 ,吐得切,與忒同,差之甚者也。《易》曰:迷復,凶。至于十年不克征也。

二方三州三部二家永

陽家木,準同人。二宋、陸、范、王皆象恒。吳曰:常首,象恆卦。次七,立秋。初一,當二百二十六日,行張十五度,於《易》期日恒卦。九四,次度首,象節卦。初一,己行翼二度,次永首。次七,當二百三十八日,行翼九度,於《易》期日同人卦。今從之。陰以武取,陽以文與,道可長久。宋曰:陰者刑氣,故以武言之;陽者德氣,故以文言之。武以濟文,文以濟武,陰陽取與之道也,故其道可以長久。初一,不替不爽,長子之常。測曰:不替不爽,永宗道也。王本替作曆,云古僭字,今從宋、陸、范本。長,知丈切。永,長久也,有繼嗣之象。替,廢也。一當日之晝,得永之道者也。先王之制,立嫡以長,所以安宗廟重社稷,不替不爽,萬世之常法也。永久之道,莫大於此。次二,內懷替爽,永失貞祥。測曰:內懷替爽,安可久也?二當日之夜,失永之道也。昏惑之君,違禮立愛,以孽代宗,內懷替爽之心。於其長子如此,則長失正善之道也。次三,永其道,未得無咎。測曰:永其道,誠可保也。三為成意,而當晝。君子道業已成,未躋祿位者也。夫君子不患無位,患所以立。日新其道,久而不倦,雖未得福祿,又何咎哉?次四,子序不序,先賓永失主。測曰:子序不序,非永方也。王曰:四近於五,而以陰居陽位,且當夜,失其可久之道。子而不居子之次序,則祭祀賓客長無主矣,故先賓永失主也。次五,三綱得于中極,天永厥福。測曰:三綱之永,其道長也。王曰:居中體正,為首之主,得位當晝,有君之德,是能使三綱皆得其中,天之所助,故永厥福也。光謂:三綱者,君為臣綱,父為子綱,夫為妻綱。五為中和,而當晝。王者正三綱以建皇極,永保天祿。次六,大永于福,反虛庭,入于酋冥。測曰:大永于福,福反亡也。范本入于酋冥作入酋冥,小宋本作於酋冥,今從宋、陸、王本。六過中而當夜。小人恃福之永,驕淫矜夸,福終則禍至。故反虛庭,言無所獲也。入于酋冥,言不知悔懼,禍釁既就,則至於晦冥也。次七,老木生時,永以纏其所無。測曰:老木生蔭,永厥體也。蒔,時吏切。王曰:七居過滿,老木之象。然得位當晝,得其永道,故生蒔。蒔者,旁生之栽也。既有華葉,復得長久,始無今有,故云纏其所無。次八,永不軌,凶亡流于後。測曰:永不軌,其命劑也。劑,才詣切。宋曰:劑,翦也。王曰:居將極之位,而以陰居陽時,且當夜,是則永不法之事,豈止禍其身而已,凶亡之事,乃流於後也。光謂:八為禍中,而當夜。小人長為不法,身既凶亡,餘殃流後也。上九,永終馴首。測曰:永終馴首,長愷悌也。馴,順也。愷,樂也。悌,易也。九在永終,而當晝。君子之道,永長樂易,慎終如首若一,永道乃全也。

二方三州三部三家昆

昆,戶衮切,又如字。陰家金,亦準同人。陸曰:昆,亦同也。陰將離之,陽尚昆之,昆道尚同。宋曰:陰氣將殺,故離散萬物。陽氣將藏,故萬物同歸也。王曰:陰氣主殺,將離萬物。陽氣仁愛,猶尚昆而同之。初一,昆于黑,不知白。測曰:昆于黑,不可謂人也。宋曰:白,智也。黑,愚也。光謂:黑以諭垢濁,白以諭廉潔。一為思始,而當夜。小人自同於垢濁,而不知廉潔之為美者也。次二,白黑菲菲,三禽一角同尾。測曰:三禽一角,無害心也。菲,敷尾切,與斐同。王曰:得位當晝。白黑菲菲,分別明白之義。三禽,諭三人。一角同尾,終始皆同,無乖異也。光謂:菲菲,白黑相雜貌。角,在首而拒鬭者也。尾,體之終也。二為思中,而當晝。君子與人交,廉而不劌,濁而不污,菲菲然群居而不亂。一角者,共禦侮也。同尾者,全其終也。孔子曰:君子和而不同。次三,昆于白,失不黑,無際一尾三角。測曰:昆白不黑,不相親也。范、王本際皆作除,今從宋、陸本。次四,鳥托巢于菆,人寄命于公。測曰:鳥托巢,公無貧也。范、小宋本菆作叢,今從宋、陸、王本。菆,古叢字。宋曰:公,均也。光謂:公者,道大同,無彼我也。四為下祿,而當晝。君子能推大同至公之心以待人,則皆歸往而寄命焉,故曰公無貧也。次五,穀失疏數,眾牦毀玉。測曰:穀失疏數,奚足旬也。范、小宋本穀失疏數作穀不穀,失疏數;王本作轂不轂,失疏數;今從宋、陸本。穀、轂,古字通。陸曰:旬,均也。王曰:五居盛位,當為物主,而以陽居陰位且當夜,不得混同之道。轂為眾輻所湊,五既失道,不能包容,故云轂不轂也。眾耗之輕,積以成多,必致毀玉之患,如眾口鑠金也畫#33。光謂:轂之受輻,疏數必均,乃能運行。五以小人而居盛位#34。無至公之心,好惡任私#35,故讒慝并進,而眾牦毀玉也。次六,昆于井市,文車同軌。測曰:昆于井市,同一倫也。井市者,人所聚也。六為盛多當晝,君子道隆德盛,四海會向,書同文,車同軌,無有遠邇,混為一類也。次七,蓋偏不覆,晏雨不救。測曰:蓋偏不覆,德不均也。覆,敷救切,下并同。晏,晚也。晚而得雨,則稚者昌,而植者傷矣。七為敗損而當夜,小人之德,不能大同,用心頗僻,有愛有惡。如蓋偏,則物有不覆者矣;雨晚,則禾有不救者矣。次八二昆于危難,乃覆之安。測曰:危難之安,素施仁也。八為禍中,為耗為剝落,有危難之象。然當日之晝,君子素以昆同之道,泛愛容眾,一視同仁。故危難之際,能庇覆於物,使之就安。上九,昆于死,棄寇遺。測曰:昆于死,棄厥身也。遺,以醉切。王曰:棄身遺寇,凶之甚也。光謂:為惡不同,同歸于亂。九居禍極而當夜,故有是象。

集注太玄經卷之四竟

#1『否』原作『不』,據正文和備要、全書本改。

#2『始』原殘,據備要、全書本補。

#3『潢』 原作『黃』,據范本和備要、全書本改。

#4『無思遠人,勞心忉忉』,據備要、全書本補。《十三經注疏》作『無田甫田,維莠桀桀。無思遠人,勞心怛怛』。
#5『遠』 原作『遂』,據備要、全書本及下文『 咚遠』改。
#6『 』 原作『医』,據備要、全書本改。
#7#8『本』原脫,據備要、全書本補。
#9『玉』原作『王』,據范本和備要、全書本改。
#10『陽』原殘,據備要、全書本補。
#11『法』原殘,據備要、全書本補。
#12『盡弊』原作『 晝弊』,『當晝』原作『當盡』,據備要、全書本改。
#13『本』 原作『太』,據備要、全書本改。
#14『利』 原殘,據范本和備要、全書本補。
#15『矢』原作『夫』,據范本改。
#16『曰』原脫,據備要、全書本補。

#17『闇』原作『門』,據備要、全書本改。

#18『二』原脫,據備要、全書本補。

#19『詰』原作『語』,據范本和備要、全書本改。

#20『聞之』原殘,據備要、全書本補。

#21『則』原殘,據備要、全書本補。

#22『已』原殘,據備要、全書本補。

#23『三部』原作『二部』,據備要、全書本改。
#24『之』原脫,『範』原殘,據備要、全書本補。
#25『陰』 原殘,據備要、全書本補。
#26『去』 原殘,據備要、全書本補。
#27『吳』原作『吳』,據備要、全書本改。
#28『毀裂』 原殘,據備要、全書本補。
#29『宋、陸本』原作『宋、陸、王本』,『王』字衍,據上句和備要、全書本刪。
#30『者』原殘,據備要、全書本補。
#31『驕』原殘,據備要、全書本補。
#32『其』原作『具』,據備要、全書本改。
#33『口』原脫,據備要、全書本補。
#34『五』原作『三』,據上文和備要、全書本改。
#35『任』原作『住』,據備要、全書本改。
集注太玄經卷之五

三方一州一部一家減

陽家水,準損。入減初一,四十一分一十七秒,處暑氣應。次九#1,日舍軫。陰氣息,陽氣消。陰盛陽衰,萬物以微。王本作陰息陽消,小宋本作群陰息,陽氣消,今從宋、陸、范本。初一,善減不減,冥。測曰:善減不減,常自沖也。陸曰:沖,虛也。光謂:一為思始,而當晝。常自謙沖,善減者也。自損者,人益之,故不減。一為下下,善減之謙,不減之益,皆在冥昧之中,人莫得而見,故曰冥。次二,心減自中,以形于身。測曰:心減形身,困諸中也。宋、陸本形作刑,今從范、王本。人之進德修業,必自強於心,然後顯著於外。二為思中,而當夜。志先減矣,德業何從而益乎?是其中先自困也。子謂冉求曰:力不足者,中道而廢,今汝畫。次三,減其儀,利用光于階。測曰:減其儀,欲自禁也。三為下上,為思終,為進人。居上則多驕盈,思終則形於外#2;發於儀貌矣。減其儀者,自貶損,禁約也。階者#3所以進也#4。自損而得進,有光輝也。次四,減於艾,貶其位。測曰:減於艾,無以莅眾也。范本艾作乂,今從二宋、陸、王本。艾,與乂同音。范曰:乂#5;治也。光謂:四為下祿,而當夜。小人不勤於為治,無以臨眾#6,則不能保其祿位矣。故曰減於艾,貶其位。次五,減黃貞,下承于上,寧。測曰:減黃貞,臣道丁也。范本作減其黃貞,今從諸家。宋曰:丁,當也。王曰:得位當晝,能為減主,又得黃中,貞正之道,眾所咸歸,故下承于上,而獲安寧之福也。光謂:中和莫盛乎五,故曰黃。以陽當位,故曰貞。夫盛極則衰,不可不減。臣用此道以承其上,乃可自安,故曰臣道當也。次六,幽闡積,不缄不施,石。測曰:幽闡不施,澤不平也。施,失豉切。范曰:六為水,故積幽。小宋曰:大開曰闡。光謂:六與家性皆為水,故曰幽。六為上祿,故曰闡。又為盛多為極大,故曰積。君子當裒多益寡,稱物平施。今乃不減不施,其頑如石,故曰澤不平也。次七,減其疾,損其恤,厲不至。測曰:減其疾,不至危也。范曰:恤,憂也。厲,危也。王曰:七居過滿,危之道也。而得位當晝,是能自減其疾患,損其憂戚,則厲無從而至矣。光謂:七為禍始,而當晝,在於減家,故有是象。《易》曰:損其疾,使遄有喜。次八,瀏漣漣,減于生根。測曰:瀏漣之減,生根毀也。王本無下漣字,今從宋、陸、范本。瀏,音留,又力久切。漣,音連。范曰:八,木也。秋木始衰。瀏,也。漣漣,垂之貌。,古流字。光謂:八為木,為沈天,為疾瘀,為耗,為剝落。沈天,秋冬之交也。木之所以生者,根也。所以榮者,滋液也。今滋液下流漣漣,然減其資生之根,則何以復能盛榮乎?上九,減終,利用登于西山,臨于大川。測曰:減終之登,誠可為也。范曰:在西為金,故曰西山。金生水,故曰大川。光謂:物極則反,故減終必增。登山臨川,以高臨下也#7。西者,物之成也。夫登高臨下,鮮有不危,以減處之,故可為也。

三方一州一部二家唫

陰家火,準否。陳音欽,又音琴,小宋、吳皆巨錦切。《說文》:口急也,與噤同。今從之。陸曰:唫,閉塞也。陰不之化,陽不之施,萬物各唫。凡陽施其精,陰化其形,萬物乃生。皆處暑之氣,陰不化,陽不施,萬物各閉塞之時也。初一,唫不予,丈夫婦處。測曰:唫不予,人所違也。予,與與同。王曰:唫,閉而不與物接,丈夫而效婦人之處室也#8。光謂:一為思始,而當夜,處乎窮下。君子思道將以及人#9,今乃唫而不與,若丈夫而婦處也。夫孤立無親,則人皆違而去之,故曰人所違也。次二,唫于血,資乾骨。測曰:唫于血,臞自肥也。范本臞作 ,吁縛切。諸本皆作臞,小宋音具,吳音衢,今從之。王曰:唫其血,以資乾骨,懼於臞瘠,思以自肥。光謂:二為思中,而當晝,能蓄其德,以美其身者也。《大學》曰:富潤屋,德潤身。次三,貌不交,口唭 ,唫無辭。測曰:貌不交,人道微也。范、王本無口字,今從二宋、陸本。唭,去吏切。 ,魚記切。范曰:唭 ,有聲而無辭也。王曰:人道殆至於微絕也。光謂:三為思終,又為成意,思慮既成,則言貌可以接人矣。而家性為唫,當日之夜,尚閉塞而不交,則人道幾乎絕矣。《易·節》 之九二曰:不出門庭,凶。次四,唫其穀,不振不俗,纍老及族。測曰:唫其穀,不得相希也#10。次五,不中不督,腐蠹之嗇。測曰:不中不督,其唫非也。小宋曰:祿以待賢,廪粟紅流腐蠹,猶嗇其唫,非也。光謂:督,亦中也。君子積而能散,可唫則唫,可施則施。五居盛位,家性為唫,當日之夜,失其中道,故腐蠹而猶吝嗇也。次六,泉原洋洋,唫于丘園。測曰:泉源之唫,不可譏也。二宋、陸、王本譏作議,今從范本。范曰:六,水也,故為泉源。丘園,以諭高也。光謂:六為盛多,為極大。蓄水於高,待時而施,則所及者遠。今日之唫,乃所以為異日之澤;故不可譏也。次七,唫于體,黃肉毀。測曰:唫于體,骨肉傷也。王本黃肉毀作黃骨肉毀,今從宋、陸、范本。七為消,為敗損,而又當夜。黃,中也。骨肉在中,故曰黃肉。夫氣血所以養體也,唫而不及於四體,骨肉毀傷矣。恩澤所以綴親也,唫而不及於九族,則內外乖離矣。次八,唫遇禍,禱以牛,解。測曰:唫遇禍,大費當也。范曰:牛為大費。王曰:雖過唫招橋,而能禱之以牛,以解其凶。光謂:八為禍中,故曰唫遇橋。當日之畫,故曰禱以牛,解。不愛費,以解橋,其道當也。上九,唫不雨,孚乾脯。測曰:唫不雨,何可望也?范曰:孚,信也。王曰:九居唫極,而當夜。陰陽俱閉,故不雨。光謂:潤澤既竭而無望,信乎肉乾而為脯矣。言王澤竭,而民物瘁也。

三方一州一部三家守

陽家木,亦準否。陰守戶,陽守門,物莫相干。初一,閉朋牖,守元有。測曰:閉朋牖,善持有也。王、小宋本作閉明牖,守元有,今從宋、陸、范本。范曰:朋,黨類也。光謂:《易》曰:憧憧往來,朋從爾思。言心有所感,則物以其類應之。牖者,所以窺外也。元,始也。《樂記》曰:人生而靜,天之性也;感於物而動#11,性之欲也。一為思始而當畫,能閉外類之誘,守其始有之性者也。次二,迷自守,不如一之有。測曰:迷自守,中無所以也。宋曰:以,用也。無所用,自守也。王曰:二守其迷,一守其道,故不如一之所有也。光謂:二為思中而當夜,誘於外物,迷而失其所守者也。《書》曰:惟民生厚,因物有遷。次三,無喪無得,往來默默。測曰:無喪無得,守厥故也。三為進人,為自如,為成意,當日之畫。德成於內,能守而勿失者也。外物之往,於我何喪?外物之來,於我何得?默而成之?不言而信也。《易》曰:無喪無得#12 ,往來井井。次四,象艮有守。測曰:象艮之守,廉無個也。宋、陸本象艮有守作象貝自守,小宋本作象貌有守,今從王本。 ,與怙切。宋曰:貝,音狗。陸曰: ,禁禦也。言象狗不能有所廉察#13,禁禦也。范曰:象,似也,若芻狗也#14。光謂: ,音狗,當云艮為狗字之誤也。象狗,猶言象龍也。次五,守中以和,要侯貞。測曰:守中以和,侯之素也。二宋、陸本守中以和作守中以一和,王本要侯貞作要侯之貞,今皆從范本。范曰:五為天子,守中和之道,諸侯之正主也。光謂:素,向也。中和莫盛乎五。守中和之道,以要約諸侯,諸侯之所取正而歸向也。次六,車案軔,圭璧塵。測曰:車案軔,不接鄰也。王本不接鄰作交接鄰,今從諸家。軔,而振切。小宋曰:軔,礙車輪之木也。禮諸侯,兵不用,諸侯自為正之具也。執守失貞,不接鄰國,車輪按軔以靡行,圭璧生塵而不用。光謂:家性為守,六過中而當夜,自守太過者也。次七,群陽不守,男子之貞。測曰:群陽之守,守貞信也。王本群陽不守作群陽不字,今從諸家。次八,臼無杵,其碓舉#15。天陰不雨,白日毀暑。測曰:臼無杵,其守貧也。王曰:臼而無杵,守之而終無所用。碓舉而不下#16,守之而終無所成。光謂:其碓舉,無米可舂也。天陰不雨,無澤可冀也。八為禍中,為耗,故有此象。上九,與荼有守,辭于盧首,不殆。測曰:與荼有守,故愈新也。宋、陸本作有荼有守,測作其荼其守,今從范、王、小宋本。荼,音徒。宋曰:愈,猶勝也。范曰:荼,白也。盧,黑也。九,西方,故白。光謂:荼,茅秀也,其色白。九為禍終而當晝,能悔其禍者也。故思老成白首之人,與守其故道;而辭去黑首諞言之士,則國家不至於危殆也。《秦誓》曰:番番良士,旅力既愆,我尚有之。仡仡勇夫,射御不違,我尚不欲。

三方一州二部一家翕

陰家金,準巽。入翕次五,一十八分三十四秒,白露氣應。日次壽星,斗建酉位,律中南呂。陸曰:巽者,入也;翕,亦入也。王曰:翕,合也。光謂:巽為鷄,故翕多飛烏之象。陰來逆變,陽往順化,物退降集。二宋、陸、王本陽往順化作陽往以順,今從范本。宋曰:陰來從下,故以逆言之;陽往從上,故以順言之。光謂:陰升而害物,故曰逆;陽降而育物,故曰順。初一,狂衝于冥,翕其志。雖欲梢搖,天不之玆。測曰:狂衝于冥,天未與也。宋、陸本翕其志作以翕其志,不作下,今從范本。范本梢搖作逍遙,今從二宋、陸、王本。梢搖,與逍遙同。王曰#17:玆,古滋字。光謂:一為思始,而當夜#18。小人有不善之心,狂蕩衝激於冥昧之中,翕斂其志,未形于外。逍遙,自縱適之貌。言雖欲縱適其志,天未之與,不得滋長也。次二,翕冥中,射貞。測曰:翕冥中,正予也。王本正予作正弓,今從諸家。予,與與同。二為思中,而當晝。君子有善心,亦翕斂於冥昧之中。如射之,有志正己而發,發無不中,故曰射貞。正予,猶言惟正是與也。次三,翕食嘬嘬。測曰:翕食嘬嘬,利如舞也。嘬,楚夫切#19。范曰:嘬嘬,食疾貌。王曰:嘬嘬盡黌,貪之甚也。欲利之速,如舞之赴節。光謂;三為成意而當夜,上近於祿#20。小人見祿,貪而務入,無所不至。次四,翕其羽,利用舉#21測曰:翕其羽,朋友助也。四為下祿,又為外它,當日之晝。如烏翕其羽,利用舉#21。士得朋友之助,利於進也。次五,翕其腹,辟穀。測曰:翕其腹,非所以譽也。范、王、小宋本辟穀皆作辟金穀,今從宋、陸本。范、小宋本譽作舉,今從陸、王本。五為中祿,又為腹,而當日之夜,但能翕其福祿,以自與者也。故曰翕其腹。夫自與者,人必奪之,此乃辟去福祿之道也,況令名何從而得之?次六,黃心鴻翼,翕于天。測曰:黃心鴻翼,利得輔也。宋、陸、王本利作和,今從范本。六為中上,故稱黃#22。鴻,鳥飛之高者也。六又為盛多,居福之隆,當日之晝。君子以中庸為心,輔之者眾。如傅鴻翼,其高飛無不至矣。次七,翕繳惻惻。測曰:翕繳惻惻,被離害也。繳,音灼。范曰:七為繩,為射。射用繩者,繳之謂也。光謂:七為禍階而當夜,故被離害也。次八, 其罦,絕其羂,殆。測曰:罦 絕羂,危得遂也#23。 ,與揮同。羂,古縣切。王曰:晝可以自危,雖不至於終凶,亦殆之甚。小宋曰:罦,覆車也。羂,罔也。光謂:八為禍中而當晝,故得免也。上九, 其角,維用抵族。測曰: 其角,殄厥類也#24。王本族作撲,今從諸家。抵,音紙。范曰:抵,擊也。王曰: 其角#25,以拒物,物所同惡。光謂:九為殄絕,為禍極,為猛,為角,而當夜。翕禍不已,至於窮極,猶欲用猛取勝,故至於絕族也。

三方一州二部二家聚

陽家土,準萃。入聚次七,日舍角。《易》曰:萃,王假有廟。故聚多鬼神之象。陰氣收聚,陽不禁禦,物相崇聚。崇,亦聚也。初一,鬼神以無,靈。測曰:鬼神無靈,形不見也。見,賢遍切。王曰:鬼神以無形為靈。陳曰:聚者,陰氣收聚。萬物衰落,有形復於無形,物歸其本。本無者,非靈而何?夫精氣為物,遊魂為變,聚則為物,散則無形,故鬼神以無形為靈也。光謂:一為下下,又為水,幽深之象也。次二,燕聚嘻嘻。測曰:燕聚嘻嘻,樂淫愆也。范本愆作衍,小宋本作衎,今從宋、陸、王本。二為思中,為平人#26;當夜。相聚冥樂,過則成愆。次三,宗其高年,群鬼之門。測曰:宗其高年,鬼待敬也。二宋、陸、王本皆作宗其高辛,今從范本。范曰:三為門。次四,牽羊示于叢社,執圭信其左股,野#27。測曰:牽羊于叢,不足榮也。范本信其左股作信辟其左股,測曰:不足勞也,今從二宋、陸、王本。信,與伸同。羊,中牲也。依叢林而為社,鬼之微者也。執圭,重禮也。拜,當伸右股。四當日之夜,雖有福祿,不能用之,如牽羊但示于叢社而已,不足榮也。執圭而拜,乃伸其左股,不免於鄙野也。次五,鼎血之蕕,九宗之好,乃後有孚。測曰:鼎血之蕕,信王命也。王曰:蕏,與槱同,謂薪燎也。次六,畏其鬼,尊其禮,狂作眯淫,亡。測曰:畏鬼之狂,過其正也。范本眯作昧;今從二宋、陸、王本。王曰:眯者,目無所見也#28。狂瞽而求淫祀,則冥焉。次七,竦萃于丘冢。測曰:竦萃丘冢,禮不廢也。王曰:竦,敬也。光謂:七為高,為禮,又為禍始,而當晝。以敬而聚於丘冢,葬以禮之象也。次八,鴟鳩在林,跋彼眾禽。測曰:鴟鳩在林,眾所 也。宋、陸本 作呱,王本作吠,今從范、小宋本。 ,於交切,多聲也。王曰:鴟鳩;惡烏。聚中林;必為眾禽所噪也。光謂:八為禍中,而當夜。小人惡聲已著,如鴟鳩所在之林,眾禽必聚而噪之。上九,垂涕纍鼻,聚家之匯。測曰:垂涕景鼻,時命絕也。小宋曰:匯,類也。光謂:九為禍極,為殄絕。如君子生有令德,其死也哀。趙文子成室,曰:歌於斯,哭於斯,聚國族於斯,此之謂也。

三方一州二部三家而積#29
陰家水,準大畜。陰將大閉,陽尚小開。山川藪澤,萬物攸歸。王曰:山藪,所以蓄藏萬物也。光謂:陰盛陽微,萬物極陽之末,盡皆歸藏於山川藪澤,委積其中也。初一,冥積否,作明基。測曰:冥積否,始而在惡也。宋、陸本始而在惡作已而在惡,范本無已而字,小宋本無已字,今從王本。王本基作資,今從諸家。否,音鄙。范曰:否,不善也。光謂:一為思始,而當夜。小人積惡於幽,而取禍於明,故冥冥之惡,乃所以為明罰之基也。次二,積不用而至于大用,君子介心。測曰:積不用,不可規度也。度,待洛切#30。范曰:介,大也。宋曰:積久不用,明德深藏,果遇其時,至於大用。光謂:二為思中,而當晝。君子積善於中,困於下位,不為時用。然積之不已,其用必大。君子廣大其德心而已,不汲汲於求用也。次三,積石不食,費其勞力。測曰:積石不食,無可獲也。三為思上,而當夜。費心於無用,勞力於非務,如積石之不可食,勤而無獲也。次四,君子積善,至于車耳。測曰:君子積善,至于蕃也。小宋本至于蕃作至于大蕃,今從諸家。王曰:蕃,謂蕃庶,附袁切。小宋曰:蕃,車耳也,敷袁切。光謂:車耳,兩轓也。至于車耳,言其盈積著見也。次五,藏不滿,盜不贏。測曰:藏滿盜贏,還自損也。王本藏作減,今從諸家。藏,徂浪切。五居尊位,受盛福,不務德施,而蓄積無已,適足為盜之贏利也。秦積敖倉為楚漢之資,隋積洛口為李密之用,皆其類也。次六,大滿碩施,得人無亢。測曰:大滿碩施,人所來也。王本亢作方,今從諸家。施,式豉切。王曰:六居盛位,得時當晝。所積大滿,而能大施,以濟於物。故得人皆歸之,其道無窮也。光謂:財散則人聚,故得人也。亢,敵也。《詩》云:無競惟人。斯無敵於天下矣。次七,魁而顏而,玉帛班而,決欲招寇。測曰:魁而顏而,盜之招也。范本招作收,王本決作快,今從二宋、陸、王本。魁者,言其首出也。顏者,言其顯著也。班,布也。七為禍始,而當夜。積蓄不已,首出顯著,玉帛布列,雖可以窮一時之欲,而不知盜乘其後也。次八,積善辰禍,維先之罪。測曰:積善辰禍,非己辜也。小宋本辰作展,今從諸家。辰,時也。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八為禍中,當畫。身雖積善而遭時之禍,蓋其先人之罪也。上九,小人積非,至于苗裔。測曰:小人積非,禍所骫也。王本苗作亡,小宋本作笛,音迪,今從宋、陸、范本。骫,古委字。范曰:惡大者,乃至苗裔之家。光謂:積非之極,遇禍之窮,禍所委積,故延及苗裔也#31。

三方一州三部一家飾

陽家火,準賁。入飾次八,三十六分一十五秒,秋分氣應,故兼準兌。兌為口舌,故飾多言語之象。陰白陽黑,分行厥職,出入有飾。諸家厥作其,今從宋、陸本。宋曰:陰氣出,治於上,故以白為飾。陽氣入,治於下,故以黑為飾。陸曰:陰而治西,故言白;陽退於北,故言黑。王曰:白為見,黑為隱。白黑分形,飾之象也。初一,言不言,不以言。測曰:言不言,默而信也。王本贊辭止云言不以言,今從諸家。一為思始,而當晝。君子內守其至誠,沈潛淵默,以不言為言。所以然者,不言而信故也。孔子曰:天何言哉?四時行焉,百物生焉。次二,無質飾,先文後失服。測曰:無質先文,失貞也。王本貞作真,今從諸家。王曰:無其本質,欲以求飾,雖先以文釆,後必失其所服。光謂:二為思中,而當夜。小人內無誠實,徒事外飾。其始則文釆信美矣,終則失其正服也。服,以諭德之形於外者也。次三,吐黃舌,鉗黃聿,利見哲人。測曰:舌聿之利,利見知人也。宋、陸、范本吐黃舌皆作吐黃酋舌,今從小宋本。宋、陸本鉗作柑,今從范、王、小宋本。鉗,渠廉切。知,與智同。鉗,執也。聿,筆也。君子發言著書,不失中道,惟智者能知之,愚者不足語也。《法言》曰:言,心聲也。書,心畫也。聲畫形,君子小人見矣。次四,利舌哇哇,商人之貞。測曰:哇哇之貞,利于商也。宋、陸本利舌哇哇作舌哇哇,范、小宋本作利口哇哇,今從王本。哇,烏佳切。王曰:文飾虛辭以炫鬻,故為商人之貞,而非君子之正道也。光謂:四為富而當夜,故有是象。次五,下言如水,實以天牝。測曰:下言之水,能自沖也。王本牝作比,今從諸家。小宋曰:剛處於中,能自虛懷,聽其讜議,從諫如流,何有不納?光謂:牝,谷也。天牝,謂海也。五居尊位而當晝,能自下以納人言。如此,則人爭以善道告之,如流之實海也。海自下而百川赴之,故能成其大;君自下而眾善歸之,故能成其聖。次六,言無追如,抑亦飛如,大人震風。測曰:言無追如,抑亦揚也。大人,謂在貴位之人。六過中而當夜,失言者也。一言之失,駟不及舌,故曰言無追如。清之而愈濁者,口也#32。雖欲抑之,已飛揚矣,故曰抑亦飛如。況夫威福在己#33,發口一言,疾如風霆,為物休戚,可不慎乎?次七,不丁言時,微于辭,見上疑。測曰:不丁言時,何可章也。小’宋本無不字,今從諸家。見,賢遍切。范曰:丁,當也。風切而已,不可章灼。光謂:七為禍始,而當晝。君子事暴君,非可以直言之時,故微辭風切而已。苟為章見,則上必疑之。孔子曰:君子信而後諫。未信,則以為謗己也。次八,蛁嗚喁喁,血出其口。測曰:蛁嗚喁喁,口自傷也。蛁,與蜩同。喁,音顒。王曰:蜩,善嗚之蟲也。光謂:喁喁,猶諄諄也。八為禍中,而當夜。君不受諫,臣彊以言聒之,不辱則刑矣。如蜩之嗚,喁喁不已,雖復血出其口,誰則聽之,徒自傷耳。上九,白舌于于,屈于根,君子否信。測曰:白舌于于,誠可長也。宋、陸本測曰:白舌于于作信舌不白;王本于于作干干,測曰:言不信也;小宋本作白舌不白,于屈于根;今皆從范本。否,與不同,方九切。于于,屈貌。九為禍極,而當晝。君子居無道之世,言不見信,正當屈舌緘口而已。此誠可久長之道。《易》曰:有言不信,尚口乃窮也。

三方一州三部二家疑

陰家木,亦準賁。彼飾此疑矣。入疑次四,日舍亢。二宋、陸、王皆以為象巽,范以為象震,皆非也。陰陽相磑,物咸雕離,若是若非。磑,午對切。宋曰:物相切劘稱磑。是時陰陽相劘,分數均,晝夜等。陸曰:雕,傷也。離,散也。陰卑而主,陽尊而廢,故若是若非,疑之也。光謂:以氣運言之,若陰是而陽非;以物情言之,若陽是而陰非,故疑。初一,疑恛恛,失貞矢。測曰:不正之疑,何可定也?小宋本徊恛作呬,虛利反。呬呬,笑也。今從諸家。范本不正之疑作疑怬失貞,今從諸家。恛,音回。范曰:矢,直也。王曰:恛恛,昏亂貌。光謂:一為思始,而當夜。小人心不正直,多疑少決,終無所定。次二,疑自反,孚不遠。測曰:疑自反,反清靜也。二為思中,為反復,而當晝。君子有疑,則當屏去利欲,平除愛憎,清靜其心,自反於身。義則行之,不義則舍之。以此決疑,夫何遠之有?次三,疑強昭,受慈閔閔,于其心祖。測曰:疑強昭,中心冥也。范本強作彊,今從宋、陸、王本。強,其兩切。王曰:疑而強昭,暗而強明,宜其受此閔憂於心祖。祖,本也。光謂:三為成意而當夜,故有是象。孔子曰: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曲禮》曰:疑事毋質#34。次四,疑考舊,遇貞孚。測曰:疑考舊,先問也。王曰:心有所疑,而稽考舊典以明之,則疑必釋矣。光謂:四為外它,為條暢,而當晝,故有是象。舊典、舊人,皆可問也。問而遇正信,斯可從矣。孔子曰:疑,思問。次五,赨黃,疑金中。測曰:赨黃疑中,邪奪正也。宋、陸本赨作嚇,字書無之;范本作妨;今從王、陳本。 ,徒冬切。范曰: #35;赤也。王曰: #36;與彤同。雖盛位而處陰當夜,不能辨析所疑。彤黃之色,而疑其為金。小宋曰:赨,音雄,雄黃石也。赨黃之色,光瑩粲然,疑有兼金在其中也。光謂:五居尊位,而當夜。疑而不明,大佞似忠,故邪能奪正也。次六,誓貞可聽,疑則有誠。測曰:誓貞可聽,明王命也。王曰:六得位當晝,能釋群疑。誥誓以正,而人皆可聽,以辨所惑。其疑而未悟,則有誠明之道以貫之,則愚迷皆釋矣。申明王命,以斷眾疑者也。光謂:物情疑,故誓之。誓正,則人可聽矣。誓而人猶疑之,則當申之以至誠。誠,則人從;不誠,人不從矣。六為上祿,故曰王命。次七,鬼魂疑,嚘鳴。弋木之鳥,射穴之狐,反目耳,厲。測曰:鬼魂之疑,誠不可信也。宋、陸、范、王本皆云鬼魂疑貞,厲,今從小宋本。小宋本耳作貞,今從諸家。諸家本目皆作自,今從宋、陸本。范曰#37:嚘鳴,嘆也。光謂:鬼魂恍惚,若有若無,誠可疑也。莫黑匪烏,莫赤匪狐,易辨者也。目視耳聽,理之常也。七為失志,為消,為敗損,而當夜。己既不明,惑之者眾。若鬼若魂,不能判別,嘆嗟而已。烏狐易辨,而或得失,猶不免疑。己之耳目,且不自信,反以耳視而目聽,宜其危矣。次八,顛疑遇幹客,三歲不射。測曰:顛疑遇客,甚足敬也。射,音亦。范曰:射,厭也。上九,疑無信,控弧擬麋,無。測曰:疑無信,終無所名也。宋、陸、范本疑無信皆作九疑無信,今從王、小宋本。范曰:無信,無所信也。控弧擬麋,猶曰無者,疑之甚也。光謂:九為疑極,故有是象。終疑不決,必無所成名也。

三方一州三部三家視

陽家金,準觀。陰成魄,陽成妣,物之形貌咸可視。王曰:是時萬物形貌已成,皆可見。光謂:秋分之陰,如月成魄。妣,當作 ,匹計切,配也。陰陽中分,成配偶也。初一,內其明,不用其光。測日:內其明,自窺深也。范曰:內省不疚,夫何憂何懼?光謂:一為思始,而當晝。收視內明,不用外光。次二,君子視內,小人視外。測曰:小人視外,不能見心也。身之榮悴,人之賢、不肖,莫不皆然。次三,視其德,可以幹王之國。測曰:視德之幹,乃能有全也。三為成意,又為進人,當日之晝,德成而外形者也。故王者視德之大小,任以爵位,為國家之楨幹也。次四,粉其題 ,雨其渥須,視無姝。測曰:粉題雨須,不可忍瞻也。宋、陸本無忍字,小宋本無可字,今從范、王本。王本 作順,云面權也;小宋本作 ,匹迥切,面無色也;今從范本。 ,薄變切。姝,春朱切。范曰:題,額也。 ,面也。姝,好也。光謂:四色白,為下祿,為外它,小人飾外貌而得祿者也。偽久必敗,如粉其題 而遇雨,沾渥其須,它人視之,安有好乎?次五,鸞鳳紛如,厥德暉如。測曰:鸞鳳紛如,德光皓也。小宋本皓作時,今從諸家。五居尊位,受盛福,而當晝。王者盛德光暉,嘉瑞來臻,故鸞鳳紛如而多也。賈誼曰:鳳凰翔於千仞兮,覽德暉而下之。次六,素車翠蓋,維視之害,貞。測曰:素車翠蓋,徒好外也。六為上祿,而當夜。小人無德而祿,外好內醜,如乘素車而張翠蓋,視其外則華,內實無文也。貞者,當以正視之,則好醜自分矣。次七,視其瑕,無穢。測曰:視其瑕,能自矯也。小宋本無作罔,今從諸家。王曰:七居過滿之地,然得位當晝,是能因時而自視其瑕,戒於未萌,則咎悔不生,故終以無穢也。光謂:七為禍始而當晝,故能如是。次八,翡翠于飛,離其翼;狐鼦之毛,躬之賊。測曰:翡翠狐鼦,好作,咎也。鼦,都聊切,與貂同。范曰:各以文毛之用,遂致殺身之禍。小宋曰:罔離其翼。光謂:八為禍中,而當夜。外觀之美,適為身災。孟子謂:盆成括小有才,而未聞君子之大道,則足以殺其身而已矣。上九,日沒其光,賁于東方,用視厥始。測曰:日役賁東,終顧始也#38。范曰:賁,黃白色也。小宋曰:日之將沒賁東方。光謂:九居視之終,而當晝。君子修德立功,慎終如始。日之將沒,反照東方。《易》:曰:視履考祥,其旋元吉。

三方二州一部一家沈#39

陰家水,亦準觀。入沈次四#40,日舍氏。沈,下視也。諸家以為準兌#41,非也。陰懷于陽,陽懷于陰,志在玄宮。宋曰:懷,思也。陰陽別行久矣,咸在於秋中而相思也,故其志俱在玄宮矣。初一,沈耳于閨,不聞貞。測曰:沈耳于閨,失德體也。范曰:一為耳,耳在水中,故沈也。光謂:一為下下,而當夜。小人好沈耳于閨潛聽,以下人之隱私,不聞君子正道。垂旒充耳,而物無隱情也。次二,沈視自見,賢於眇之眄。測曰:沈視之見,得正美也。范曰:二為目,而在沈家,故沈視也。小宋曰:眇;一目盲也。眄,邪視也。光謂:二為思中,而當畫。沈視於身,自見善惡,得其正美。賢於小人,不能內省,而旁窺它人之是非。如眇目之人,己則不明,而好邪視也。次三,沈于美,失貞矢。測曰:沈于美,作聾盲也。范曰:矢,直也。光謂:三為思上,而當夜。小人沈溺聲色之美,失其正直之性。《老子》曰:五音令人耳聾,五色令人目盲。謂所聞見皆不得其正,如聾盲也。次四,宛雛沈視,食苦貞。測曰:宛雛沈視,擇食方也。小宋本宛作冕,今從諸家。王曰:宛雛,鳳屬。光謂:四為下祿,而當畫。君子擇祿而食,守苦節循正道。如鳳下視四方有道之國,非竹實不食,必擇可食之方,然後集也。次五,雕鷹高翔,沈其腹,好 惡粥。測曰:雕鷹高翔,在腐糧也。二宋、陸本 作繩,今從范、王本。吳曰: ,古孕字。光謂:管子曰: 婦不銷棄#42。粥,與育同心好、惡讀如字。五處尊位,而當夜。望高而志趣卑。如雕鷹鷙烏,其飛翔非不高,而下視腐鼠;志在攫之,以實其腹。始若善而終於惡,故曰好孕惡育也。次六,見粟如纍明,利以正予王。測曰:見粟如纍,其道明也。范、王本粟作票,今從二宋、陸本。范本纍作累,今從諸家。次七,離如婁如,赤肉鴟梟,厲測曰:離婁赤肉,食不臧也。七,色赤用明,類為羽。又七為失志,而當夜。雖明視如離婁,見赤肉取之,乃得惡鳥。不擇祿而食,危之道也。次八,盼得其藥,利征。測曰:盼得其藥,利征邁也。范、小宋本利征作征利,今從宋、陸、王本。八為禍中而當晝,故得藥利征也。上九,血如剛,沈于顙,前尸後喪。測曰:血剛沈顙,終以貪敗也。宋、陸本血如剛,沈于顙作如血如剛,沈于之顙;王本作如血如岡,沈于之顙;小宋本作如血如岡,沈於顙;今從范本。王曰:危亡之道#43,相繼而至,故前尸後喪。光謂:血,猶膏澤也。剛,當作岡。沈,有漁利之象。九為禍極,為盡弊,為顙。漁利不已,浚民膏澤,聚如岡陵,至于沈顙不知已,故危亡相繼也。

三方二州一部二家內
陽家火,準歸昧。入內次三,一十三分二十二秒,日次大火。寒露氣應,斗建戍位,律中無射。陰去其內而在乎外,陽去其外而在乎內,萬物之既。宋曰:既,盡也。初一,謹于媐 ,初貞後寧。測曰:謹于嬰 ,治女政也。范、王本治女政作始女政,今從宋、陸本。媐 ,古妃仇字。范曰: ,匹也。謹其妃匹,男女道正室家安。光謂:內者,室家之象。居內之初,故二戒之也。《易?家人》,初九,閑有家,悔亡。次二,邪其內主,迂彼黃林。測曰:邪其內主,遠乎寧也。范本乎作乃,今從宋、陸、王本。·范曰:內主,謂婦也。迂,遠也。黃,中也。小宋曰:牀者,人所安。次三,爾儀而悲,坎我西階。測曰:爾儀而悲,代母情也。范曰:坎,憂也。親迎之道,婦升西階。有代親之義,故悲也。王曰:儀,匹也。小宋引《昏義》曰:厥明,舅姑共饗婦,以一獻之禮奠酬#44。舅姑先降自西階,婦降自阼階,以著代也。次四,好小好危,喪其縕袍,厲。測曰:好小好危,不足榮也。范本縕作蘊,王本袍作飽,今從宋、陸本。次五,龍下于泥,君子利用取媐,遇庸夷。測曰:龍下于泥,陽下陰也。王本庸作膚,今從諸家。取,與娶同。范曰:龍以諭陽。陽下于陰,親迎之義也。光謂:親迎之禮,婿御輪三周,陽下陰也。庸者,得其常也。夷,等夷也。次六,黃昏于飛,內其羽。雖欲滿宮,不見其女。測曰:黃昏內羽,不能自禁也。王曰:六居盛滿,而失位當夜,乖於居內之宜。黃昏于飛者,無所定也。內其羽者,不能禁於內也。雖欲.滿宮,欲無窮也。不見其女者,失其配偶之道,終無.所獲也。次七,枯垣生莠,皬頭內其稚婦,有。測曰:枯垣生莠,物慶類也。王本莠作秀,今從諸家。范、小宋本物作勿,今從宋、陸、王本。皬,胡覺切。范曰:白而不純謂之皬。光謂:七為禍始,而當晝,衰而復興者也。有,富有也。物慶類者,物情喜得其類也。《易》曰:枯楊生稊#45,老夫得其女妻,無不利。次八,內不克婦,荒家及國,涉深不測。測曰:內不克婦,國之孽也。范本不測作不可測,今從諸家。范曰:克,勝也。上九,雨降于地,不得止,不得過。測曰:雨降于地,澤節也。

三方二州一部三家去
陰家木,準無妄。漢儒解無妄為無所復望,故揚子以去準之。主測曰:妄行也,四測曰:非所望也,是兼取二義。陽去其陰,陰去其陽,物咸倜倡。倜,張留切。倡,音昌。是時陰陽各去,其所未定,萬物亦倜倡不知所處也。王曰:倜,與侜同,萬物猖狂而離散。初一,去此靈淵,舍彼枯園。測曰:也去此靈淵,不以謙將也,范曰:一為水,最在下,故曰靈淵。去下即高非謙德也。小宋曰:枯園,猶高上也。光謂:園木之枯,必地高而無潤澤也。一為思始,而當夜。小人厭下思高,欲去此而從彼,必有殃也。次二,去彼枯園,舍下靈淵。測曰:舍下靈淵,謙道光也。二為思中,而當晝。君子慮以下人,故道光也。次三,高其步,之堂有露。測曰:高步有露,妄行也。范、小宋本妄行作妄升,王本作安行,今從宋、陸本。露沾人衣,禍辱之象也。三為成意,而當夜。小人見高位而趨#46,不覺涉於禍辱也。次四,去于子父,去于臣主。測曰:去于子父,非所望也。范本作去于父子,今從二宋、陸、王本。王曰:四既得位當晝#47,去之得宜。去于子而之父,去于臣而之主,順于尊卑之序,則咎悔不生。光謂:四為福始,而當晝。去卑而得尊,福生望外,故云非所望也。次五,攓其衣,之庭有麋。測曰:攓衣有麋,亦可懼也。小宋曰:攓,音愆,舉也。光謂:攓衣而行,庭有荆棘也。麋鹿遊庭,亡國之墟也。五情恐懼,又為衣,居尊位而當夜。將去其位而失其國,可無懼乎?次六,躬去于成,天遺厥名。測曰:躬去于成,攘不居也。二宋、陸本成作城,今從范、王本。攘,古讓字。遺,以醉切。范曰:六為上祿,家性為去,功成身退,故天遺其名。次七,去其德貞,三死不令。側曰:去其德貞,終死醜也。范曰:令,善也。王曰:七居過滿,而又失位當夜。乖,去之宜,去之。之惡者,莫若去其德義貞正之方,故雖三死,猶有不令之名,不滅也#48。三者,舉其多也。次八,月高弦,火幾縣,不可以動,動有愆。測曰:月弦火縣#49,恐見咎也。幾,居衣切,又音祈。縣,古懸字。范曰:月高弦,二十日之餘也#50。火,謂大火。火之幾懸,歲將晚也。八者老疾之位#51,於居年為八十#52。如月動而益晦,火日以流退。致仕縣車#53,遺法後生,不可妄動,以有愆也。光謂:火中,寒暑乃退。八為耗,為剝落,如人衰老,宜靜不宜動也。上九,求我不得,自我西北。測曰:求我不得,安可久也?小宋引《玄圖》曰:生陽莫如子,西北,則子美盡矣。光謂:西北陰位,九為盡弊,為殄絕,居去之極,而當夜。已去矣,故求之不得。如日也歲也,由西入北,安可久也?

三方二州二部一家晦

陽家金,準明夷。入晦次七,日舍房。陰登于陽,陽降于陰,物咸喪明。喪,息浪切。王曰:萬物恃陽以為明,陽降則物喪其明。初一,同冥,獨見幽貞。測曰:同冥獨見,中獨照也。范、王本照作昭,今從二宋、陸本。王曰:處冥晦之時,而得位當畫,故曰同冥獨見。自守於幽玄之中,不失其正。光謂:一為思下,又為下下,當日之畫,故能獨見幽貞。次二,盲征否。測曰:盲征否,明不見道也。否,方久切,與不同。王曰:冥晦而又失位當夜,益其暗焉。則是以盲而有所往,必有顛躓之憂矣。光謂:二為思中,而當夜,故有是象。次三,陰行陽從,利作.不凶。測曰:陰行陽從,事大外也。范、王本大作必,今從宋、陸本。次四,晦其類,失金匱。測曰:晦其類,法度廢也。范曰:四,金也。而在其行,處晦之世,故曰晦其類也。光謂:法度所以固國,如匱之固金。凡一國之中,有晦有明,法度猶可守也。若彼晦而此又晦之,依阿苟合,類聚如一,則法度廢矣。四為下祿,為外它,而當夜,故有是象。次五,日正中,月正隆,君子自晦不入窮。測曰:日中月隆,明恐挫也。王曰:五為中和,而又得位當畫。日中月滿之時,而能戒其過盛,自晦其迹。既達消息屈伸之義理,則其道不窮。次六,玄鳥維愁,明降于幽。測曰:玄鳥維愁,將下昧也。王曰:玄烏,知時之烏。六居盛滿,而又失位當夜,去明向幽之象也。小宋曰:玄烏,乙也。光謂:六為廓天,涉於秋初,故有玆象。次七, 提明,或遵之行。測曰: 提明,德將遵行也。二宋、陸本 作睄,息井切,義與省同,或作醒。小宋音眇,云一目盲也#54。宋、陸本提作 ,都黎切。諸家贊辭皆無德字,范本作睄提明德,因測而誤也。范云:睄哨#55,目不明也#56。意與眇同。今從王本。王本測無遵字,今從諸家。王曰#57:睄;古宵也。七得位,當晝。是於宵夜之中,提明自照,或遵之行,斯不失其道。提明,謂燭之類。光謂:七為消,為敗損,有夜之象,而當日之畫,故曰提明也。德#58,謂明德之人也。昏晦之世,有明德者將之,眾之所從。如夜得燭,眾所遵行也。次八,視非其真,夷其右目,滅國喪家。測曰:視非夷目,國以喪也。諸本真皆作直,今從宋、陸本。諸家測皆云視直夷目,今從范本。范曰:夷,傷也。光謂:八為疾瘀,為耗,而當夜,故有是象。上九,晦冥冥,利于不明之貞。測曰:晦冥之利,不得獨明也。宋、陸、王本晦冥之利作晦在上下,小宋本作晦冥冥,今從范本。九為晦極,而當晝。君子用晦為,則如是可矣。《易》曰:內難而能正其志,箕子以。又曰:箕之明夷,利貞。

三方二州二部二家瞢

瞢,古夢字,又莫登切。陽家土,亦準明夷。入普次六,三十一分一十三秒#59,霜降氣應。次八,日舍心。晦,外暗;瞢,內昏也。或曰:晦二,盲征否,非內昏邪。瞢二,明腹睒天,非外暗邪。曰#60:恆有不恆其德,節有不節。若爻與卦,反者也。盲,反明也。明,反瞢也。陰征南,陽征北。物失明貞,莫不瞢瞢。吳本征作延,雲古征字也。王本作近,誤也。陸曰:陽在南,則萬物相見於離。今在北,故曰瞢。初一,瞢腹睒天,不睹其畛。測曰:瞢腹睒天,無能見也。范本瞢腹、明腹皆作復,畛作軫;今從二宋、陸、王本。睒,失冉切。畛,章忍切,又音真。范曰:睒;窺也。王曰:睒,暫視也。失位當夜,心腹昏瞢,暫視於天,豈能知其疆畛哉?光謂:天至大,而難知者也。一為思始,而當夜,故有是象。次二,明腹睒天,睹其根。測曰:明腹睒天,中獨爛也。范曰:二為目,故明也。爛,明也。王曰:得位當畫,以明達之腹,仰視於天,必究其根本矣。光謂;二為思中而當畫,故有是象。次三,師或導射,豚其埻。測曰:師或導射,無以辦也。王本導作遵#61,今從宋、陸、范本。王、小宋本豚作遁,蓋古字通用。埻,之尹切。范曰:師,瞽者也。豚,遁也。埻,射的也。光謂:三,思之崇也,為進人,為股肱,而當夜。譬如瞽師而教導人射,必遠其埻,不能中矣。豚,猶遠也。次四,鑒貞不迷,于人攸資。測曰:鑒貞不迷,誠可信也。范曰:四,金也,故為鑒。鑒之正者,猶為不迷,況得賢者與為治乎?資,取也。王曰:得位當畫,則是能正其鑒,無所迷,非獨自正於己,亦為人之所資。資,取其明也。次五,倍明仮光,觸蒙昏。測日:倍明仮光,人所叛也。宋、陸本作人所瀕也,范本作人可頻也,小宋本作人所頻也,今從王本。王曰:仮,古反字。五當盛位,而處陰當夜,迷而不復,故有背明之象。次六,瞢瞢之離,不宜熒且 。測曰:瞢瞢之離,中不眩也。王本宜作肎,古肯字,今從二宋、陸、范本。宋、陸本 作姽;小宋本且 作其 ,云 ,居宜切,細腰美婦也;今從范、王本令范本不眩作薆薆;小宋本作 ,符少切,云物之零落貌#62!今從王本。姽,牛委切#63。 ,乃果五果二切。范曰: ,小貌。王曰:六居陰位;又當畫,時為瞢之主,以正群迷者也。瞢瞢之離,自昏而明。熒;小光;有所眩惑。 ,弱也。光謂:自昏而明;非盛彊不能濟也,故不宜熒且 。次七,瞢好,明其所惡。測曰:瞢好之惡,著不昧也。范本作著不可昧也,王本作著昧也,今從二宋、陸本。次八,昏辰利于月,小貞,未有及星。測曰:昏辰利月,尚可願也。范本未有及星作未及星,王本作末有及星#64,今從二宋、
陸本。宋曰:以月繼日,故猶可願也。上九,時蹉蹉,不獲其嘉。男子折笄,婦人易哿。測曰:不獲其嘉,男死婦嘆也。王本笄作筭,今從諸家。王以磋為古嗟字。哿為珈,音加。

三方二州二部三家窮

陽家水,準困。入窮次九,日舍尾。陰氣塞宇,陽亡其所,萬物窮遽。小宋本陰氣作群陰,王、小宋本窮遽作窮處,今從宋、陸、范本。六合之間謂之宇。初一,窮其窮,而民好中。測曰:窮其窮,情在中也。次二,窮不窮,而民不中。測曰:窮不窮,詐可隆也。次三,窮思達。測曰:窮思達,師在心也。王本師作思,小宋本心作中,今從宋、陸、范本。三為成意,為進人。困而學之者也,能盡其心,則無不達矣,師何遠哉?次四,土不和,木科橢。測曰:土不和,病乎民也。橢,徒和切。王曰:科橢,木病也。光謂:四為下祿,而當夜。小人得位,困民以自奉。民困則國危,譬猶土瘠則本病矣。有子曰:百姓不足,君孰與足?次五,羹無糝,其腹坎坎,不失其範。測曰:食不糝,猶不失其正也。范本贊、測皆云羹無糝,今從二宋、陸、王本。糝,桑感切。王曰:得位居中,為窮之主,不失處窮之宜。羹無糝,其腹坎坎然空乏,然猶不失賢聖之範。處窮之美,莫過是焉。陳曰:糝,碎米也。次六,山無角,水無鱗,困犯身。測曰:山無角,困百姓也。焚山而獵,涸澤而漁,所獲雖多,後無繼也。重斂以窮民,民窮則犯上,災必迨其身矣。次七,正其足,蹛于狴獄,三歲見錄。測曰:正其足,險得平也。狴,音弊。王曰:蹛,與跌同。得位當畫,正足遇跌。時之窮,非己招也。錄,寬錄也,讀為慮。窮不失正,宜其險而得平。小宋曰:蹛,音帶,蹈也。光謂:狴,牢也。七離咎而犯災,故有是象。次八,涉于霜雪,纍項于 。測曰:纍項于 ,亦不足生也。宋、陸本項作頂,今從范、王、小宋本。 ,與膝同。王曰:失位當夜,不能自正其足,涉于霜雪,犯難而行也。累項于 ,囚擊之重也。上九,破璧毀圭,曰竈生蛙,天禍以他。測曰:破璧毀圭,逢不幸也。范本蛙作黿,音猛,今從二宋、陸王本。蛙,烏媧切。王曰:時數已極,不能反之於通,雖得位當晝,而不免於患。破璧毀圭,失其所寶也。曰竈生蛙,無所復食也。大禍以它者,咎非它作也。光謂;破璧毀圭,其人可珍,而遭時不幸也。禍之極,窮之至,故有是象。

集注太玄經卷之五竟

#1『九』原殘,據備要、全書本補。

#2『形』原殘,據備要、全書本補。

#3『者』原殘,據備要、全書本補。

#4『所』原殘,據備要、全書本補。

#5『乂』原殘,據備要、全書本補。
#6『臨』原殘,據備要、全書本補。
#7『臨』原脫,據備要、全書本補。
#8『處室也』原殘,據備要、全書本補。
#9『以』原殘,據備要、全書本補。
#10『希』原殘,據范本和備要、全書本補。
#11『於』原脫,據《十三經注疏》和備要、全書本補。
#12『無喪無得』原作『無喪無得』,據《十三經注疏》和備要、全書本改。
#13『言』原殘,據備要、全書本補。
#14『也』原殘,據備要、全書本補。
#15『碓』原作『曰』,據范本和備要、全書本改。
#16『碓』原脫,據備要、全書本補。
#17『王』原殘,據備要、全書本補。

#18『一』原殘,據備要、全書本補。

#19『夬』原作『夫』,據《康熙字典》引《廣齣》改。

#20『上』原殘,據備要、全書本補。

#21『利用舉』原殘,據備要、全書本補。

#22『故』原殘,據備要、全書本補。

#23『遂』原作『遠』,據范本和備要、全書本改。

#24『殄』原作『殄』,據范本和備要、全書本改。
#25『 』原作『揮』,據正文和備要、全書本改。
#26『平』原殘,據備要、全書本補。
#27『野』原脫,據注文以及范本和備要、全書本補。
#28『目』原作『自』,據備要、全書本改。
#29『三方』原作『二方』,據范本和備要、全書本改。
#30『待』原作『侍』,『洛』原作『浴』,據備要、全書本改。
#31『及』原作『乃』,據備要、全書本改。
#32『口也』原殘,據備要、全書本補。
#33『己』原殘,據備要、全書本補。
#34『毋』原作『無』,據《十三經注疏》和備要、全書本改。
#35#36『 』原作『哧』,據備要、全書本改。
#37『范』原殘,據備要、全書本補。
#38『始』原作『如』,據范本和備要、全書本改。
#39『三方』原作『二方』,據范本和備要、全書本改。
#40『四』原殘,據同書太玄曆附補。
#41『為準』原殘,據備要、全書本補。
#42『 』原作『 』,『不銷弃』原作『不期銷弃』,據《管子·五行》改刪。
#43『危』原殘,據備要、全書本補。
#44『一』、『奠酬』原殘,據《十三經注疏》補。
#45『稊』原作『荑』,據《十三經注疏》改。
#46『而』原殘,據備要、全書本補。
#47『四』原脫,『位當』原殘,據備要、全書本補。

#48『不』原殘,據備要、全書本補。

#49『火縣』原殘,據范本和備要、全書本補。

#50『日之』原殘,據備要、全書本補。

#51『位』原殘,據范本和備要、全書本補。

#52『居』原殘,據備要、全書本補。

#53『仕縣車』原殘,據范本和備要、全書本補。

#54『云』原殘,據備要、全書本補。
#55『睄』原作『明』,據上文『睄提明德』改。范本『睄』作『 』,備要、全書本『睄』作『 』。
#56『也』原殘,據范本和備要、全書本補。
#57『曰』原殘,據備要、全書本補。
#58『德』原作『明』,據備要、全書本改。
#59『一十』原殘,據備要、全書本補。
#60『曰』原殘,據備要、全書本補。
#61『導』原作『道』,據備要、全書本改。
#62『云』原作『雲』,據文意改。
#63『切』原作『貌』,據備要、全書本改。
#64『末』原作『未』,據備要、全書本改。

集注太玄經卷之六

三方二州三部一家割

陰家火,準剝。陰氣割物,陽形縣殺,七日幾絕。宋、陸本形作刑,今從范、王、小宋本。小宋本陰氣作群陰。宋曰:殺,衰也,所介切。王曰:陰氣勝,故殺傷萬物。陽形消,故縣而不用,為陰氣所殺也。讀如字。初一,割其耳目,及其心腹,厲。測曰:割其耳目,中無外也。王本中無外作中外無,今從宋、陸、范本。耳目,所以輔衛心腹。耳目割,則心腹危矣。一為思始,而當夜。小人惡忠忌諫,自賊其聰明者也。次二,割其疣贅,利以無穢。測曰:割其疣贅?惡不得大也。疣,音尤。贅,之茵切。王曰:疣贅,身之惡也。割而去之,無復滋大也。光謂;二為思中,而當畫。君子自攻其惡,不使滋大者也。次三,割鼻食口,喪其息主。測曰:割鼻喪主,損無榮也。虞本食作飴,今從陸、范、王本。范曰:鼻者,氣息之主。王曰:割之不得其宜,是割鼻以啖其口。次四,宰割平平。測曰:宰割平平,能有成也。王曰:四居臣之盛,而當畫,宰割於物,有均平之德。光謂:四為下祿,君子之始得位者也。次五,割其股肱,喪其服馬。測曰:割其股肱,亡大臣也。宋、陸本t作忘,王本作無,今從范本。王曰:五居君位,而當夜。無君之德,是割其股肱而以求理,宜喪失所乘服矣。光謂:服馬,所以負軛而夾轅,任重致遠,亦大臣之象也。次六,割之無創,飽于四方。測曰:割之無創,道可分也。六居盛位,而當晝。分布其道,教思無窮,容保民無疆,四方靡不充足,而於道無所虧損也。次七,紫蜺矞雲,朋圍日,其疾不割。測曰:紫蜺矞雲,不知刊也。二宋、陸本作不利刊也,今從范本。王本朋作明,今從二宋、陸、范本。矞,余律切。王曰:紫蜺,妖氣。矞雲,日旁刺日之氣。光謂:七為敗損,而當夜。如小人結黨,以蔽惑其君,為國之患,君不能割除也。次八,割其蠹,得我心疾。測曰:割其蠹,國所便也。王、小宋本蠹作矞,今從宋、陸、范本。便,步邊切。八為禍中,而當晝。能割除奸蠹,得我心之所疾惡者也。上九,割肉取骨,滅頂于血。測曰:割肉滅血,不能自全也。割剎之極,民既困窮,君亦不能自全,故曰滅頂于血也。

三方二州三部二家止
陽家木,準艮。陰大止物於上,陽亦止物於下,下上俱止。小宋本作太陰止物於上,今從諸家本。宋曰:謂是時物上隔陰氣,下歸陽氣,各止其所而不行也。初一,止于止,內明無咎。測曰:止于止,智足明也。小宋本止于止內作止于內,今從諸家。一為思始而當畫,止得其所者也。夫智之不明,誘於外物者也。故止于可止之所,則內明而無咎也。《易》曰:艮其止#1,止其所也。《大學》曰: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後,則近道矣。次二,車軔俟,馬首止。測曰:車軔俟,不可以行也。范本測車軔俟作車軔馬止,今從宋、陸、王本。吳曰:軔,而振切,礙輪木也。光謂:二為思中,而當夜。小人智不足以燭理,就止則可,行則凶也。次三,關其門戶,用止狂蠱。測曰:關其門戶,禦不當也。王本禦作圉,今從范本。光謂:蠱,惑也。禦,亦止也。三為戶,又思之崇也,又為成意而當晝#2,君子三思而行、苟狂惑不當,不可復掩。故於成意之時,必慎而後發也。次四,止于童木,求其疏穀。測曰:止于童木,其求窮也。范本其求窮作求其窮,今從宋、陸本。王曰:童木,謂兀然無枝幹者#3。疏穀,謂草木之可食者。光謂:四為下祿,而當夜。小人干祿,而不得其道,必無獲也。次五,柱奠盧,蓋蓋車,轂均疏。測曰:柱及蓋轂,貴中也。范本轂作穀,今從二宋、陸、王本。穀、轂,古字通。王曰:奠,定也。如柱之定於盧舍之中,得其所止。蓋之蓋覆於車;車運而蓋不運。轂之均其疏數,以湊群輻。輻雖運,而己常處中。此皆以止為用者也。五居中得位,善於止道,故取象焉。光謂:盧,草舍之圓者,必先植柱於中央,以定之。蓋有斗,以受弓。輪有轂,以均輻。人心所止,久執厥中。如些三者,故可貴也。次六,方輪廉軸,坎坷其輿。測曰:方輪坎坷,還自震也。范本廉作廣,今從諸家。范、小宋本坎坷作坎軻#4,今從宋、陸本。坷#5、軻,皆音可。王曰:輪方必止,軸廉必輆。以之進路,必坎坎然振其車輿,而不獲其適矣。光謂:六為上祿,為盛多,而當夜。小人進不以道,雖止於盛位,終不得安也。次七,車纍其傂,馬擸其蹄,止貞。測曰:車景馬擸,行可鄰也。宋、陸本傂作僥,范本作傂,今從小宋本。小宋本鄰作憐,今從宋、陸、范本。傂,陳音雉,吳音馳。擸,吳良涉切,諸家或作獵,筆誤也。范曰:俿,輪也。擸,躐也。王曰:纍,有所繫也。擸,有所挂也。車景馬擸,宜乎止以求正。光謂:七為失志,為敗損,而當晝,故纍擸也。君子見險而止,則不失其正矣。次八,弓善反,弓惡反。善馬很,惡馬很。絕弸破車,終不偃。測曰:弓反馬很,終不可以也。王本作弓善反,馬善很,惡馬很;宋本作弓善反,惡弓反,馬善很,惡馬很。范本很作恨。今很從諸家,餘從范。弸,薄萌切。宋曰:絕弦破車,故不可用也。范曰:弸,弦也。偃,止也。王曰:弓之反戾,不可以射。馬之很惡,不可以御。而強用之,必有絕弸破車之患,終不可偃息而止矣。光謂:弓雖善而好反,馬雖善而性很,終不可用,況其惡者乎?八為禍中,為剝落,而當夜,小人邪愎而不知止者也。《荀子》曰:弓調而後求勁焉,馬服而後求良焉,士信慤而後求知能焉。上九,折于株木二輆于砋石,止。測曰:折木輆石,君子所止也。宋、陸本砋作砭,彼驗切;小宋本作硟,音仙;王本作砋#6,音止,云搗繒石也,今從之。吳曰:輆,音愷,礙也。光謂:九為限,為石,又禍之窮也,而當晝。君子道既不行,則當止矣。

三方二州三部二家堅

陰家金,亦準艮。入堅初一,八分二十秒,日次析木,立冬氣應。斗建亥位,律中應鐘。陸曰:艮為山石,又為木多節,皆堅貌。陰形胼冒,陽喪其緒,物競堅彊。小宋本形作貌,冒作昌,今從諸家。胼,部田切。喪,息浪切。宋曰:胼,謂盛也。緒,業也。謂是時陰氣壯盛,陽喪其業,無能為矣。故萬物依陰氣競,謂彊也。范曰:胼,固也。王曰:胼冒,密盛貌。初一,磐石固內,不化貞。測曰:磐石固內,不可化也。小宋本磐石作堅磐;宋、陸本不化貞作不貞#7,王、小宋本作不化其貞#8;宋、陸本測作磐固內中,不可化也;今皆從范本。光謂:一為下人,為思始,而當夜。小人頑愚,心如磐石之堅,不可化而入於正也。孔子曰:惟下愚不移。次二,堅白玉形,內化貞。測曰:堅白玉形,變可為也。宋、陸本無化字,小宋本形作狀,今從范、王本。二為思中,而當晝。君子心雖堅固,潔白如玉之美,然見善則遷,有過則改,內化日新,以就於正。《易》曰:介于石,不終日,貞吉。次三,堅不淩,或泄其中。測曰:堅不淩,不能持齊也。宋、陸本淩作陵,今從范、王、小宋本。宋曰:齊,中也。范曰:在於堅冰之月,今不淩,或恐陽氣泄於中也。光謂:三為成意,而當夜。小人處心不堅,善惡交戰,二三其德,有始無卒,不能行無越思,允執其中。如冰欲堅於外,而愆陽泄其中,終不能成也。次四,小蠭營營,螮其蛡蛡,不介在堅螮。測曰:小蠭營營,固其氏也。宋、陸本營作熒,無在字。王本介作分。吳曰:蠭,與蜂同。范作盆,誤也。螮,都計切。蛡,音詡,又音弋。今蠭從諸家,營、介從范本。宋曰:氏,本也。范曰:螮,德也。蛡,國也。王曰:螮,蠭子也。蛡,其房也。光謂:螮,與蒂通,謂蠭房之蒂也。介,大也。螮以喻德,蛡以喻國。四為下祿,而當晝。君子修德以保其位。國不在大,在勤德以固其本而已。亦猶小蠭營營將為房,必先為其蒂。房不在大,但蒂堅則不墜矣。次五,蛡大螮小,虛。測曰:蛡大螮小,國虛空也。范曰:國小德大,則民眾殷;國大德小,故民虛也。光謂:中和莫盛乎五而當夜,小人享盛福而不能守。國雖大而德薄,如蠭房大而蒂小,其墜不久矣。虛者,言其外勢彊盛,而中實無有也。次六,籤螮紗紗,縣于九州。測曰:籤螮之縣,民以康也。小宋本紗作 ,音幽,云 微貌,今從諸家。鐵,與纖同。縣,與懸同。王曰:紗,與眇同。光謂:六為上祿,為盛多,為極大,而當晝。天子秉德之堅,一人有慶,兆民賴之,如纖蒂之縣大房也。次七,堅顛觸冢。測曰:堅顛觸冢,不知所行也。顛,頂也。七為失志,為敗損,為下山,而當夜。小人彊很而不知道,如用其堅頂,進觸丘冢,不知所如也。次八, 堅禍,維用解 之貞。測曰: 堅禍,用直方也。 ,與怙同。解 ,與獬豸同。王曰:解 ,觸邪之獸。光謂:八為禍中而當晝,恃其堅而犯禍者也。然君子之志在於觸邪,雖堅以蹈禍,不失其正也。上九,蠭焚其翊,喪于尸。測曰:蠭焚其翊,所憑喪也。宋、陸本作蠭熒其翊,今從范、王、小宋本。喪,息浪切。范曰:尸,主也。光謂:翊,當作 。九為禍極,而當夜。小人為惡之堅,至於覆家。如蠭自焚其房,失其所主也。《易》曰:鳥焚其巢。

三方三州一部一家成

陽家水,準既濟。入成次九,日舍箕。陰氣方清,陽藏於靈,物濟成形。范本陰氣方清作陰氣方消,小宋本作太陰方清,今從二宋、陸、王本。宋曰:地稱靈。陸曰:清,寒也。光謂:陽藏地中,港為物主。物賴以濟,得成其形。初一,成若否,其用不已,冥。測曰:成若否,所以不敗也。王曰:處成之初,得位當晝,功成若否,不伐其功,則其用不已,而冥契於道也。光謂:一為思下,而當晝。君子之道,喑然日彰。冥者,隱而不顯也。《老子》曰:功成不居。夫惟不居,是以不去。次二,成微改改,未成而殆。測曰:成微改改,不能自遂也。王本改字止一,今從諸家。王曰:失位當夜,成之尚微,而又改之,則事必不成,且危殆也。光謂:二為反復,而當夜。小人秉心不壹,必無成功。《易》曰:晉如鼫鼠,貞厲。次三,成躍以縮,成飛不逐。測曰:成躍以縮,成德壯也。王曰:事之既成,已躍而進,又縮而退,知自戒懼,則進而無咎。光謂:三為成意,而當晝。君子臨事而懼,躍縮未決。所以然者,以事之既成,則如鳥之飛,不可復逐,故進退宜慎也。《易》曰:或躍在淵,無咎。次四,將成矜敗。測曰:將成之矜,成道病也。王曰:失位當夜,是將成而矜,必敗其成。成功之道,惡其矜伐也。光謂:四為下祿,故將成也。當夜,故矜也。葵丘之會,齊桓公震而矜之,諸侯叛者九國。次五,中成獨督,大。測曰:中成獨督,能處中也。小宋本作中能成,今從諸家本。中和莫盛乎五,而當晝,王者功成,獨運皇極,以督四方,德業光大者也。次六,成魁瑣,以成獲禍。測曰:成之魁瑣,不以謙也。小宋本作成魁瑣瑣,今從諸家。范本謙作讓,今從二宋、陸、王本。王曰:六居盛滿,而失位當夜,雖為成之魁主,而內懷瑣細之行,必且墮其功而獲禍矣。光謂:六為極大,而當夜。凡大功既成,則人欲分功者多矣。為其首者,既尸其大,必分其細以與人,則眾無不悅。若欲兼而有之,則為眾所疾,反因成功以獲禍矣。次七,成闕,補。測曰:成闕之補,固難承也。宋、陸本承作依,今從范、王本。范曰:七為失志,故闕也。君子之道,善於補愆,故有闕則補之。王曰:成功之下,難以承之,當思補過之道也。次八,時成不成,天降亡貞。測曰:時成不成,獨失中也。王本亡作止,今從諸家。范曰:八,木也,秋之所成也。光謂:小人當可成之時,而無德以成之,失時之中,故天降咎而失正也。上九,成窮入于敗,毀成,君子不成。測曰:成窮以毀,君子以終也。小宋本作小人毀成,今從諸家。九為盡弊,而當晝。日中則昃#9;月盈則食,成窮而入于敗,物理自然。敗則毀其成矣。君子知成之必毀也,故常自抑損,使不至于成,以終其福祿也。養由基去柳葉百步而射之,百發而百中之。有一人立其旁,曰:善!子不以善息,少焉氣衰力倦,弓撥矢鈎,一發不中,百發盡息。謂此類也。

三方三州一部二家
陰家火,準噬嗑。范、王讀為致密之 。陳以 為閨,陟栗切,閉門也。吳曰: ,丁結切,與窒同。陸曰: 嗑者,合也。 ,亦陰陽相 闔也。陰陽交跌,相闔成一,其禍泣萬物。宋曰:謂是時陰跌興閈於上,陽跌衰守於下,下上閈守,其闔密如一矣。光謂:跌,猶過甚也。初一,圜方杌棿,其內窾換#10。測曰:圜方杌棿,內相失也。杌,音兀。棿,音臬。窾,音款。范曰:水在火家,更相克。如圓鑿方枘,杌棿不安。光謂: ,合也。一為思始,而當夜,其心不合者也。次二, 無間。測曰:無間之 ,一其二也。范曰:二火合會, 密如一。光謂:二為思中,而當晝。其合無間,二如一也。《易》曰:二人同心,其利斷金。次三,龍襲非其穴,光亡于室。測曰:龍襲非穴,失其常也。王、小宋本無龍字,今從宋、陸、范本。王曰:襲,入也。次四,臭肥滅鼻,利美貞。測曰:滅鼻之貞,沒所芳也。宋、陸本作所沒方也,范、小宋本作沒所勞也,今從王本。 準噬嗑,故有食象。四為福始,而當晝。飲食之來,先覺臭芳#11。見得思義,不可失正也。次五,嚙骨折齒,滿缶。測曰:嚙骨折齒,大貪利也。五為福中,而當夜,小人貪利以自傷者也。《易》曰:噬臘肉,遇毒。次六,飲汗吭吭,得其膏滑。測曰:飲汗吭吭,道足嗜也。王本吭吭作吮吮。小宋本汗作污,音烏。吭作哾,山劣反,云哾哾;小飲也。道足嗜作道得嗜。今從宋、陸、范本。范曰:汗,潤澤也。潤澤多,吭吭然也。光謂:六為盛多,為極大。君子所嗜者道,雖多取而無害也。次七, 其差、前合後離。測曰: 其差,其合離也。七為消,為敗損;而當夜。故 密自是而差跌,前合後離也。次八,輔其折,盧其缺,其人暉且偈。測曰:輔折廅缺,猶可善也。宋、陸本廅作盧,今從范、王本。陳音:廅,烏合切。小宋:偈,音傑。范曰:覆庇其瑕,廅其缺也。王曰:能輔助其折,廅藏其缺。小宋曰:偈,武勇也。光謂:八為耗,為剝落,而當晝,故有是象。上九,陰陽啟 ,其變赤白。測曰:陰赤陽白,極則反也。范本測作陰陽啟 ,極則反也。王本作陰陽赤白,極作反也。小宋本啟作啟,音啟。赤作殷,烏閑反。測曰:陰殷陽白,極作反也。今從宋、陸本。 ,五禾切。王曰: ,古化字。吳曰:吪,化也。光謂: 者,陰陽閉塞不通之象。物極則反,故復變而開通,化生萬物,萌赤牙白也。

三方三州一部三家失

陽家木,準大過。入失次四,二十六分十一秒;小雪氣應。陰大作賊陽不能得,物陷不測。宋曰:謂是時陽為賊陰所攻奪,不能復有所得也。初一,刺虛滅刃。測曰:刺虛滅刃,深自幾也。幾者,動之微,吉凶之先見者也。一者,思之微也,生神莫先乎一而當晝。君子雖或有失,能深思遠慮,自其幾微而正之,不形於外。如以刀刺虛,雖復滅刃,終無傷夷之迹也。次二,藐德靈微,失。測曰:藐德之失,不知畏微也。宋、陸、范本微作徵,今從王本。藐,音眇。藐,猶遠小也。二為思中,故曰藐德。得失之機,既靈且微。而時當夜,小人不能慎微,以至大失也。次三,卒而從而,恤而竦而,于其心祖。測曰:卒而從而.’能自改也。王曰:卒,終也。從,順也。恤,憂也。竦,敬也。三居失之時,得位當晝,是能終順大道,恤憂過失,而加之以竦敬焉。于其心祖者,心之思慮,以此為主也。光謂:三為成意當晝,故有是象。一正之於未形,三 改之於既成。次四,信過不食,至于側匿。測曰:信過不食,失祿正也。范本作正祿也,今從宋、陸、王本。王曰:居失之時,而失位當夜,不能自正其失,則是信其過差之行,而不食焉:。至于側匿,言終日也。終日不食,必且喪其身矣。食,又喻祿,故測互言之。小宋曰:日斜為側,日沒為匿。光謂:四為下祿,而當夜,故有是象。次五,黃兒以中,蕃。君子以之,洗于愆。測曰:黃兒以中,過以洗也。兒,五稽切。范曰:黃兒,謂年老有黃髮,兒齒之徵也。宋曰:髮白復變謂之黃,齒落復生謂之兒。蕃,籬也。能以中正,而為蕃籬。次六,滿其倉,蕪其田。食其實,不養其根。測曰:滿倉蕪田,不能修本也。范曰:不修其德而據上祿,倉滿田蕪,百姓罷極食實,困根本,基不固,失之甚也。光謂:六為上祿,為盛多,為極大,而當夜,故有是象。百姓足而君足,猶養根而食實也。次七,疾則藥,巫則酌。測曰:疾藥巫酌,禍可轉也。范曰:巫以謝闕,闕除疾瘳,酌以福之也。光謂:七為禍下,離咎而犯菑,而時當晝,故有是象。次八,雌鳴于辰,牝角魚木。測曰:雌鳴于辰,厥正反也。范曰:牝鷄無晨。牝宜童而角,魚宜水而木,失之甚也。上九,日月之逝,改于尸。測曰:改于尸,尚不遠也。范曰:君子之道,執行於世,雖沒猶存。不以年高,日月已逝;其有得失,雖在尸柩,猶念自改。王曰:先賢垂勸戒之深,死而後改,猶謂之不遠。光謂:生時之失,死告子孫而改之,猶未為遠也。楚恭王臨薨,告令尹進筫蘇而逐申侯。劉向曰:於以開後嗣覺來世,猶愈於沒身不寤者也。筫,字書無之。申侯,楚文王之臣,《新序》之誤也。

三方三州二部#12一家劇

陰家金,亦準大過。入劇次四#13,日舍南斗。王曰:劇,極也,過差之極。光謂:大過,棟橈之世;劇,亦離亂之象。陰窮大,泣於陽,無介 ,離之劇。王、小宋本泣作位。范本無於字。王本介作分。范本信作儔;小宋本作 ,音仍,惹也。今從宋、陸本。 ,音儔。宋曰:泣於陽,使陽泣也。謂是時陰氣極大,陵弱於陽,使其泣,無復有纖介之功於萬物也。光謂: ,古儔字。儔,類也。凡物得陽而生者,皆陽之類也。陰既窮大用事,凡陽之類,皆遭離其劇禍也。初一,骨纍其肉,幽。測曰:骨纍其肉,賊內行也。宋、陸、范皆作骨景其肉,內幽。今從王、小宋本。骨肉,相親之物。一為思始,而當夜。禍亂之本,自其內生。如骨纍繫其肉,潛隱而人莫之見也。次二,血出之蝕,凶貞。測曰:血出之蝕,君子內傷也。范本作君子傷之,今從二宋、陸、王本。次三,酒作失德,鬼睒其室。測曰:酒作失德,不能將也。范本將作持,今從二宋、陸、王本。睒,失冉切。王曰:睒,視也。次四,食于劇,父母來餕,若。測曰:食劇以若,為順祿也。范、小宋本來作采,今從宋、陸、王本。餕,音俊。為,于為切。范曰:餕,熟食也。若,順也。光謂:四為下祿而當晝。君子仕於亂世,求祿以食其親,不失於順也。次五,出野見虛,有虎牧豬,攓絝與襦。測曰:出野見虛,無所措足也#14。王本虎作唐,今從諸家。虛,與墟同。攓,音愆,取也。絝,與袴同。襦,音儒,短衣也。王曰:出于田野,而見丘虛。光謂:五為中祿,而當夜。小人乘亂世而居盛位,務為貪暴以殘民,如虎牧豬,民無所措其手足也。次六,四國滿斯,宅。測曰:四國滿斯,求安宅也。次七,麃而丰而,戴禍顏而。測曰:慮而丰而,戴禍較也。范本丰作半,王本作牛,小宋本作羊,今從宋、陸本。麃,普表切。丰,敷容切。較,音角。次八,瓶纍于繘,貞顇#15。測曰:纍于瓶,厥職迫也。范本測作瓶纍于#16繘,厥職迫也。今從二宋、-陸、王本。繘,餘律切。上九,海水群飛,弊于天杭。測曰:海水群飛,終不可語也。范本弊作蔽,王、小宋本語作落,今從二宋、陸本。王本天作,今從諸家。

三方三州二部二家馴

陽家土,準坤。宋曰:坤,順也。馴,亦順也。陰氣大順,渾沌無端,莫見其根。宋曰:謂陰成功,於是將大順,時歸之於陽,其事渾沌,無有端際,莫能見其根源也。初一,黃靈幽貞,馴。測曰:黃靈幽貞,順以正也。土家故黃#17,生神故靈,下下故幽,當晝故貞。思慮之始#18,具此四德#19,順而能正者也。次二, 其膏,女子之勞,不靜亡命。測曰: 膏之亡,不能清浄也#20。宋、陸本 作繩;小宋本作 ;音鴛,云美好也;今從范、王本。王本亡作正,今從諸家。吳曰: ,古孕字。范曰:膏,潤澤也。次三,牝貞常慈,衛其根。測曰:牝貞常慈,不忘本也。《易》曰:恆其德,貞,婦人吉。坤為母;三性喜情仁,又為多子而當畫,故曰牝貞常慈。言常慈乃婦人之正道也。三為木,為思上,為成意,為自如;能不忘其本者也。次四,徇其勞,不如五之豪。測曰:徇其勞,伐善也。小宋本作不如五五之豪,今從諸家。王曰:德兼千人為豪。光謂:四為下祿,而當夜。小人事君,則伐其功,不如五之靈囊大包,不敢自盛也。次五,靈囊大包,其德珍黃。測曰:靈囊大包,不敢自盛也。王本靈作虛,今從諸家。小宋本靈囊作靈括巨橐,今從諸家。王曰:珍者,為物所貴。黃者,得中之義。光謂:五為囊,為包,地之為物,含弘光大,故曰:靈囊大包。五居盛位,而當畫。君子為臣,位高而不驕,功大而不伐,故有是象。《易》曰:黃裳元吉。次六,囊失括,泄珍器。測曰:囊失括,臣口溢也。小宋本囊亦作橐,今從諸家。六為穴,為竇,過中而當夜。小人不能含章以從王事,如囊之失結而泄珍器也。《易》曰:臣不密則失身。次七,方堅犯順,利臣貞。測曰:方堅犯順,守正節也。七離咎犯菑,而當畫。君子事上,獻可替否,行之以方,守之以堅;雖有犯,無隱而不失其順,得為臣之正道;故利也。次八,馴非其正,不保厥命。測曰:馴非其正,無所統一也。八為疾瘀,為耗,為剝落;而當夜。小人事上,左右前卻,是非可否,惟君是順,不能守道執一,故不保其命也。上九,馴義忘生,賴于天貞。測曰:馴義忘生,受命必也。九,禍之窮也,而當畫。君子事君盡節,有死無貳,順義忘生,所賴者天之正命耳。

三方三州二部三家將
陰家水,準未濟。入將次八,日次星紀,大雪氣應。斗建子位,律中黃鐘。陸曰:將者,陰陽窮上反下,甫當復、升、既濟。曰物不可窮,故受之以未濟,其義同之。陰氣濟物乎上,陽信將復,始之乎下。王本始作如;今從諸家。宋曰:謂是時陰成物於上,功成者退,故陽氣復始之於下也。初一,將造邪,元厲。測曰:將造邪,危作主也。范曰:厲,危也。元,始也。王曰:居將之初,而失位當夜,將造於邪者也。以危為本,故云作主。光謂:一為思始而當夜,故有是象。次二,將無疵,元睟。測曰:將無疵,易為後也。范曰:睟,純也#21。王曰:得位當畫,將寡其過,故曰將無疵也。二之本質純睟,故云元睟。始而無疵,後必易繼也。光謂:二為思中而當畫#22,故有是象·。次三,爐鈞否,利用止。測曰:爐鈞否,化內傷也。宋、陸測作鈞不化,內傷也,今從范、王本。范曰:冶為爐,陶為鈞。王曰:爐鈞者,造物之始。始而不以其道,利在速止也。將道益盛,而失位當夜,將而不以理者也。光謂:否,音鄙,不善也。三為成意而當夜,故有是象。次四,將飛得羽,利以登于天。測曰:將飛得羽,其輔彊也。四為下祿,為外它,而當畫。君得位;人復輔之;如將飛而得羽也。次五,大爵將飛,拔其翮。毛羽雖眾,不得適。測曰:大雀拔翮,不足賴也。王曰:五居盛位,當為首主,而失位當夜,乖於其宜。如大鳥將飛,而拔其六翮;雖有毛羽之眾,安得有所飛哉?光謂:晉平公曰:吾食客三千餘人;尚可謂不好士乎?固桑曰#23:鴻鵠沖天,所恃者六翮耳。夫腹下之毳背上之毛,增去一把,飛不為高下。不知君之食客,六翮邪,將腹背之毳義也?次六,日失烈烈,君子將衰降。測曰:日失烈烈,自光大也。宋、陸本衰降作襄隆,王本降亦作隆,今從范、小宋本。小宋失作吳,今從諸家。范曰:降,下也。五為日中,故六為日昳也。烈烈,盛也。日之熱,但在中之後,故言烈烈也。光謂:失,與昳同,徒結切。六為上祿,然過中而當畫,雖有烈烈之盛,君子知其將衰,能自降抑,故不失其光大也。次七,趹船跋車,其害不遐。測曰:趹船跋車,不遠害也。王本船作肱,遐作遠#24,今從宋、陸、范本。趹,古穴切。跋,蒲撥切。范曰:七為失志。船車,載治之具;賢者,亦治世之具也。失志之主,故蹋趹之;棄治之具,害自己招,故不遠也。光謂:七為禍始而當夜,故有是象。國之將敗,先弃賢輔。次八,小子在淵,丈人播船。測曰:丈人播船,濟溺世也。范曰:小子,謂百姓也。在禍難中,若在淵也,丈人播船而濟之。光謂:八為禍中,而當晝,故有是象。上九,紅蠶緣于枯桑,其繭不黃。測曰:緣枯不黃,蠶功敗也。范本測緣枯不黃作緣于枯桑,王本作枯桑不黃,今從宋、陸本。范曰:蠶之初生,有毛為老,故為紅。王曰:九居亢極,而失位當夜,無所復將。紅蠶,蠶之病者。而緣於枯桑,則何由成其繭矣?不黃,謂不中用也。

三方三州三部一家難#25

乃旦切。陽家火,準蹇。陰氣方難,水凝地坼,陽弱於淵。小宋本陰氣方難作太陰難,今從諸家。小宋曰:陰窮極,陽信來復#26,陰懼於陽,大作險難。初一,難我冥冥。測曰:難我冥冥,見未形也。范本作未見形也,今從二宋、陸、王本。難者,阻抑之象。一,思之微也,而當晝。阻抑禍惡於未形之時,夫何病哉?次二,凍于冰瀆,狂馬揣木。測曰:狂馬揣木,妄生也。范本無于字,揣作揣,今從二宋、陸、王本。次三,中堅剛,難于非常。測曰:中堅剛,終莫傾也。王本傾作顧,今從諸家。三為成意,而當晝。心能堅剛,以阻抑非常者也。次四,卵破石,毈。測曰:卵破之毈,小人難也。宋、陸、王本難作雜,今從范、小宋本。毈,徒玩切。王曰:當難之時,失位當夜,不知難之道。是故以卵破石,則其毈壞,而不生也必矣。次五,難無間,雖大不勤。測曰:難無間,中密塞也。王曰:得位處中,為難之主。是能窒塞其端而無間,則禍難無自入矣。雖處大難之際,不勞勤力而遂免焉。次六,大車川川,上輆于山#27 ,下觸于川。測曰:大車川川,上下軔也。宋、陸、王本川川作巛巛。吳曰:巛,古川字。范、王、小宋本上下軔作上下輆,今從宋、陸本。吳曰:輆,苦海切,礙也。軔,而振切。范曰:川川,重遲之貌。王曰:六居盛滿,而失位當夜,不得免難之宜。次七,拔石 ,力沒以引。測曰:拔石 ,乘時也。范本引作盡,今從二宋、陸、王本。 ,之人切。宋曰:時,謂晝也。范曰:石以諭難。 ,難致之貌。王曰#28:力沒,謂盡力而引,將出於難也。勞而僅免,以得位當晝故也。次八,觸石決木,維折角。測曰:觸石決木,非所治也。王曰:難道轉極,而失位當夜,無以自免。是觸石決木,必遇折角之凶。光謂:遇難當循理以免,乃與木石為敵,非所以治難也。上九,角觟,終以直,其有犯。測曰:角觟,終以直之也。范本觟作解豸。范、王本其有犯作其有施,小宋本作有所施,今從宋、陸本。觟與解豸同。觟,音蟹。,直介切。王曰:處難之極,而得位當晝,是以直免禍。若用其解之角,以直之#29,終必有所施,而不至於咎悔也。光謂:解豸之角,所犯必以直也。

三方三州三部二家勤

陰家木,亦準蹇。太陰凍沍,戁創於外。微陽邸冥,膂力於內。諸家無太字,今從小宋本。小宋本冥作寘,今從諸家。戁,奴板切。吳曰:悚,懼也。邸,與抵同。王曰:陰氣以極,雖凍巨凝閉,而戁恐創艾於外。陽氣尚微,而將邸觸冥昧之中,以見其膂力於內。陰極,陽生之漸,故象勤勞。初一,勤謀于心,否貞。測曰:勤謀否貞,中不正也。諸家無謀字,今從宋、陸本。王曰:處勤之初,而失位當夜,勤而不以其道者也。否貞,不正之謂也。光謂:一為思始,為勤勞,居勤家而當夜,故有是象。次二,勞有恩,勤悾悾,君子有中。測曰:勞有恩勤,有諸情也。悾,音空。王曰:二得位當晝,得勤之道。勞而有恩,勤不虛施者也。悾悾#30;猶款款也。勤之而款款,不倦其勤者也。又得君子之中道,則何咎悔之能及乎?光謂:中,衷情也。二為思中,而當晝。君子盡忠於人,恩斯勤斯,至誠悾悾,非徒有於外者也。次三,羈角之吾,其泣呱呱,未得繈扶。測曰:羈角之吾,不得命也。小宋本未得作未有,今從諸家。二宋、陸、范本扶皆作杖,今從王本。繈,居兩切。宋曰:羈角,謂童幼也。王曰:男角女羈,孩子之飾也。吾者,吾吾然無所歸之貌。呱呱,泣聲。繈,抱;扶,持也。若孩童之吾吾而泣,不得長者抱持之。雖勤勞怨苦,終無所歸。以喻三當勞苦之時,而失位當夜,無所復歸;故雲然也。次四,勤于力,放陪忘食,大人有克。測曰:勤力忘食,大人德也。范本陪作倍,今從二宋、陸、王本。宋、陸本德作得,今從范、王、小宋本。放,甫罔切。王曰:勤道轉盛,而得位當晝,不失其宜。是當勤難之時,而能勤其力,放乎陪隸之事,而忘其祿食之報。有大人之德,乃能之,以至于成功也。光謂:四為下祿,而當晝,故有是象。次五,狂蹇蹇,禍邇福遠。測曰:狂之蹇蹇,遠乎福也。宋、陸、范本狂作往,今從王、小宋本。王曰:五居盛位,而失位當夜。勤而大失其宜,故象狂而蹇蹇。宜其遠福而近禍矣。次六,勤有成功,幾于天。測曰:勤有成功,天所來輔也#31。宋、陸、王本作天夾也。宋曰:夾,近也。近之所以福也。陸曰:夾者,洽也。小宋本作天所夾輔,今從范本。王曰:六居盛位,而得位當晝,故曰勤有成功#32。幾,近也。次七,勞牽不其鼻,于尾,弊。測曰:勞牽之弊,其道逆也。范曰:牽牛不其鼻,而尾,故勞弊也。光謂:七為索,為繩,又為失志,而當夜,故有是象。次八,勞踖踖,心爽,蒙柴不卻。測曰:勞踖其心,殉國也。踖,吳資昔切,,小宋音鵲。上九,其勤其勤,抱車入淵,負舟上山。測曰:其勤其勤,勞不得也。王曰:九居亢極之地,而又失時當夜,勤而不以其道者也。

三方三州三部三家養

陽家金,準頤。九之末,天度氣餘,猶有六十分二十四秒。踦當四十分一十六秒,贏當二十分八秒。陰弸于野,陽蓲萬物,赤之於下。宋、陸本弸作胎,王本作殆;小宋赤作殷,今昔從范本。胎字,字書無之。弧,蒲萌切。蘆,陳吳侯切,吳音敷。范曰:盛極稱弸。蓲,隱也。物之初生,其色赤。謂是時陰氣盛極於田野#33,故陽隱藏,萬物赤之於下。陸曰:蓲,讀與漚菅之漚同。言陽養漚萬物之根,使皆赤。光謂:弸,滿也#34。初一,藏心于淵,美厥靈根。測曰:藏心于淵,神不外也。小宋本美厥靈根作美厥靈元,今從諸家。光#35:一為思下#36。存神固本,所以養生。次二,墨養邪,元函匪貞。測曰:墨養邪,中心敗也。范本匪作否,今從二宋、陸、王本。吳曰:墨,與默同。函,胡男切。王曰:失位當夜,失養之宜,默然養其邪僻之道。光謂:元,始也。二為思中,而當夜。小人之惡,雖未著於言行,養其邪端,內含非正,終不能入於君子之塗。次三,糞以肥丘,育厥根荄。測曰:糞以肥丘,中光大也。荄,古哀切。王曰:得位當晝,善於養道,故象糞於肥丘之上,以育草木之根荄。則其滋茂蕃昌,可立待矣。次四,燕食扁扁,其志,利用征賈。測曰:燕食扁扁,志在賴也。小宋本在作有,今從諸家。扁,音篇。,居蠖切。賈,音古。宋曰:賴,利也。光謂:四為下祿,而當夜。小人得位,志在求利以自養。如燕之飛扁扁然,食而已。此乃行賈之道耳。次五,黃心在腹,白骨生肉,孚德不復。測曰:黃心在腹,上德天也。范本上德作上得,今從二宋、陸、王本。宋曰:言上德如天施也。光謂:黃,中也。骨,枯槁之物也。孚,信之洽者也。五為福中,而當晝,為養之主。允執其中,以養天下,雖白骨可以生肉,況於人乎?況於鳥獸草木乎?其德如天,雲行雨施,治于四表,萬物不可德之而報復也。次六,次次,一日三餼,祇牛之兆,肥不利。測曰:次次之餼,肥無身也。王本無次次字,小宋本作沉沉睢睢,又曰肥沒身也#37,今從宋、陸、范本。吳曰:次,與趑同,音咨。范曰:次次,不安之貌。已卜之牛,待肥則用,故無身也。陸曰:六居過滿,失位當夜,養之太過,而不得其宜者也。故象一日三餼,以豐其食,若神祇郊廟之牛,刍過常,已應卜郊之兆,然而體益肥,則益不利於身矣。光謂:六為上祿當夜,故有是象。次七,小子牽象,婦人徽猛,君子養病。測曰:牽象養病,不相因也。宋、陸本徽作微,今從諸家。王曰:七居過滿之地,理近於危。然得位當晝,君子處之則吉,小人、婦人處之則凶。若小子牽象,力不服制,必有顛危之患。唯君子知時之極,以道養其病,乃可以得終吉焉。一吉一凶,二道相反,故曰不相因也。光謂:徽,大索,謂縻摯也。猛,猛獸也。七為敗損,為禍階,故曰病。時當晝,故為君子。養之太過,福極禍來。小人不量其力,尚欲固其所養。君子知時,與之消息,如養病然,故無咎也。次八,鯁不脫,毒疾發,鬼上壟。測曰:鯁疾之發,歸于墳也。八為禍中,當夜。小人固養不已,如骨鯁其咽,不能自脫,以致大禍。如毒疾之發,而不可救藥也。上九,星如歲如,復繼之初。測曰:星如歲如,終養始也。范本作終始養,今從宋、陸、王本。養之上九,居首贊之末。日窮于次,月窮于紀,星回于天,歲將更始。以終養始,以初繼末,循環無端,此天道之所以無窮也。

踦贊一
水。踦,不足也。期三百六十五日四分日之一。玄七百二十九贊,當三百六十四日半。其不足者半日,為踦贊。踦,居宜切。

凍登赤天,晏入玄泉。測曰:凍登赤天,陰作首也。
范曰:凍,至寒也;而天,至高也。晏,至熱也;而泉,至深也。凍在天上,故為首也。光謂:赤,陽之盛也;玄,陰之極也。凡物極則反,自始以來,陰陽之相生,晝夜之相承#38,善惡之相傾,治亂之相仍,得失之相乘,吉凶之相反#39,皆天人自然之理也。

贏贊二

火。贏,有餘也。三百六十五日之外,有餘者四分日之一,為贏贊。

一虛一贏,踦踦所生。測曰:虛贏踦踦,儃無已也。
范、小宋本踦踦作踦奇,范本儃作禪,今從宋、陸、王本。儃,古禪字,時戰切。陸曰:陰極陽生,更相儃代,無窮已也。光謂:數之踦贏,雖天地不能齊也。夫惟不齊,乃能變化,生生無窮。是故曰二十九日有踦,而遷次月;二十七日有踦,而周天。然後有晦朔、十干、十二支,然後有六甲,此其所以為長久也。

集注太玄經卷之六竟

#1『艮』原作『良』,據《十三經注疏》和備要、全書本改。

#2『又』原作『人』,據備要、全書本改。

#3『兀』原殘,據備要、全書本補。

#4『坎軻』原作『坎坎』,據范本和備要、全書本改。
#5『坷』原作『坎』,據備要、全書本改。
#6『砋』原作『趾』,據正文和備要、全書本改。
#7『不化貞』原作『化貞』,據正文補。
#8『王』原作『玉』,據備要、全書本改。
#9『反』原作『吳』,據備要、全書本改。
#10『內』原作『肉』,據范本和備要、全書本改。

#11『芳』原作『方』,據備要、全書本改。

#12『二部』原作『三部』,據范本和備要、全書本改。.

#13『四』原殘,據同書太玄曆附補。

#14『無所措』原殘,據范本和備要、全書本補。

#15『顇』原殘,據范本和備要、全書本補。

#16『于』原脫,據范本和備要、全書本補。

#17『土家』原殘,據備要、全書本補。
#18『始』原殘,據備要、全書本補。
#19『具此四』原殘,據備要、全書本補。
#20『清』原殘,據范本和備要、全書本補。『淨』原作『浮』,據范本和備要、全書本改。
#21『純』原作『絕』,據范本和備要、全書本改。
#22『晝』原作『夜』,據正文和備要、全書本改。
#23『固』原作『古』,據四部叢刊和四庫全書《新序·雜事一》改。
#24『遠』原脫,據備要、全書本補。
#25『一家』原作『二家』,據范本和備要、全書本改。
#26『來』原殘,據備要、全書本補。
#27『于』原作『千』,據范本和備要、全書本改。
#28『王』原作『五』,據備要、全書本改。
#29『若』原殘,據備要、全書本補。
#30『悾悾』原作『空空』,據備要、全書本改。
#31『來』原作『求』,據范本和備要、全書本改。
#32『曰勤有成功』原脫,據備要、全書本補。
#33『田』原殘,據備要、全書本補。
#34『滿』原殘,據備要、全書本補。
#35#36『光謂』、『一』原殘,據備要、全書本補。
#37『身也』原殘,據備要、全書本補。
#38『承』原作『成』,據備要、全書本改。
#39『反』原作『承』,據備要、全書本改。

太玄首測衝錯攡瑩注卷第七#1

襄陵許翰注

玄首都序

正文已在前,序不復重出。

玄象渾天,一陰一陽相 ,而參三之也。玄有三統,而中以一陽乘一統,生萬物焉。而方、州、部、家,皆有一有二有三,是謂三位疏成。曰陳其九九,以數生者。九營周流有虛,設辟以疏,生生而無已也。贊上群綱,首辭也。乃綜乎名,繫玄姓也。

玄首
首文各散在經下,不復重出。
《易》之分卦御歷,爻直一日,更六十卦而日周三百六十。坎、離、震、兌,為之方伯用事。分至之日又四時,爻直一氣,更四卦而周二十四氣焉。《傳》曰:甲子卦氣起中孚。六日八十分日之七,此玄經之泰始也。中孚統冬至初候,所謂蚯蚓結者。自中之初至周之三,而復受之。復統次候,所謂麋角解者。自周之四至礥之六,而屯受之。屯統永候,所謂水泉動者。自礥之七至閑上九,而三卦之氣備矣。又卦各有所餘,八十分日之七,參差相錯而成。歲終卦以六十而統玄八十一首,氣玄涉入如此。是以卦有重出,蓋氣數流於天地之間,有艱難系礙而未解,或發揮隕淮而不禦,則卦亦象之。為之仍累而相屬,是以二十一首類自相若也。說者不虛四時之卦,而謂以應準離,以疑準震,以沈準兌,以勤準坎,則亦不察於歷矣。
玄測都序
正文已在前,序不復重出。
一日一晝一夜,通乎晝夜之道而知者,日之神明也,故則象焉。晝則陽推五福以類升,夜則陰幽六極以類降。升降相關,是以首貞而測變通之。一與六為北,二與七為南,經也。三與八為東,四與九為西,緯也。中五以極,亦為之經。六甲擊焉於其間,而日逆乘之,與斗相逢,斗順故也。斗正月以定四時,而日一逢之,三百有六旬有六日而成歲焉。歲月日時無易而百穀成,故玄測用世,則又用明,俊民用章,家用平康矣。

玄測

測文各散在諸贊下,不復重出。許解闕。

玄衝
中則陽始,應則陰生。周,復乎德;迎,逆乎刑。礥,大戚;遇,小願。閑孤而竈鄰。
陽為德,陰為刑。德先艱而後易,刑先利而後蹇。大戚而孤,正未勝也。小願而鄰,利方生也。

少,微也;大,肥也。戾,內反;廓,外違也。

內戚外孤,而不能微之,則傷。微之乃能反觸,天之道也。遇竈而肥,張而益虛,則獨。正弗勝,而多故生之。諸家無也字,唯宋本有。

上,觸素;文,多故。

多故,必飾而曲成之,是以文;至於繫素而直之者,質勝也。

干,狂也;禮,方也。狩則來,而逃則亡也。

干而不讓,進取之狂,非禮方也。而君子有時而干,則以救世而已。《孟子》所謂說大人則藐之,為狂者言也。來尚徐,亡欲速。上、干生狂, 、羨生曲。《記》曰:禮以地制。自應至禮,盡於王制矣。而有弗勝則逃,嘉遁是也。禮、文生於外違,則強世焉。諸家無也字,宋有。
羨,私曲;唐,公而無欲。差,過也;而常穀。
由羨私曲。動差而過;由唐公而無欲,守常而穀,是以養心者戒焉。唐,大心也。常,則萬世君臣之道。魯僖公君臣有道之頌曰#2自今以始,歲其有。君子有穀,詒孫子。言常穀之應物以類格,而歲有秋也。禮退己而公天下,至於逃、唐之運已往,而君臣之方不變。而後見禮,強世之功。是謂以退為進,以元私成其私。
童寡有,而度無乏。
寡有,顓也。無乏,節也。童,利復過。度,善持穀。

增始昌,而永極長。銳執一,而昆大同。達,日益其類;減,日損其匯。交,相從也;唫。不通也。 ,有畏;守,不可攻也。宋有也字,又守上有而字,諸家無之。傒也出,翕也入。從,散也;而聚,集也。諸家有也字,丁無。進,多謀;積,多財。
狂簡扶 ,羨爽差忒,反乎其真,童之吉也。童以寡有,顓而鮮失。自童而增,純德方昌。執一而達之,以與類交,則至動起焉。故必有畏,而出羨,差戒夫失,而 、傒保其德。《傳》以為有而為之,則易之者,皞天不宜取諸此也。從,厥民析物亦如之,發慮憲散道德者象焉。進而多謀,然無敢設於一之間也,推之以格其至而已矣。《大學》之治,所以至天下平而樂作者,此其物也。失方而逃,忘憂而唐,然而常、度未替,禮之功也。度以持穀,至於極長大同,乃變而減,與物各唫,反己自守。守又弗固,則入而聚積,庶民事也。衰周之詩,所謂如賈三倍,君子是識者,與時化也。貪利既勝,德義既衰,則世所藉以行者,唯飾而已,非底至齊,信之所以昭明天下者也。是以虛偽疑民,是非相亂,使外眩於凋離,而中失其靖止,天下傾矣。此君子沈藏之世也。天下之生,一治一亂,其道蓋如此。
釋,推也;飾,衰也。
物將去累,推之使釋;質衰而致飾焉。推自中發,飾自外設。人之真,積力久則懸解暉發,時至而不自知矣。聚,積衰也,故老則戒之在得。
格,好也是;而疑,惡也非。
好是已定,疑非而或之,好惡著焉,所謂格物取此。
夷平而視傾。
夷則各得其平而自如。視,相傾也。《春秋傳》曰:猶有觀焉。持平而慎傾,可以修德,可以養生。
樂,上揚;沈,下藏。爭,士齊也;內,女懷也。
物止其平,乃樂其發而爭其守。士齊,公之至也。女懷,私之至也。公勝,則萬物皆相見也。私勝,則萬物各相去也。

務則喜,諸家作喜,許、黃作憙。而去則悲。宋無則字。事,尚作;晦,尚休。更,變而共笑;瞢,久而益憂,斷,多事;窮,無喜。
因有樂有爭,以有務有事。變而通之,為天下正,唯平格之,大人為能任此。我斷則眾聽焉,而事萃之。和豫通物,而不可窮者,喜也。喜必有務,務必有辜,事必有更,更時行而斷正勝也。

毅敢而割憊。裝,徙鄉;止,不行。眾,溫柔;堅,寒剛。

毅大用事,裝而欲去,若周營洛邑是已。四方民大和會者,溫柔之象也。盛衰相極,必至之幾。是以上毅敢行,下眾豫附之時也,而裝在其中。治當成王之隆極,而圖及平王之衰世,裝以候時,此周公之所以獨見於眇綿者也。憊止不行,堅而持之,則以定傾焉。

密,不可問;成,不可更。

敢以毅行則裝,而溫柔相得于密,以類升也。憊受割極則止,而寒剛反保其成,以考降也。密不可間,情也;成不可更,性也。情,天性也;性,天命也。情則毅而不害,善親親也;性則割而不絕,能生生也。

親,親乎善; , 乎恩。斂也得,失亡福。彊,善不倦;劇,惡不息。睟,君道也;馴,臣保也。盛壯,而將老也。
親而後可斂也,斂而後能強也。則君道正,居有盛時,為法天下。 既受成#3 ,失劇而反馴,保其得。則陰以老變,陽以非來,為艱為勤,微之艱也。諸家而作也,宋作而字。
居,得乎位;難,遇乎詘。
得位則莫之難也。而信,詘道致信者也,難則俟時而已。
法,易與天下同也;勤,苦而無功也。
自中至夷,大人之正也。自樂至法,聖人之治也。法唯與天下同,故易。且非易也,則天下孰能同之?勤如天道,勞功無苦也。道非其時,苦而無功,則就養而已矣。

養受群餘,君子養吉,小人養凶也。

八十一首,七百二十九養。事類之委,有慶者殃。此群餘也,而養受之以為種,吉凶蕃焉。

玄錯
中始周旋,羨曲毅端。碎、文之道,或淳或斑。
中始周旋,道德也。羨曲毅端,時物也。中始而道生之,周旋而德反焉。羨曲者,迷乎周旋之運。毅端者,守乎中始之外也。端生睟,曲生文。
彊也健,傒也弱。或傒字上有而字。積也多,而少也約。視也見,晦也瞀。童無知,盛而有餘#4。去離故,而將來初。
童之無知,如見有瞀,雖或晦之,見在其中。欲昭明者,發之而已。盛而有餘,反寡有矣。弱而傒強,約而無積,此寡有之蒙,未離於一者也。去離故而將來初,學所輔也。
大也外,而翕也內。 也進, 也退。樂,佚逿#5;古蕩字。勤,蹶蹶。達,思通;窮,思索。宋本作達,思也通;窮,而思也索。干在朝,而內在夕。

樂佚逿者#6;無為之適:勤蹶蹶者,有為之艱。《詩》所謂蹶厥生者,文王之勤止也。武王之詩所謂王在在鎬,豈樂飲酒,此佚逷之時也#7。思利變通,思索而未如之何,則有窮而已。朝氣銳尚干,夕氣歸好內。諸家作席,林作夕。
差,自憎;飾,自好。
差,內訟惡。飾,外見美。
格不容,而昆寬裕。增日益,而減日損。馴奉令,而戾相反。釋也柔,而堅也 。
堅如履革,失柔和矣。 音昂,革履屬。黃作。
夷平易,而難頡頑。斷多決,而疑猶與。逃,有避;爭,有趣。進,欲 ;諸本作進欲行,蓋當作迂。止,欲鷙。
進非 則傷,止非鷙則達。是以君子其進也安,道悠遠也;其止也厲,德正勝也。
廓,無方;務,無二。應也今,而度也古。

應與時行,唯今之宜;度由數起,因古而已矣。

迎,知前;永,見後。從也牽,守也固。礥,拔難;劇,無赦。
微陽方動,則雖在盛陰,能拔於難。獨陰絕陽,則其窮無赦矣。
唐蕩蕩,而閑 塞。更,造新;常,因故。失,大亡;斂,小得。竈,好利;法,惡刻。禮也都,而居也室。
都非鄙之野,室無都之容。
聚,事虛;眾,事實。
聚以陰收,故其事虛;眾以陽宣,故其事實。虛則易消,實則難克也。武王之頌曰:實維爾公允師。此實眾也。受有牧野之旅,鹿臺之財,巨橋之粟,此虛聚也。
也皆合二,而密也成用一。
二,人屬也;一,則天精天粹。萬物作類,其密無間,咸見已焉。
上,志高;沈,志下。交,多友;唫,少與。銳,鏩鏩;瞢,劗跙。
鏩,宋音讒。劗,徂感切;《釋文》: ,割,剪出也。一作 ,一作劗,宋作剿,音鏁。跙,才與切。先儒以為,劗跙,行不進也。以瞢先見,故其行如此。

親,附疏;割,犯血。遇,逢難;裝,候時。事,自竭;養,自玆。

親至於附疏,割至於犯血,此仁不仁之反也,治亂之極也。遇逢難,務早辨也;裝侯時,謹先幾也。事自竭者,施諸外也;養自玆者,蕃諸中也。
成者功就,不可易也。
范望《玄·錯》末有#8:格也乖,而昆也同。增有益,而減有損。成者,功就不可易也。云宋衷補此。而或謂陸績自有成首,今以秘館所藏陸本攷之,無有。近世宋惟幹別得古本,亦缺此五首。而今本又有格不容,而昆寬裕。增日益,而減日損,莫知何從得之。故獨刪宋衷所補四首,餘皆疑,弗敢去,以俟討論者攷焉。
玄攡音 ,張也
玄者,幽攡萬類而不見形者也。資陶虛無而生乎規, 音關。神明而定摹。通同古今以開類,攡措陰陽而發氣。一判一合,天地備矣。天日回行,剛柔接矣。還復其所,終始定矣。一生一死,性命瑩矣。

天分剛上,則日月五星麗之者,皆其柔也。

仰以觀乎象,俯以視乎情。察性知命,原始見終。三儀同科,厚薄相劘。圜則杌棿,杌,音兀。棿,吾結切。方則嗇吝。噓則流體,唫則疑形。是故闔天謂之宇,辟宇謂之宙。
闔天,宇也;辟宇,宙也。一陽一陰,乾坤之變也。

日月往來,一寒一暑。律則成物,曆則編時。律曆交道,聖人以謀。晝以好之,夜以醜之。一晝一夜,陰陽分索。夜道極陰,晝道極陽。牝牡群貞,以攡吉凶。則君臣父子夫婦之道辨矣。故日動而東,天動而西。天日錯行,陰陽更巡。死生相樛,音交。萬物乃纏。故玄聘取天下之合而連之者也。連,章、林作運。綴之以其類,占之以其觚。曉天下之瞶瞶,瑩天下之晦晦者,其唯玄乎?晦字《釋文》作膴,音武;一作晦,云當作膴。膴;微視也。今唯下別本作膴膴,諸家作晦晦。夫玄,晦其位而冥其畛,深其阜而眇其根,攘其功而幽其所以然也。故玄卓然示人遠矣。曠然廓人大矣。淵然引人深矣,渺然絕人眇矣。渺,宋作 ,黃作渺。嘿而該之者,玄也; 而散之者,人也。稽其門,辟其戶,叩其鍵,然後乃應,況其否者乎?
夫為玄者,外稽其門弗應,內辟其戶弗應,密叩其鍵然後乃應,而況不為者乎?入之罙深,索之益薄,於是玄感應焉。非玄應之也,至精之通也。

人之所好而不足者,善也;人之所醜而有餘者,惡也。君子日彊其所不足,而拂其所有餘,則玄之道幾矣。仰而視之在乎上,俯而窺之在乎下,企而望之在乎前,棄而忘之在乎後,欲違則不能,默而得其所者,玄也。
日強其善而拂其惡,以成德器而已。若玄,則俟嘿契焉。善幾於道,不足者充而發祥,有餘者去而弗翳,是以入于玄之平也。

故玄者,用之至也。見而知之者,智也;視而愛之者,仁也;斷而決之者,勇也;兼制而博用者,公也;能以偶物者,通也;無所繫輆者,聖也;時與不時者,命也。虛形,萬物所道之謂道也。虛形,章、丁作虛無形,宋、林、許、黃作虛無形。所道,宋作通。之謂道也,宋、許、黃本至陰陽皆有也字,章、丁無有。因循無革,天下之理得之謂德也。因循,林作因緣。理生昆群,兼愛之謂仁也。昆、丁、宋作混。列敵度宜之謂義也。秉道德仁義而施之之謂業也。瑩天功,明萬物之謂陽也。幽無形,深不測之謂陰也。陽知陽而不知陰,陰知陰而不知陽。知陰知陽,知止知行,知晦知明者,其唯玄乎?
自幽攡萬類,至於曉瑩天下者,玄之術也;自晦冥深眇,到於知陰知陽者,玄之道也。其於玄也,見而知.之,視而愛之,斷而決之,兼制而博用,能以偶物,無所繫輆,則當時命州而行乎天下,能秉道德仁義而施之業,格于皇天矣。

縣之者權也,平之者衡也。濁者使清,險者使平。離乎情者,必著乎偽;離乎偽者,必著乎情。情偽相蕩,而君子小人之道較然見矣。玄者,以衡量者也。高者下之,卑者舉之,饒者取之,罄者與之。明者定之,疑者提之。規之者思也,立之者事也,說之者辯也,成之者信也。

言玄之正,勝人事如此。
夫天,宙然示人神矣;夫地,佗然示人明矣。天地奠位,神明通氣,有一有二有三。位各殊輩,回行九區,終始連屬,上下無隅。察龍虎之文,觀鳥龜之理;運諸桼政,擊之泰始極焉,以通璇璣之統,正玉衡之平。園方之相研,剛柔之相干。盛則入衰,窮則更生。有實有虛,流止無常。

言玄之齊七政,以象天地如此。

夫天地設,故貴賤序。四時行,故父子繼。律曆陳,故君臣理。常變錯,故百事析。質文形,故有無明。吉凶見,故善否著。虛實蕩,故萬物纏。陽不極則陰不萌,陰不極則陽不牙。極寒生熱,極熱生寒。信道致詘,詘道致信。其動也,日造其所無,而好其所新。其靜也,日減其所為,而損其所成。故推之以刻,參之以晷,反覆其序,軫轉其道也。以見不見之形,抽不抽之緒,與萬類相連也。其上也縣天,下也淪淵,纖也入蘆音穢。廣也包軫。其道斿冥而挹盈,丁、宋作押盈。存存而亡亡,微微而章章,始始而終終。近玄者,玄亦近之;遠玄者,玄亦遠之。譬若天蒼蒼然,在於東面南面西面北面,仰而無不在焉,及其俛則不見也。天豈去人哉?人自去也。冬至及夜半以後者,近玄之象也。進而未極,往而未至,虛而未滿,故謂之近玄。夏至及日中以後者,遠玄之象也。進極而退,往窮而還,已滿而損,故謂之遠玄。日一南而萬物死,日一北而萬物生。斗一北而萬物虛,斗一南而萬物盈。日之南也,右行而左還;斗之南也,左行而右還。或左或右,或死或生,神靈合謀,天地乃并,天神而地靈。

玄術如此,是以人倫物化,參諸天地,和同無間,而玄為之宗。夏至致日南在東井,冬至致日北在牽牛。而斗正四時,各建其方。日曆西陸而東,斗軋東陸而西。萬物係焉,盈則兆死,虛則更生。夫玄散為一陰一陽,維其運也,左右相逢。如此,故能神靈合并,而反渾乎玄。曰天神而地靈,言合并而不相亂也。
玄瑩
天地開辟,宇宙拓坦。拓,本多作祏,章、林、黃作拓。天元咫步,日月紀數。周運曆統,群倫品庶。或合或離,或嬴或踦。故曰假哉天地,啖徒濫切。函啟化,罔衮於玄。章及丁別本罔作內。終始幽明,表贊神靈,大陽乘陰,萬物該兼,周流九虛,而禍福絓羅。凡十有二始,群倫抽緒,故有一二三,以絓以羅,玄術瑩之。鴻本五行,九位重施,諸本作施重,宋作重施。上下相因,醜在其中,玄術瑩之。天園地方,極植中央,動以曆靜,時乘十二,以建七政,玄術瑩之。斗振天而進,日違天而退,或振或違,以立五紀,玄術瑩之。植表施景,榆與株切。漏率刻,昏明考中,作者以戒,玄術瑩之。冷竹為管,室灰為候,以揆百度;百度既設,濟民不誤,玄術瑩之。東西為緯,南北為經,經緯交錯,邪正以分,吉凶以形,玄術瑩之。鑿井澹水,鑽火難木,流金陶土,以和五美;五美之資,以資百體,玄術瑩之。奇以數陽,耦以數陰,奇耦推演,以計天下,玄術瑩之。六始為律,六間為呂,律呂既協,十二以調,日辰以數,玄術瑩之。方州部家,八十一所,畫下中上,以表四海,玄術瑩之。一辟,三公,九卿,二十七大夫,八十一元士,少則制眾,無則治有,玄術瑩之。古者不霆不虞,霆,許、宋作 ,音雩,諸家作霆。慢其思慮,匪筮匪卜,吉凶交瀆,於是聖人,乃作蓍龜,鑽精倚神,箝知休咎,玄術瑩之。是故欲知不可知,則擬之以乎卦兆,測深摹遠,則索之以乎思慮。二者其以精立乎?夫精以卜筮,神動其變;精以思慮,謀合其適;精以立正,莫之能僕;精以有守,莫之能奪。故夫抽天下之蔓蔓,散天下之混混者,非精其孰能之?

瑩自度數,暉於諸法,而要以至精者,反乎一也。

夫作者,貴其有循而體自然也。其所循也大,則其體也壯;其所循也小,則其體也瘠。其所循也直,則其體也渾;其所循也曲,則其體也散。故不懼所有,不彊所無。譬諸身,增則贅而割則虧。故質斡在乎自然,華藻在乎人事也,其可損益與?諸本皆作華藻在乎人事,人事也,其可損益與?人事二字蓋衍。許、黃其作其字。夫一一所以摹始而測深也,三三所以盡終而極崇也,二二所以參事而要中也。人道象焉,務其事而不務其辭,多其變而不多其文也。不約則其指不詳,不要則其應不博,不渾則其事不散,不沈則其意不見。是故文以見乎質,辭以睹乎情;觀其施辭,則其心之所欲者見矣。
言玄之事辭如此。表贊九度,一一、一二、一一二、二一、二二、二三、三一、三二、三三。一一、初也;三三,上也;二二,中也。此自然不可損益之約也,象策數焉。

夫道有因有循,有革有化。因而循之,與道神之;革而化之,與時宜之。故因而能革,天道乃得;革而能因,天道乃馴。夫物不因不生,不革不成。故知因而不知革,物失其則;知革而不知因,物失其均。革之匪時,物失其基;因之匪理,物喪其紀。因革乎因革,國家之矩范也。矩范之動,成敗之效也。
變通者,玄之事也。因象水木,革象金火。
立天之經,曰陰與陽;形地之緯,曰從與橫;表人之行,曰晦與明。陰陽曰合其判#9,陰陽、從橫、晦明,丁、宋皆無曰字。從橫曰緯其經#10,晦明曰別其材。陰陽,該極也;經緯,所遇也;晦明,質性也。陽不陰,無與合其施;經不緯,無以成其誼;明不晦,無以別其德。陰陽,所以抽嘖也;宋作極賾,嘖與頤同。諸本作抽。從橫,所以瑩理也;明晦,所以昭事也。嘖情也抽,理也許作抽情也。瑩,事也昭,君子之道也。

開而當名者,玄之辭也。自中為陽,周為陰,以極八十一首。九位在中,經緯相錯,時物唯其所遇而見誼焉。晦明之才,晝夜之事也。

往來熏熏,得亡之門。夫何得何亡,得福而亡禍也。天地福順而禍逆,山川福庳而禍高,人道福正而禍邪。故君子內正而外馴,每以下人,是以動得福而亡禍也。福不醜不能生禍,禍不好不能成福。醜好乎醜好,君子所以亶表也。宋作君子之亶表。夫福樂終而禍憂始。天地所貴曰福,鬼神所祐曰福,人道所喜曰福;其所賤惡皆日禍。章、許作其所賤在惡,丁作其所在賤惡,宋作其所賤惡。故惡福甚者其禍亢。晝人之禍少,夜人之禍多。晝夜散者,其禍福雜。

瑩以昭事,使人知禍福之歸者也。晝人之禍少,純於明也;夜人之禍多,純於晦也。、晝夜散者,其禍福雜,則或晦或明,不純故也。

太玄首測衝錯攡塋注卷第七竟

#1道藏本《集注太玄經》僅一至六卷,為司馬光集注。本書七至十卷,據百子全書本《太玄經》補,為許翰注。

#2『公』原脫,據《十三經注疏》補。

#3『 』原作『闕』,據正文改。

#4『盛』原脫,據范本補。

#5#6#7『逿』原作『逷』,誤也。

#8『有』原作『有有』,衍一字。

#9『曰』原作『日』,據范本改。

#10『緯其經』原作〔經其經』,據范本改。

太玄數卷第八

玄數

昆侖天地而產蓍,參珍睟精以 數。 ,《釋文》音索,宋蘇各切。宋作二以 數,許、黃作三以 數,章、丁無二、三字。散幽於三重而立家,旁擬兩儀則睹事。逢遭并合, 繫其名,而極命焉。 ,《釋文》音戛,陸作 ,宋作揮,今諸家皆作 。精則經,疑之事其質乎?令曰假太玄。假太玄孚貞,章及丁別本作假假太玄,丁、宋、許、黃作假太玄、假太玄。爰質所疑,于神于靈。休則逢陽,星時數辭從;咎則逢陰,星時數辭違。凡筮有道,不精不筮,不疑不筮,不軌不筮,不以其占若不筮。神靈之曜曾越卓,章、許、黃神靈之三字復出。三十有六而策視焉。天以三分,終於六成,故十有八策。天不施,地不成,因而倍之,地則虛三以扮天之十八也。扮,房吻切。諸本作扮天十八,宋有之字。別一挂于左手之小指,中分其餘。以三搜之,并餘於艻。艻,與扐同。一艻之後,再數其餘,七為一,八為二,九為三,六算而策道窮也。逢有下、中、上:下,思也;中,福也;上,禍也。思、福、禍各有下、中、上,以晝夜別其休咎焉。

天以三分,則一二三綜而為六。以六因三,為十有八。天施而地成之,是以倍為三十有六。此神靈曜曾越卓之數也。地則虛三以受天,故策用三十有三。玄筮挂一者,至精也;中分而三搜之者,至變也;餘一二三則并於艻者,歸奇也。一艻而復數其餘,卒觀或.七或八或九,則晝一二三焉。天以六成,故六算而策道窮,則數極而象足也。得方求州,得州求部,得部求家,是謂散幽於三重而立家,凡四 。
極一為二,極二為三,極三為推,推三為嬴贊。章、許及丁別本作推三為贏贊。嬴或作贏,蓋通。贊嬴入表,表嬴入家,家嬴入部,部嬴入州,州嬴入方,范注:玄,或作去。陸云;當作玄。今諸家作玄,唯宋作去,章作入玄。

數自玄生,衍極而復歸於玄。此聖人同民吉凶,所以洗心于密者也,故間於筮法之中。昔者禹別九州,任土作貢,而錫堯玄圭,告厥成功,蓋以象此。

一從、二從、三從,是謂大休;一從、二從、三違,始、中休,終咎;一從、二違、三違,始休,中、終咎;一違、二從、三從,始咎,中、終休;一違、二違、三從,始、中咎,終休;一違、二違、三違,是謂大咎。占有四,或星,或時,或數,或辭。旦則用經,夕則用緯。觀始、中,決從終。
晝為休,夜為咎。而又以星時數辭,和乖盛衰,義類相取而占其事。旦用經,一五七;夕用緯,三四八;旦夕之中,二經一緯,用二六九。是謂三表。旦象天,夕象地,中象人也。一五六也進乎七,三四七也進乎八,二六八也進乎九。觀始中,決從終者,考積之極,而要其變也。是故餘艻之數,一兆七,三兆八,二兆九也。占有終休而反咎,有終咎而反休者,要在審觀所質之事,以星時數參之而已矣。非忠信之事,吉而更以凶,此占法也。

三八為木,為東方,為春。日甲乙,辰寅卯。聲角,色青,味酸,臭膻,形詘信。生火,勝土。時生,藏脾。

肺極上以覆腎,極下以潛心,居中央以象君德,而左脾右肝,承之以位五行。《月令》春祭先脾,夏祭先肺,中央祭先心,秋祭先肝,冬祭先腎,此玄符也。是故肺藏氣者,火也;腎藏精者,水也;心藏神者,土也;脾藏思者,木也;肝藏血者,金也。其為體也,則脾土、肺金、心火、肝木、腎水;其為位也,則丫養育而臣制畜。不與物合者,一而已矣,玄德之象也。
侟志音存,或作存。
木侟志者,立也;金侟魄者,營也;火侟魂者,變也;水侟精者,潛也;土侟神者,化也。志,水也,而侟於木;魄,土也,而侟於金;魂,木也,而侟於火;神,火也,而侟於土。皆託乎其所生。《老子》所謂弱其志,強其骨,虛其心,實其腹者是已。唯精一之至也,是以其為物不貳也。

性仁,情喜。事貌,用恭,撝肅,徵旱。

《洪范》庶徵,雨暘取緯,燠寒風取經。玄數分類,則以其正言而已矣,弗以衝氣相通也。
帝太吳,神勾芒,星從其位。氏、房、心、尾、箕,位寅卯。類為鱗,為雷,為鼓,為恢聲,為新,為躁,為戶,為牖。
甲象為鱗,秩秩次比眾盛。蓋極則震而變為雷,為鼓,為恢聲。發生為新,決塞為躁。大者為戶而出,小者為牖而通也。凡物,出必由戶,入必由門。戶,奇也;門,偶也。竈惕以養,而行流通。中霤土,以沖虛函天明,受眾流。此福所集,故家主之。門戶闔闢有變,緯也;竈行中霤有常,經也。是故《月令》:春祀戶,夏祀竈,中央祀中霤,秋祀門,冬祀行。類求五物,與玄合符。

為嗣,為承。為葉,為緒。

震為長子之變也。為戶、牖,則家立矣。

為赦,為解。為多子。

稅枯釋甲,震之功也,國事象焉。萌生孕字,時物方昌。

為出,為予。

帝出乎震,布德施惠,而物象之。為赦為解,出而予也。
為竹為草,為果為實。
秀拔而為竹,滋蔓而為草,首斂而為果,皆木氣也。果為實,象果則將復生焉。
為魚。
水生鱗屬,蕃息之象。竹草至魚,皆多子類也。
為疏器。
《月令》:春則其器疏以達。刻而鏤之,象土之發生無所塞也。疏器,致人力焉,以相天時。
為田,為規。
許、黃作為規為田,宋、郭作為田為規。木治土。為田,木用事而稷官展采焉。為規,象元之運木。土稽之木上,象致力于春,以相天物者也。

為矛。

句兵曲直不殺。戈氏罇,矛氏鐓。矛敦,仁也。

為青怪。

以正治國,以奇用兵。五行反常,則各以其物見異焉。
為鼽。音求。
春行秋令,則人多鼽,金沴木也。
為狂。
弗恭弗肅,動蕩之過。
四九為金,為西方,為秋。日庚辛,辰申酉。聲商,色白,味辛,臭腥,形革。生水,勝木。時殺,藏肝,侟魄。性誼,情怒。事言,用從,撝乂。徵雨。帝少吳,神蓐收,星從其位。
胃、昴、畢、氏、參,位申酉。
類為毛。
金革火而收之,其氣發散。為毛,庚辛象也。
為醫,為巫祝,為猛。唐人避諱,書多改虎為猛。此字疑當作虎,而未有本證定。為舊,為鳴。

醫攻疾,巫祝被不詳,皆善革者也。為猛,蓋虎,甲毛類也。虎變異龍,因舊而炳。凡物堅成則鳴,如虎嘯風,鳴之盛也。醫之革物,使復舊常,而巫祝善鳴矣。物正為新,物老為舊。凡動,木也。凡聲,金也。動夬為躁,聲揚為鳴。鳴尚節焉。

為門,為山,為限,為邊,為城,為骨,為石。

以堅立節,故為門,為山,為限,為邊,為城。金以方止。邊,四方也。城,四營之,以為險。故外象為限,為邊,為城。內象為骨。骨自堅生,此木氣也。而凡物之堅,皆金為之,故木質皆白。金類為骨,其極為石。

為環佩,為首飾,為重寶,為大哆,丁、宋無此一句。為扣器。扣,音口,金飾器口也。
疑極而說見,質定而文生之。環佩,身之節也。加尊而為首飾,又加貴而為重寶。環佩象四,首飾象九。重寶體覺德焉。《說文》侈,大。哆,口之兌也。扣器以金飾口,致說焉,亦以立堅。
為舂,為椎。為力,為縣。與懸同。為燧,為兵,為械。為齒,為角,為螫,為毒。

政飾以說,而小過治之。扣器以受生。為舂,為椎,為力,以堅勝也。力勝,而後能勝物。縣之,縣以權,制其變。故以金變火為燧,又火變金為兵。其變如此,七九錯也。人有兵械,物有齒、角、螫、毒,皆以勝物而立我焉。立我已甚,則可入可取,寇賊生之。
為狗,為入,為取,為 。呼早切,章作獵。
為寇,為賊,為理,為矩,為金工,為鉞。
狗守其方,必或入之。為入,納日也。為取,收歲也。為 ,獵時也。獵取之極,為寇,為賊。則理官治之而立方焉,是以為理,為矩。革而從範,故為金工;弗革而斷以義方,則有殺而已,故為鉞。兵械以鉞,正為金類,專殺焉。武成左杖黃鉞者,示無事於殺故也。
為白怪,為喑,為僭。諸家作讚,丁作僭。
金反常,則在物為白怪,在人為喑,在國為僭。

二七為火,為南方,為夏。日丙丁,辰巳午。聲徵,色赤,味苦,臭焦,形上。生土,勝金。時養,藏肺,傳魂。性禮,情樂。事視,用明,撝哲。徵熱,帝炎帝,神祝融,星從其位。柳、星、張、翼、軫,位巳午。類為羽,為竈,為絲,為網,為索,為珠。為文,為駁。為印,為綬,為書。
北方之奇為羽,南方之類為羽。吳天之氣,以火蒸水,自北沖南,而羽象生焉。其養為竈,其楊為絲,其交為網,其糾為索,其凝清明為珠。其變參錯為文,駁者物相雜也。皆象竈氣上蒸。為印、綬、書,為文象定焉,凡此為羽之變也。
為輕,為高,為臺。為酒,為吐,為射,為戈,為甲,為叢。
上炎之氣,弗縕而發,則為輕,為高,為臺。其縕而發,則為酒,為吐,為射,為戈,為甲,為叢。凡草木皆以火拔水,觸土而生者也。
為司馬,為禮,為繩,為火工,為刀。
為射,為戈,為甲,為叢,此司馬之所乘,以務烈也下。武成履亂者,理焉,故為禮。禮以約物,使從正直,故為繩。繩以人輔天而治之,故為火工。戈,支兵也,象物萌芽。而刀正火類,刀制義也。

為赤怪,為盲,為舒。赤怪,災也。盲,喪其明。舒,豫咎也。
一六為水,為北方,為冬。日壬癸,辰子亥。諸家作子亥,宋作亥子。聲羽,色黑,味咸,臭朽,形下。生木,勝火。時藏,藏腎,侟精。性智,情悲。事聽,用聰。撝謀,徵寒。帝顓頊,神玄冥,星從其位。女、虛、危、室、壁,位亥子。類為介,為鬼,為祠,為廟。為井,為穴,為竇。為鏡,為玉。

陷乎險中,其象為介。為鬼,為祠,為廟,以潛靈也。為井,為穴,為竇,以深通也。為鏡,以靜明也。為玉,以潔清也。皆水之在原者也。

為履,為遠行,為勞,為血,為膏。

其流為履,為遠行,為勞,為血。血凝其滋,而膏生焉,則物著而貪起矣。
為貪,為含,為蟄。為火獵,宋作人獵。為閉,為盜。

翕取為貪,懷藏為含。翕取生寒,懷藏至伏,是以為蟄。於物為蟄。為火獵,救人。為閉,為盜,在險象也。含有畏而圖,有貪無度,而力取也。貪以寒極,反為火獵。金為寇賊,善殘殺也。水為盜者,沒非其有而已矣。
為司空,為法,為準,為水工,為盾。
司空居民,取諸閉蟄法,以險持平焉,所以禁犯獵而謹攘盜也。水工治水,使不失其平者也。為盾,貞坊而已矣。周宣南征之詩曰:師干之試,方叔率止。
為黑怪。為聾,為急。
自信弗稽,其咎為急,則莫能聽德,是聾類也。
五五為土,為中央,為四維。日戊己,辰辰未戌丑。多作辰戌丑未,今從丁、宋本。聲宮,色黃,味甘,臭芳,形植。生金,勝水。時該,藏心,侟神。性信,情恐懼。

仁柔而好生,故其情喜義。剛而時殺,故其情怒。禮與物嘉會相見,故其情樂。智獨不與物合,而善救不已,故其情悲。《書》曰: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執厥中。中不失,則所以定危也。中動則為恐懼之情,如震二五是已。心震于物,而無守則者,非情之正也。
事思,用睿,撝聖,徵風。帝黃帝,神后土,星從其位。角、亢位辰,奎、婁位戌,斗牛位丑,井、鬼位未。類為裸,為封,宋作為封,為壠。為瓶。為宮,為宅,為中霤。為內事,為織,為衣,為裘。為繭,為絮。為牀,為薦。
裸無介鱗羽毛,體中而已。夫神無方而道未始有封,封已而此疆爾界生焉,封已則如瓶焉而已矣。瓶凝土,以為器;宮鑿土,以為室。宅,居之也。宮宅中霤之間,有內事焉。土積陰也,而功作成物,識法經緯,為衣為裘,皆內事也。裸,思所以自燠,是以為繭自封,此人衣裘之心也。藏諸衣裘,而不足於是,因繭又索絮焉。自為中霤,以虛變通,利用生之。至於為牀為薦,以寧厥正,安厚之極也

為馴,為懷,為腹器。為脂,為漆,為膠。為囊,為包。

馴,婦道也。懷,母道也。以懷,故為腹器。中和之凝,為脂,為漆,為膠。其保合之,為囊,為包。此母道之所以成物也。
為輿,為轂。為稼,為嗇。為食,為。為棺,為櫝宋作椁。為衢,為會,為都。為度,為量。為土工,為弓矢。

輿以方載,轂以中運。為稼,為嗇。為食,為與。為棺,為檳,象地載之運也。《書》曰:土爰稼穡。食以自實,而腴其生,是以有死也。棺,人之所以及於土也。夫百昌皆生於土,反於土,而後生之生於本者,是櫝類也。死生往復,如衢。衢,會通也。四達而中為之都,度量之法謹焉,土工資之。治國至於弓矢,極矣。故曰:五兵之運,德之末也。物之萌生,離潛發伏,如弓之矢,弓之彀,率遊於中央者也。

為黃怪,為愚,為牟。宋雲牟當作瞀。

妖不自興,由人反德。為愚也者,心之疾也。牟與蒙通,零濁之咎也。玄數之推五行,昭事類焉,故以《洪範》五行為序。深知五行之為,而可與論道,可與制禮,非特尚其占而已也。
五行用事者王,王所生相。故王廢,勝王囚,王所勝死。其在聲也,宮為君,徵為事,商為相,角為民,羽為物。其以為律呂也,黃鐘生林鐘,林鐘生太簇,太簇生南呂,南呂生姑洗,姑洗生應鐘,應鐘生蕤賓,蕤賓生大呂,大呂生夷則,夷則生夾鐘,夾鐘生無射,無射生仲呂。
事變通相宰制,民生而和,物藏而化。君中心無為也,以守至正,故凡聲,重不逾宮,輕不過羽。九九八十一以為宮,三分去一,五十四以為徵;三分益一,七十二以為商;三分去一,四十八以為羽;三分益一,六十四以為角。此黃鐘之均五聲法也。十二律各以其數為宮,而損益以生徵、商、羽、角,而為六十聲。黃鐘之管九寸,三分去一,下生林鐘;林鐘之管六寸,三分益一,上生太簇;太簇之管八寸,三分去一,下生南呂,五寸三分寸之一;南呂上生姑洗,七寸九分寸之一;姑洗下生應鐘,四寸二十七分寸之二十;應鐘上生蕤賓,六寸八十一分寸之二十六;蕤賓又上生大呂,八寸二百四十三分寸之百四;大呂下生夷則,五寸七百二十九分寸之四百五十一;夷則上生夾鐘,七寸二千一百八十七分寸之千七十五;夾鐘下生無射,四寸六千五百六十一分寸之六千五百二十四;無射上生中呂,六寸萬九千六百八十三分寸之萬二千九百七十四。蓋皆損益之數不過三,生取之數不過八。是以統和二極,而述行八風也。自子至巳者,皆陽紀也;大呂、夾鐘、中呂,陽中之陰聲也。自午至亥者,皆陰紀也;蕤賓、南呂、應鐘,陰中之陽聲也。是以自子至巳,皆下生;自午至亥,皆上生也。凡樂,黃鐘為宮,則林鐘為徵,太簇為商,南呂為羽,姑洗為角;林鐘為宮,則太簇為徵,南呂為商,姑洗為羽,應鐘為角;太簇為宮,則南呂為徵,姑洗為商,應鐘為羽,蕤賓為角。凡五聲,六律十二管之旋相為宮也。以三變通。此記所謂播五行於四時,和而后月生者也。五行更王用事,一正勝焉,而參以生和,此《易》所謂利貞之性情者哉。
子午之數九,丑未八,寅申七,卯酉六,辰戌五,巳亥四。故律四十二,呂三十六。并律呂之數,或還或否,凡七十有八,黃鐘之數立焉。其以為度也,皆生黃鐘。

子午,天地之所以經皇極也,九數縕焉。而其殺至于巳亥,律綜子午寅申辰戌之數,為四十二,呂綜丑未卯酉巳亥之數,為三十六。并之,凡七十有八。而律呂之數,黃鐘獨還得九,諸律否焉。是以黃鐘為律呂之宗也。黃鐘之數八十有一,而立於七十有八。則虛其三,以為眾妙之玄。所以用九者也,參三焉,十有二辰之數,至四而止,則以立方而已矣。其以為度也,皆由黃鐘者。由九十黍之廣而生度,由九寸之管而生量。由其實一千二百黍之重為十二銖,而生權衡也。
甲巳之數九#1,乙庚八,丙辛七,丁壬六,戊癸五。聲生於日,律生於辰。聲以情質,律以和聲。聲律相協,而八音生。
天數五,地數五,五位相得,而各有合,是以十日如之。天地中孚,象見甲子。甲,一元也。一為三,三為九,而數究焉。故甲數九,己數亦九#2,從其合也。甲數九,降而為乙,為丙,為丁,為戊;己數九#3,降而為庚,為辛,為壬,為癸。數極於五,是故日以沖運也。甲乙為角,丙丁為徵,庚辛為商,壬癸為羽,戊己為宮#4。故聲生於日,天之氣也;律生於辰,地之法也。聲直之以情質,律述之以和聲。而金石絲竹匏土革木之音生,聲可和而成文。如此,凡以日各有合故也。

九天:一為中天,二為羨天,三為從天,四為更天,五為睟天,六為廓天,七為減天,八為沈天,九為成天。

九地:一為沙泥,二為澤池,三為沚崖,四為下田,五為中田,六為上田,七為下山,八為中山,九為上山。
九人:一為下人,二為平人,三為進人,四為下祿,五為中祿,六為上祿,七為失志,八為疾淤,宋作淤疾。九為極。
九天以行言,據始、中、終;九地以勢名,據下、中、上;九人以動觀,據思、福、禍。
九體:一為手足,二為臂脛,三為股肱,四為要,五為腹,六為肩,七為 , , ,音呀; ,《釋文》音枯,宋音胡。八為面,九為顙。
九屬:一為玄孫,二為曾孫,三為仍孫,四為子,五為身,六為父,七為祖父,八為曾祖父,九為高祖父。
九竅:一六為前,為耳,二七為目,三八為鼻,四九為口,五五為後。

觀九體、九屬之象,則知日辰之數。數自九差等而降者,蓋自然也。

九序:一為孟孟,二為孟仲,三為孟季,四為仲孟,五為仲仲,六為仲季,七為季孟,八為季仲,九為季季。
九事:一為規模,二為方沮,三為自如,四為外它,五為中和,六為盛多,七為消,八為耗,九為盡弊。
九年:一為一十,二為二十,三為三十,四為四十,五為五十,六為六十,七為七十,八為八十,九為九十。

以九屬要九體、九竅者,體竅所以立人屬也;以九事要九序、九年者,序年所以作人事也。序推三年周十。
推玄算:家,一置一,二置二,三置三;部,一勿增,二增三,三增六;州,一勿增,二增九,三增十八;方,一勿增,二增二十七,三增五十四。
《法言》曰:《易》,數也,可數焉者也。《書》之不備過半,而習者不知者,無數以為之品式也。玄算使筮者知首贊日星之次,所以經天彝倫而使勿亂也。如得一方、一州、一部、三家礥,則家三置三,方州部皆勿增,有三而已。是為玄首之次,三也;凡增者,皆其所因家數也。

求表之贊,置玄姓,去太始策數,減一而九之,增贊。去玄數半之,則得贊去冬至日數矣。偶為所得日之夜,奇為所得日之晝也。許、黃作明,宋、郭作得。
置玄姓,去太始策數而減一者,去其所置玄姓之首。九之者,首各九贊也。去玄姓之首,則將計其贊而增之。贊一增一,二增二,三增三也。求日去玄數,半之者合二贊為一日,故贊偶為夜,贊奇為晝也。如筮得應,自中至應,凡四十一。則置四十一,減一而九之,為三百六十;而增所得贊焉,去三百六十半之,而得百八十,此去冬至日數也。增一則為三百六十一,贊奇也,為百八十一日之晝。增二則為三百六十二,贊偶也,為百八十一日之夜也。
求星,從牽牛始,除算盡,則是其日也。
冬至日起牽牛一度,日運一度,而成一日。故除星度盡,則得其日之所在何度也。

太玄數卷第八竟

#1『己』原作『乙』,據范本改。

#2#3#4『己』原作『巳』,據正文天干改。

太玄文掜卷第九

玄文

罔、直、蒙、酋、冥。罔、北方也,冬也,未有形也。直,東方也,春也,質而未有文也。蒙,南方也,夏也,物之修長也,皆可得而戴也。許、黃作載,章、丁、郭作戴。酋,西方也,秋也,物皆成象而就也。有形則復於無形,故曰冥。故萬物罔乎北,直乎東,蒙乎南,酋乎西,冥乎北。故罔者,有之舍也;直者,文之素也;蒙者,亡之主也;酋者,生之府也;冥者,明之藏也。罔舍其氣,直觸其類。蒙極其修,酋考其就,范注:考物使成成就。而正文作親,蓋寫者誤。宋、郭作就。冥反其奧。罔蒙相極,直酋相敕。出冥入冥,新故更代。章作貸。陰陽迭循,清濁相廢。將來者進,成功者退。已用則賤,當時則貴。天文地質,不易厥位。罔、直、蒙、酋、冥。言出乎罔,行出乎罔,禍福出乎罔。罔之時,玄矣哉。行則有踪,言則有聲,福則有膊,音剸,切肉也;又音竪衮切。禍則有形,之謂直。有直則可蒙也,有蒙則可酋也,可酋則反乎冥矣。是故罔之時則可制也,八十一家由罔者也。天炫炫出於無畛,炫,胡絢切。熿熿出於無垠。熿,戶光切,與煌同。故罔之時,玄矣哉。是故天道虛以藏之,動以發之,崇以臨之,刻以制之,終以幽之。淵乎其不可測也,耀乎其不可高也。故君子藏淵足以禮神,發動足以振眾,高明足以覆照,制刻足以竦懝牛力切,一作擬,幽冥足以隱塞。君子能此五者,故曰罔、直、蒙、酋、冥。或曰:昆侖旁薄,幽何為也?曰:賢人天地,思而包群類也。昆諸中,未形乎外,獨居而樂,獨思而憂,樂不可堪,憂不可勝,故曰:幽。神戰于玄,何為也?曰:小人之心雜,將形乎外,陳陰陽以戰其吉凶者也。陽以戰乎吉,陰以戰乎凶。風而識虎,雲而知龍,賢人作而萬類同。龍出于中,何為也,曰:龍,德始著者也。陰不極則陽不生,亂不極則德不形。君子修德以俟時,不先時而起,不後時而縮。動止微章,不失其法者,其唯君子乎?故首尾可以為庸也。庫虛無因,大受性命,否,何也?曰:小人不能懷虛處乎下,庳而不可臨,虛而不可滿,無而能有,因而能作。故大受性命而無辟也,故否。諸本作無辭辟也,丁、章無辭字。日正于天;何為也?曰:君子乘位,為車為馬,車軨《釋文》:力丁切,車闌也。馬 ,《釋文》音介,馬尾髻結也。可以周天下,故利其為主也。月闕其搏,不如開明于西,何為也?曰:小人盛滿也。自虛毀者,水息淵,木消枝,山殺瘦,澤增肥,賢人睹而眾莫知。酋酋之包,何為也?曰:仁疾乎不仁,誼疾乎不誼。君子寬裕足以長眾,和柔足以安物。天地無不容也;不容乎天地者,其唯不仁不誼乎?故水包貞。黃不黃,何為也?曰:小人失刑中也。諸一則始,諸一,章諸作謂。諸三則終,二者得其中乎?君子在玄則正,在福則沖,在禍則反;小人在玄則邪,在福則驕,在禍則窮。故君子得位則昌,失位則良;小人得位則橫,失位則喪。八雖得位,然猶覆秋常乎?顛靈,氣形反,何為也?曰:絕而極乎上也。極上則運,絕下財顛。靈已顛矣,氣形惡得在而不反乎?君子年高而極時者也歟。陽極上,陰極下;氣形乖,鬼神阻;賢者懼,小人怙。昆侖旁薄,太容也。神戰于玄,相攻也。龍出于中,事從也。庳虛之否,不公也。日正于天,光通也。月闕其搏,損嬴也。酋酋之包,法乎貞也。黃不黃,失中經也。顛靈之反,窮天情也。岡直蒙酋,贊群冥也。昆侖旁薄,資懷無方。神戰于玄,邪正兩行。龍出于中,法度文明。庳虛之否,臣道不當。日正于天,乘乾之剛。月闕其搏,以觀消息。酋酋之包,能任乎刑德。能任,監本能作揩,黃無能字,諸本否。黃不黃,不可與即。顛靈之反,時則有極。岡直蒙酋,乃窮乎神域。天地之所貴曰生,物之所尊曰人,人之大倫曰治,治之所因曰辟。崇天普地,分群偶物,使不失其統者,莫若乎辟。夫天辟乎上,地辟乎下,君辟乎中。仰天而天不惓與惓同,俯地而地不怠。惓不天,怠不地,惓怠而能乎其事者,古今未諸#2。是以聖人卬天則常,窮神掘變,極物窮情;與天地配其體,與鬼神即其靈,與陰陽埏其化,與四時合其誠;視天而天,視地而地,視神而神,視時而時。天地神時皆馴,而惡入乎逆?

《詩》曰:皇王維辟,法勝也。中為君德,而辟統正,此是謂泰始,天地之運啟焉。

玄掜研啟切
玄之贊辭,或以氣,或以類,或以事之骫卒。骫,音委。謹問其姓,而審其家,觀其所遭遇,劘音靡。之於事,詳之於數,逢神而天之,觸地而田之,則玄之情也得矣。故首者,天性也;衝,對其正也;錯,絣也。絣,普耕切;又音并。元文綺也,雜也。測,所以知其情。攡,張之。瑩,明之。數為品式,文為藻飾。掜,擬也。圖,象也。告,其所由往也。維天肇降生民,使其貌動、口言、目視、耳聽、心思。有法則成,無法則不成。誠有不誠,范、宋作誠有不威,丁 作不畏,黃作不誠。掜擬之經。垂 為衣, ,所交切,衣衽。襞幅為裳,襞,音壁。衣裳之制,諸本制作示,宋但云衣裳示天下,近監本作制。以示天下,掜擬之三八。比札為甲,冠矜為戟,被甲何戟,矜;《釋文》巨巾切,矛柄也。以威不恪,掜擬之四九。尊尊為君,卑卑為臣,君臣之制,上下以際,掜擬之二七。鬼神耗荒,想之無方,無冬無夏,祭之無度,故聖人著之以祀典,掜擬之一六。時天時,力地力,維酒維食,爰作稼穡,掜擬之五五。古者寶龜而貨貝,後世君子易之以金幣,國家以通,萬民以賴,掜擬之思。諸本皆作思慮,慮字蓋衍。建侯開國,渙爵般秩,以引百祿,掜擬之福。越隕不令,維用五刑,掜擬之禍。秉圭戴璧,臚湊群辟,臚,力居切,陳序也。掜擬之八十一首。棘木為杼,削木為軸,杼軸既施,民得以燠,掜擬之經緯。雕割匏、竹、革、木、土、金,擊石彈絲,以和天下,掜擬之八風。丁無雕字,別本唯割字,章作刻。《釋文》作則,音喧。云一作割,宋、許、黃作雕割。雕,音彫,蓋古字同。陰陽相錯,男女不相射,人人物物,各由厥匯,掜擬之虛嬴。日月相斛,星辰不相觸;音律差列,奇耦異氣;父子殊面,兄弟不孿,《釋文》生患、所眷二切,雙生子也。宋作孳。帝王莫同,掜擬之歲。嘖以牙者童其角, 以翼者兩其足,無角無翼,材以道德,掜擬之九日平分。存見知隱,由邇擬遠,推陰陽之荒,考神明之隱,掜擬之晷刻。一明一幽,跌剛跌柔,知陰者逆,知陽者流,掜擬之晝夜。上索下索,遵天之度;往述來述,遵天之術;無或改造,遵天之丑,掜擬之天元。天地神胞法易,久而不已,當往者終,當來者始,掜擬之罔、直、蒙、酋、冥。故擬水於川,水得其馴;擬行於德,行得其中;擬言於法,言得其正。言正則無擇,行中則無爽,水順則無敗。無敗,故可久也;無爽,故可觀也;無擇,故可聽也。可聽者,聖人之極也;可觀者,聖人之德也;可久者,天地之道也。章作業。是以昔者群聖人之作事也,止擬諸天,下擬諸地,中擬諸人。天地作函,日月固明,五行該醜,五嶽宗山,四瀆長川,五經括矩。天違、地違、人違,而天下之大事悖矣。

玄之贊辭,皆擬也。氣生類,類生事之骫卒,蓋法三摹。觀凡掜之所擬,則有以見贊之情,不盡其彙者,得比義焉。思以虛,權禍福而變通之,如金幣之於天下。臚湊群辟,掜擬八十一首,則唯體。玄極為能,蒞此虛嬴,在一晝一夜之間,而歲統期,道皆相異而不相悖也。而體有小大,則擬有玄章。玄以二首平分九日,利不可專,天之道也。玄經象辭,蓋擬晷刻晝夜,而數擬天元。天元則曆章會統之所綜也。《易》: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罔冥,蓋神胞也。始終不已,法《易》如此。

太玄文掜卷第九竟

#1『日』原作『曰』,據范本改。

#2『未』原作『末』,據范本改。

太玄圖告卷第十

玄圖

一玄都覆三方,方同九州,枝載庶部,分正群家,事事其中。陰質北斗,章、許及丁別本陰質上有則字,丁、宋皆無。日月畛營。陰陽沈交,四時潛處。五行伏行,六合既混,七宿軫轉。馴幽曆微,六甲內馴,九九實有。律呂孔幽,曆數匿紀。范作馴幽推曆,六甲內馴,九九實有。律呂孔幽,曆數匿紀。宋作馴幽曆微,九九實有,律呂釆幽,曆數匿紀,六甲內馴。郭、林同宋本。林唯推曆、孔幽二字,郭孔幽字同范、許、黃本。圖象玄形,贊載成功。始哉中羨從,百卉權輿,乃訊感天。訊,與迅同。雷推 ,輿物旁震。寅贊柔微,拔根于元。東動青龍,光離于淵。摧上萬物,天地輿新。 ,徒感切。震,音珍。輿物,丁輿作與。拔根,丁別本作拔艱。摧上,許、黃作羅上,宋、丁作摧土田告,云摧當作催,土當作咄,蓋古摧與催同。中哉更睟廓:象天重明,雷風炫煥,與物時行。陰酋西北,陽尚東南。內雖有應,外觝亢貞。龍幹于天,長類無疆。南征不利,遇崩光。章作遇乎崩光,宋作遇於崩光。終哉減沈成:天根還向,成氣收精。閱入庶物,咸首艱嗚。深合黃純,廣含群生。泰柄雲行,時監地營。邪謨高吸,乃馴神靈。旁該終始,天地人功咸酋貞。

玄圖三之變也。方、州、部、家,一、二、一二、四,而玄在其中,此之謂五之以合虛。雷推 #1;輿物旁震,屯也,雉雊季冬感此。寅贊柔微,拔根于元,太簇之氣。東動青龍,光離于淵,則解矣。亢貞之時,龍務蕃類而已,征則不利矣。天根還向,一之反也,自難勤養。深合黃純,則復乎中焉。泰柄雲行,時監地營,斗運而正五辰也。邪謨高吸,乃馴神靈,則贊載成功,謀而取之,無不至也。是以能馴神靈而不悖,旁周終始而功咸酋也。
天甸其道,地他其緒。杝,直紙切。《詩》云:析薪扡矣#2,謂隨其理也。陰陽雜廁,有男有女。天道成規,地道成矩。規動周營,矩靜安物。周營故能神明,安物故能聚類。類聚故能富,神明故至貴。夫玄也者,天道也,地道也,人道也。兼三道而天名之,君臣、父子、夫婦之道。極君臣、父子、夫婦之道而與天合。

玄有二道:宋作玄以一道,以三生,以一起,一以三生。以一起者,方、州、部、家也。一以三起,一以三生。以三起者,方、州、部、家也。以三生者,參分陽氣,以為三重,極為九營。是為同本離末,范作是為同本離生。章為作謂,生作末。林生同本,離生末。天地之經也。旁通上下,萬物并也。九營周流,終始貞也。始於十一月,終於十月,羅重九行,行四十日。誠有內者存乎中,宣而出者存乎羨,雲行雨施存乎從,變節易度存乎更,珍光淳全存乎睟,淳全,章作淳金。虛中弘外存乎廓,削退消部存乎減,降隊幽藏存乎沈,隊,音墜。考終性命存乎成。是故一至九者,陰陽消息之計邪,反而陳之,子則陽生於十一月,陰終十月可見也;午則陰生於五月,陽終於四月可見也。生陽莫如子,生陰莫如午。西北則子美盡矣,東南則午美極矣。故思心乎一,反復乎二,成意乎三,條暢乎四,著明乎五,極大乎六,敗損乎七,剝落乎八,殄絕乎九。生神莫先乎一,中和莫盛乎五,倨劇莫困乎九。倨,音據,傲也。勳,音遽,疾也。郭元亨疏: ,作劇。夫一也者,思之微者也。四也者,福之資者也。七也者,禍之階者也。三也者,思之崇者也。六也者,福之隆者也。九也者,禍之窮者也。二五八,三者之中也,福則往而禍則丞也。九虛設辟,君子小人所為宮也。自一至三者,貧賤而心勞。四至六者,富貴而尊高。七至九者,離咎而犯菑。五以下作息,五以上作消。數多者見貴而實索,數少者見賤而實饒。諸本作虛饒,許作實饒。息與消糾,貴與賤交。福至而禍逝,禍至而福逃。許、黃無福至一句。宋、丁禍至一句在上。今從章本。幽潛道卑,亢極道高。晝夜相丞,夫婦繫也。終始相生,父子繼也。日月合離,君臣義也。孟季有序,長幼際也。兩兩相闔,朋友會也。一晝一夜,然後作一日。一陰一陽,然後生萬物。晝數多,夜數少,章又有晝數長,夜數短者,衍也。宋作晝數多,而夜數少。象月窺而日縊。君行光而臣行滅,君子道全,小人道缺。

以三起者有方,位之所以建立也;以三生者無方,氣之所以造化也。參分陽氣,為始、中、終。而九天周營,始於十一月朔旦冬至,而中統之。行四十日半而大寒,則羨統之。又行四十日半而驚蟄,則從統之。更統穀雨,賥統小滿,廓統小暑,減統處暑,沈統秋分,成統立冬之氣,各行四十日半。九營凡三百六十四日半,而歲成焉。日行四十日者,其半參差不齊,天之所以運也。參摹而四分之,極於八十一;旁則三摹九據,極之七百二十九贊。是以由始、中、終,著思、福、禍,以盡陰陽消息之計。玄凡三百六十四夜,三百六十五晝,是為晝數多夜數少,陽饒而陰乏也。
一與六共宗,二與七共朋,三與八成友,四與九同道,五與五相守。玄有一規、一矩、一繩、一準,以從橫天地之道,馴陰陽之數,擬諸其神明,闡諸其幽昏。則八方平正之道,可得而察也。

三八為規,四九為矩,二七為繩,一六為準。界辨而隅分,則八方平正之道可得而察。
玄有六九之數,策用三六,儀用二九。玄其十有八用乎!泰積之要,始於十有八策,終於五十有四。并始終策數,半之為泰中。泰中之數三十有六策,以律七百二十九贊,凡二萬六千二百四十四策為泰積。七十二策為一日,凡三百六十四日有半,踦滿焉,以合歲之日而律曆行。故自子至辰,自辰至申,自申至子,冠之以甲,而章、會、統、元,與月食俱沒,玄之道也。丁、宋作與月食沒,具玄道也。章作與月蝕沒,俱玄之道也。

天以六為節,陽中之陰也。地以九制會,陰中之陽也。陰陽變通,而利用生也。策象天數,地儀天而匹之,人觀法焉。故其數始於十有八策,終於五十有四。天地人數,始終相極,而玄以十有八用為之宗。是以并五十有四而為七十有二,此一晝一夜之策也。而一歲象此,故七百二十九贊,律於泰中三十有六。凡贊之策三十有六,積是以為二萬六千二百四十四策而成歲也。中、羨、從自子至辰,更、睟、廓自辰至申,減、沈、成自申至子者,一歲之方也。而四千六百十有七歲象此。十九歲為一章,二十七章為一會,三會為一統,三統為一元。統凡千五百三十九歲甲子朔旦冬至為天統,甲辰朔旦冬至為地統,甲申朔旦冬至為人統,象玄三方。與月蝕俱沒者,統合八十一章,元綜九會,每會則盡一月蝕之數。月蝕,數之盈也。陸績曰:置一元之數,以九會除之,終盡焉。一章閏分盡,一會月蝕盡,一統朔分盡,一元六甲盡。

玄告
玄生神象二,神象二生規,規生三摹,三摹生九據。玄一摹而得乎天,故謂之九天;諸本作有,宋作九,地、人同。再摹而得乎地,故謂之九地;三摹而得乎人,故謂之九人。天三據而乃成,故謂之始、中、終。地三據而乃形,故謂之下、中、上。人三據而乃著,故謂之思、福、禍。下欱上欱,呼合切,《說文》:歠也。出入九虛;小索大索,周行九度。玄者,神之魁也。天以不見為玄,地以不形為玄,人以心腹為玄。天奧西北,鬱化精也。地奧黃泉,宋作黃淵。隱魄榮也。人奧思慮,含至精也。丁、宋含作合。天穹隆而周乎下,地旁薄而向乎上,人 而處乎中。 :《釋文》音泯,宋作苠。天渾而 宋作揮,故其運不已。地隤而靜,故其生不遲。人馴乎天地,故其施行不窮。天地相對,日月相劌,山川相流,輕重相浮,陰陽相績,尊卑不相黷。是故地坎而天嚴,月遄而日湛。五行迭王,四時不俱壯。日以昱乎晝,月以昱乎夜;昴則登乎冬,火則登乎夏。南北定位,東西通氣,萬物錯離乎其中。玄一德而作五生,一刑而作五克。一刑,丁、宋上有玄字。五生不相殄,五克不相逆。不相殄乃能相繼也,不相逆乃能相治也。相繼則父子之道也,相治則君臣之寶也。

自玄冥而發乎神光,故神象二。二運無方,是以生規。規三摹之,而天玄、地玄、人玄得焉。摹必有據以建立,是以九據旁極七百二十有九。九贊之事,三極之道也。天奧西北,則化精冥於混沌無端。地奧黃泉,則信無不在乎中,萬物精氣隱焉。此魄榮也,罔之時也。所謂潛天而天,潛地而地,亦極此奧而已矣。玄象如此,而人將造之,非遺物離人,精思超詣,則莫能入。攡曰:欲違則不能,默則得其所。此玄要也。玄得而神明生之,則動靜之變,皆玄事也;休咎好醜,皆玄法也。天地闔辟,萬物并興,而玄不動。若雕若刻,生生化化,而玄無為。析願迪哲,詔奸隕慝,百度釐舉,而玄莫違。始終相糾,古今相蕩,統元無盡,而玄不逝。豈非所謂萬物皆備於我,道心惟微者哉?不二者,玄之常;凡二者,神之變也。
玄日書斗書,章作玄日斗書。而月不書,常滿,以御虛也。常滿,丁、宋上有日字。歲寧悉而年病,十九年七閏,天之償也。陽動吐,陰靜翕;陽道常饒,陰道常乏,陰陽之道也。寧悉,諸本皆作能悉,唯張顥本作寧悉。陽動吐,宋作陽動而吐,陰靜而翕。陽之道也常饒,陰之道也常乏。天彊健而僑躆,僑,渠消切,高也。或與蹻通,居表切。躆,音據。一晝一夜,自復而有餘。日有南有北,月有往有來。日不南不北,則無冬無夏;月不往不來,則望晦不成。聖人察乎脁朒側匿之變。脁,敕了切。諸本無朒字,宋作脁朒。校張顥本亦然。而律乎日月雌雄之序,經之於無已也。故玄鴻綸天元,婁而拑之於將來者乎?拑之,丁、章作拙將來者乎。乎,或作也。
三百六十五度四分度之一,而周乎天。年十二月,凡行三百五十四度而十度四分度之一,入於嗣歲。所謂閨者,積此奇也。行不足乎天度,此年病也。故以其閏償之。十九年七閨,而歲寧悉。玄經象歲,故曰八十一首,歲事咸貞。寧無不安,悉無不足者,章之成也。脁,月行疾;朒,月行遲。晦見于西謂之脁,朔見于東謂之朒。側匿者,失正行也。

大無方,易無時,然後為神鬼也。宋作大無方無時,然後為鬼神,下無也字,以神鬼為鬼神。神終乎六宗,宋、許作遊,黃作斿,蓋古字通。魂魂萬物,動而常沖。故玄之辭也,沉以窮乎下,浮以際乎上;曲而端,散而聚;美也不盡於味,大也不盡其匯。上連下連,非一方也;遠近無常,以類行也;或多或寡,事適乎明也。故善言天地者以人事,善言人事以天地。明晦相推,而日月逾邁;歲歲相蕩,而天地彌陶。之謂神明不窮,原本者難由,流末者易從。故有宗祖者則稱乎孝,序君臣者則稱乎忠,實告大訓。

玄之辭以盡神而已。玄神生忠孝,忠孝生仁義。孰不為仁?孰不為義?維其本之如此,是以能勿雜也。晝夜之道不明,君子小人之事相亂,則所謂仁者參不弁而不知,所謂義者入非義而不察,使出無復純德,此非天命之正也。玄告大訓,而正勝矣。
右十一篇,解附以《釋文》,出許翰《音考》;曰王即唐王涯;陳即近世陳漸,著《演玄》;吳即吳祕,作《音義》;郭即郭元亨,作《疏》;丁即丁謂,許即許昂,章即章詧,黃即黃伯思,林即林瑀本,云。

太玄曆附漢曆
太初上元正月甲子朔旦冬至,無餘分。後千五百三十九歲甲辰朔旦冬至,無餘分。又千五百三十九歲還甲子朔旦冬至,無餘分。十九歲為一章,二十七章五百一十三歲為一會。會者,日月交會一終也。八十一章千五百三十九歲為一統。從子至辰,自辰至申,自申至子,凡四千六百一十七歲為一元。元有三統,統有三會,會有二十七章。九會而復元。一章閏分盡,一會月食盡,一統朔分盡,一元六甲盡。
漢曆以八十一為日法,一歲三百六十五日。以日法乘之,得二萬九千五百六十五分,益以四分日之一,二十分少,合二萬九千五百八十五分少。以二十四氣除之,每氣得一千二百三十二分,餘一十七分少。以三十二乘分八乘少,通分內子為五百五十二。又除之,得二十三秒。

每氣一千二百三十二分二十三秒。以三十二為秒母,每首得三百六十四分十六秒,每贊得四十分十六秒。

求氣所入贊法:置冬至一氣分秒,以首分秒去之;不滿首者,以贊分秒去之。餘若干分秒,算外命之,得小寒。所入首贊分秒,求次氣,置前氣所餘分秒,益以一氣分秒,如前法求之。
角十二度,亢九,氏十五,房五,心五,尾十八,箕十一,
東七十五度。
斗廿六,牛八,女十二,虛十,危十七,室十六,壁九,
北九十八度。
奎十六,婁十二,冑十四,昴十一,畢十六,觜二,參九,
西八十度。
井三+三,鬼四,柳十五,星七,張十八,翼十八,軫十七,
南百十二度。

鶉尾:初張十六度,立秋;

中翼十五度,處暑。

壽星:初軫十二度,白露;

中角十度,秋分。

大火:初氏五度,寒露;
中房五度,霜降。
析木:初尾十度,立冬;
中箕七度,小雪。
大梁:初胃七度,穀雨今日清明;
中昴八度,清明今日穀雨。
實沈:初畢十二度,立夏;
中井初,小滿。
鶉首:初井十六度,芒種;
中井三十一度,夏至。
鶉火:初柳九度,小暑。
中張三度,大暑。
星紀:初斗十二度,大雪;
中牽牛初,冬至。
玄枵:初婺女八度,小寒。
中危初,大寒。
娵訾:初危十六度,立春;
中營室十四度,驚蟄今日雨水。
降婁:初奎五度,雨水今日驚蟄;

中婁西度,春分。

秒數少,散分為三十二。

求星:置其宿度數,倍之以首,去之所餘,算外即日所躔宿之贊。又倍次宿度數,以益之,去如前法。
中:中孚一初,冬至氣應,陽氣始生,日舍牽牛初度。
周:復次八,日舍婺女。
礥:屯。
閑:屯次四,十八分,二十四秒,小寒,日次玄枵,斗建丑位,律中大呂。
少:謙五,虛。
戾:睽。
上:升七,三十六,十五,大寒,七危。
干:升。
:臨。
羨:小過。
差:小過,三十三,二十二,立春,娵訾,寅,太簇,五,營室。
童:蒙。
增:益。
銳:漸,五,三十一,十三,驚蟄。
達:泰,一,東壁。
交:泰。

:需,一,奎,九八,二十,雨水,降婁,卯,夾鐘。

徯:需。

從:隨。

進:晉,六,婁。

釋:解,三,二十六,十一,春分。
格:大壯。
夷:豫,三,胃。
樂:豫,七三,十八,穀雨,大梁,辰,姑洗。
爭:訟。
務:蠱,四,昴。
事:蠱。
更:革,一,二十,九,清明,八,畢。
斷:夬。
毅:夬。
裝:旅,四,三+八,三十二,立夏,實沈,巳,仲呂。
眾:師,四,觜纗,八,參。
密:比。
親:比,八,井,八十六,七,小滿。
斂:小畜。
彊:乾。
睟:乾。
盛:大有,二,三+三,三+,芒種,鶉首,午,蕤賓。
居:家人。

法:井。

應:咸,六十八,五,夏至,陰生。

迎:咸,二,鬼。

遇:姤,一,柳。

竈:鼎,九,二十八,二十八,小暑,鶉火,未,林鐘。
大:豐。
廓:豐,四,星。
文:涣,九,張。
禮:履,四,六,三,大暑。
逃:遁。
唐:遁。
常:恆,七,二十三,二十六,立秋,鶉尾,申,夷則,九,翼。
度:節。

永:節。
昆:同人。
減:損,一,四十一,十七,處暑,九,軫。
唫:否。
守:否。
翕:巽,五十八;二十四,白露,壽星,酉,南呂。
聚:萃,七,角。翰考:軫角之間一度,與《太玄》錯。此曆蓋本《漢志》。
積:大畜。

飾:賁,八,三十六,十五,秋分。

疑:觀,四,亢。

視:觀。

沈:歸妹,四,氐。

內:歸妹,三,十三,二十二,寒露,大火,戌,元射。
去:無妄。
晦:明夷,七,房。
瞢:明夷,六,三十一,十三,霜降,八,心。
窮:困,九,尾。
割:剝。
止:艮。
堅:艮,一,八,二十,立冬,析木,亥,應鐘。
成:既濟,九,箕。
闕:噬嗑。
失:大過,四,二十六,十一,小雪。
劇:大過,四,斗。
馴:坤。
將:未濟,八,三十八,大雪,星紀,子,黃鐘。
難:蹇。
勤:蹇。
養:頤。養,九之末。天度氣餘,猶有六十分二十四秒。踦,當四十分十六秒;嬴,當二十分八秒。

右許翰傳《太玄曆》,出溫公手錄經後,不著誰作本。疑準賁沈準觀翰,更定為觀為歸妹云。弘治乙卯臘月,葑溪邢參觀于皋橋唐伯虎家。此本舊藏唐子畏家,後以贈錢君同愛。更無副本,唯賴此傳誦耳,錢君幸珍藏之。丁巳冬徐禎卿識

太玄圖告卷第十竟

#1『推』原作『惟』,據正文改。

#2『扡』原作『杝』,據《十三經注疏》改。

揚子雲《太玄經》,今所行者,惟范望《解》。而溫公注本,雖明嘉靖間有刊本,然經文與注,均作大字書,其間舛殊甚。且其本世亦不多見焉。余從秋塘張君處得影寫宋抄本,廼前明唐子畏家藏本。因即付梓,行款悉照原書。復凂顧君澗蘋重校一過,遇有疑似之處,仍存其舊,蓋慎之至也。自後讀子雲書者,得溫公注本,而識所指歸矣。時嘉慶歲在戊午季冬月既望,五柳居主人識。

道德真经论-宋-司马光

道德真經論

經名:道德真經論。宋司馬光註。四卷。底本出處:《正統道藏》洞神都玉訣類。原經無章名,今據王弼本補。

道德真經論卷之一

司馬氏註

太史公曰:老子著書上下篇,言道德之意。後人因其篇首之文,名上篇曰道,下篇曰德。夫道德連體,不可偏舉,今從本名。

一章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世俗之談道者,皆曰道體微妙,不可名言。老子以為不然,曰道亦可言道耳,然非常人之所謂道也。名亦可強名耳,然非常人之所謂名也。常人之所謂道者,凝滯於物。所謂名者,苛察繳繞。

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

天地,有形之大者也,其始必因於無,故名天地之始日無。萬物以形相生,其生必因於有,故名萬物之母日有。

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
徼,邊際也。萬物既有,則彼無者宜若無所用矣。然聖人常存無不去,欲以窮神化之微妙也。無既可貴,則彼有者宜若無所用矣。然聖人常存有不去,欲以立萬事之邊際也。苟專用無而棄有,則蕩然流散,無復邊際,所謂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也。

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衆妙之門。
玄者,非有非無,微妙之極致也。

二章

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
美善有逵,為衆所知,非美之至者也。

故有無之相生,難易之相成,長短之相形,高下之相傾,音聲之相和,前後之相隨。

凡事有形迹者,必不可齊。不齊則爭,爭則亂,亂則窮,故聖人不貴。

是以聖人處無為之事,
用智若禹之行水,行其所無事

行不言之教。
其身正,不令而行。

萬物作焉而不辭,
心之出也,物或未之。物至而應,無所辭拒。

生而不有,
存養萬物而不取以為己有。

為而不侍,
聖人於天下不能全無所為,但不恃之以為己力耳。

功成不居。
不自滿假。

夫唯不居,是以不去。
汝惟不矜,天下莫與汝爭能;汝惟不伐,天下莫與汝爭功。

三章

不尚賢,使民不爭;

賢之不可不尚,人皆知之。至其末流之弊,則爭名而長亂,故老子矯之,欲人尚其實,不尚其名也。

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不見可欲,使心不亂。是以聖人之治,虛其合,
使民無· 利欲之心。

實其腹,
足食也。

弱其志,
不敢爭奪。

強其骨。
盡力。

常使民無知無欲,
甘其食,美其服,不知其外更有何
欲。

使夫知者不敢為也。
衆莫之應。

為無為,則無不治矣。
為之使至於無為。

四章

道沖而用之,或不盈,淵兮似萬物之宗。

深不可測,常為物主。

挫其銳,
鋒角猛露,道所惡也。

解其紛,
事為煩亂,道所鄙也。

和其光,
輝華顯赫,道所賤也。

同其塵,
汙辱卑下,道所貴也。

湛兮似或存。
湛然不動,若有若亡。

吾不知誰子,象帝之先。
言其先天地生,物莫能瑜。

五章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
芻狗,祭祀之具也,未用則貴,已用則賤。天生五村,力盡而弊之,有似不仁。

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天地之間,其猶橐籥乎?虛而不屈,動而愈出。

橐,排也。籥,樂籥。橐籥之中,空洞無情,故虛而不可窮屈,動而不可竭盡。

多言數窮,不如守中。

能守中誠,不言而信。

六章

谷神不死,
中虛故曰谷,不測故曰神。天地有窮而道無窮,故曰不死。

是謂玄牝。
玄者,言其微妙。牝者,萬物之母。

玄牝之門,是謂天地根。
天地由之以生。

綿綿若存,-用之不勤。
微而不絕,若亡若存,無物不用,而未嘗勤勞。

七章

天長地久。天地所以能長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長久。
凡有血氣之類,皆營為以求生。惟天地無為而自生。

是以聖人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

亦不一用力。

非以其無私邪?故能成其私。

衆人之私小,聖人之私大。小之至者,父子乖離,不能保一身。大之至者,蠻夷率服,享祚百世。

八章

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又不爭,處衆人之所惡,
人惡卑也。

故幾於道。
道無水有,故曰幾。

居善地,
若水處下。

心善淵,
深觀。

與善仁,
潤物。

言善信,
妍皚無隱。

政善治,
滌穢。

事善能,
任物圓方。

動善時。

隨時凝浮。

夫唯不爭,故無尤。

爭者,事之末也。與物無競,莫之怨惡,何過之有?故特美之。

九章

恃而盈之,不如其已;
恃勢恃位,恃才恃德,而自滿者,不 如無勢無位,無才無德。

揣而銳之,不可長保。
揣知物情,銳求進入,必將失之。

金玉滿堂,莫之能守;富貴而驕,自遺其咎。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
四時更運,功成則移。

十章

載營魄,抱一能無離乎?專氣致柔,能如嬰兒乎?滌除玄覽,能無疵乎?愛民治國,能無為乎?
善愛民者,任其自生,遂而勿傷。善治國者,任物以能,不勞而成。

天門開闔,能為雌乎?明白四達,能無
知乎?
聰明睿智,守之以愚。

生之畜之,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是謂玄德。

長謂下知有之,宰謂有所制割。

十-章

三十輻共一轂,當其無,有車之用;
以其虛中受物,故能以寡統衆。

埏埴以為器,當其無,有器之用;
埏,和也。埴,土也。

鑿戶牖以為室,當其無,有室之用。故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
禮至於無體,樂至於無聲,刑至於無刑,然後見道之用。

十二章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
爽,失也。

馳騁田獵令人心發狂,難得之貨令人行妨。
皆以外傷內?

是以聖人為腹不為目,故去彼取此。
腹內守,目外慕。

十三章

寵辱若驚,貴大患若身。何謂寵辱?寵為下,得之若驚,失之若驚,是謂寵辱若驚

為士者以道德為上,爵祿為下。上榮也,下辱也。衆人乃寵其辱,操之則慄,合之則悲。

何謂責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為吾有身。
由有其身。

及吾無身,

歸之自然。

吾有何患?
色聲味貨,身之大患也。衆人乃責之甚於身,者徇外而忘內故也。

故潰以合為天卞者,可以託天下矣;愛以身為天下者,可以寄天下矣。
夫責重天下者,天下亦貴重之。愛利天下者,天下亦愛利之。斤味續淮

賤殘賊天下,而天下貴愛之者也。
故聖人之貴愛天下,所以貴愛其身也,如此則付以大器,必能守之。

十四章

視之不名曰夷,

為色。

聽之不聞名曰希,

無聲。

搏之不得名曰微

無體。

此三者,不可致詁,故混而為一

皆歸於無。

其上不皦,其下不味。

皦明也。道之升沙萬物以生而不可見。道之降,萬物以息而未嘗亡。

繩繩兮不可名,

繩繩,延長之貌,曰有曰無,皆強名耳。

復歸於無物。是謂無狀之狀,無物之象。

欲言無邪,則物由以成。砍言有邪,則不見其形。

無物之象,是謂惚恍。

若有若無。

迎之不見其首,

無始。

體之不見其後。
無終。

執古之道,以御今之有。

古之道,無也。

能知古始,是謂道紀。

道以無為紀。

十五章

古之善為士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識。夫惟不識,故強為之容:

但言其外貌可者。

豫兮若冬涉川,猶兮若畏四鄰,儼兮其若客,涣兮若冰之將釋,敦兮其若樸,曠兮其若谷,渾兮其若獨。

有道之仕外貌皆然。

孰能濁以靜之徐清?孰能安以久之徐生?保此道者,不欲盈。夫惟不盈,是以能弊復成。

謙受益。

十六章

致虛極,守静篤。萬物並作,吾以觀其復。

萬物之動,必復歸於静。

夫物芸芸,各復歸其根。

物出於無,復入於無。

歸根日靜,靜分復命勾
物靜則從天命。

復命曰常,

誰能違天。

知常日明。

動靜不失其時。

不知常,妄作凶。

違理而動。

知常容,

虛靜則無不包。

容乃公,

無偏無黨。

公乃王,

為天下所歸往。

王乃天,

與天合德。

天乃道,天法道。道乃久,

無疆。

歿身不殆。

虛則無所違拒,靜則無所侵犯,何危之有?

十七章

太上,下知有之;

莫知帝力。

其次,親之譽之;

有迹。

其次,畏之;

強以威服。

其次,侮之。
威德皆亡。

信不足,有不信。猶其貴言。
猶當作由。欲盡復其言,必不能周。

功成事遂,百姓曰我自然。
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鑿井而飲,耕田而食。

十八章

大道廢,有仁義;
道者涵仁義以為體,行之以誠,不形於外。故道之行,則仁義隱;道之廢,則仁義彰。

知慧出,有大偽;
小人依善而為惡。

六親不和,有孝慈;國家昏亂,有忠臣。
六親,父子兄弟夫婦也。若六親自和,國家自治,則孝慈忠臣不知其所在矣。魚不能相忘於江湖,則濡沬之德生焉。

十九章

絕聖棄智,民利百倍;

聖智所以利民也,至其末流之弊,乃或假聖智以害民,故老子矯之云爾。

絕仁棄義,民復孝慈;
孝慈,仁義之本也。

絕巧棄利,盜賊無有。
巧於利民,聖智之本心也。盜賊乃竊巧以利己。

此三者,以為文而未足,故令有所屬。
屬,著也。聖智、仁義、巧利,皆古之善道也,由後世徒用之以為文飾,而內誠不足,故令三者皆著於名而喪其實。

見素
任真。

抱樸,
存本。

少私
無我。

寡欲。

無求。

二十章

絕學無憂。

學之所以不可已者,為求道也。若棄本而逐末,則勞而無功,不若不學之無憂也。

唯之與阿,相去幾何?善之與惡,相去何若?人之所畏,不可不畏。

唯則為恭,阿則為慢。在有道者觀之,唯阿善惡同歸於無,相去無幾。然恭則人喜,慢則人怒,善則受福,惡則致禍,怒集禍來,將喪其身,亦不得不畏也。人皆為之,吾敢不為。

荒兮其未央哉。

恭與善皆細行,聊以避害耳,未足以為大道也。大道廣遠,不可量。

衆人熙熙,如享太牢,如登春臺。

以外物為悅。

我獨怕兮其未兆,如嬰兒之未孩。

孩,小兒笑也。

乘乘兮,若無所歸。衆人皆有餘,

務於多得。

而我獨若遺。

不有於物。

我愚人之心也哉,純純兮。俗人昭昭,我獨若昏;俗人察察,我獨悶悶。忽兮其若晦,飄兮似無所止。衆人皆以,我獨頑似鄙。我獨異於人,而貴食母。
受乳哺於元和。

道德真經論卷之一竟

司馬氏註

二十一章

孔德之容,唯道是從。道之為物,唯恍唯惚。惚兮恍,其中有象,恍兮惚,其中有物。窈兮冥,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
信,驗也,皆所謂無狀之狀。

自古及今,其名不去,以閱衆甫。吾何以知衆甫之然哉?以此。

二十二章

曲則全,
強直自遂,鮮不缺折。

枉則直,
塗雖曲,而通諸夏則由諸。川雖曲,而通諸海則由諸。

窪則盈,
水息淵,木消枝,山殺瘦,澤增肥。

弊則新,

衣錦尚銅。

少則得,多則惑。是以聖人抱一為天下式。

一,少之極也。

不自見,故明;

時然而日彰。

不自是,故彰;
稽于衆,舍己從人。

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長。
功名永久。

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古之所謂曲則全者,豈虛言哉?誠全而歸之。
沒身不殆。

二十三章

希言自然。
知道者不言而諭,故曰自然。

飄風不終朝,驟雨不終日。孰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況於人乎?
躁人多辭,必不能安固於道。

故從事於道者,同於道,德者同於德,失者同於失。
皆自得之。

同於道者,道亦得之;同於德者,德亦得之;同於失者,失亦得之。

自然相應。

信不足,有不信。

由其貴言。

二十四章

跂者不立,跨者不行。
心有所屬,故不能兩存。自見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無

功,自矜者不長。
皆外競而內亡。

其於道也,曰餘食贅行。物或惡之,故有道者不處。
盛撰之餘,本雖美,更可穢也。本雖有功而自伐,更為疣贅也。或惡之,猶云或擊之也。

二十五章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混然自成。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
無與之匹,故曰獨立。變化終不失其常,故曰不改。

周行而不殆,
周行無所不至而不危。

可以為天地母。

能生大形。

吾不知其名,

名以定形,混然無形,不可得而定。

字之曰道,
取於無物不由。

強名之曰大。大曰逝,逝曰遠,遠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域中有四大,而王居其一焉。
明王者,不得以位自驕。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二十六章

重為輕根,靜為躁君。是以君子終日行不離輜重。
守重靜以為本。

雖有榮觀,燕處超然。
不以為意。

奈何萬乘之主而以身輕天下。輕則失臣,躁則失君。
君輕躁則臣不畏,臣輕躁則君賤之。

二十七章

善行者無轍迹,善言者無瑕謫,善計者不籌算,

知其必然。

善閉者無關撻而不可開,

固國不以山谿之險。

善結者無繩約而不可解。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是以聖人常善救人,故無棄人;常善救物,故無棄物。是謂襲明。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師;不善人者,善人之資。不貴其師,不愛其資,雖知大迷,是謂要妙。

二十八章

知其雄,守其雌,
有武而不用。

為天下谿。
處卑而為衆所歸。

為天下谿,常德不離,復歸於嬰兒。
由德以歸道。
知其白,守其黑,
白清潔,黑濁惡。

為天下式。為天下式,常德不武,復歸於無極。知其榮,守其辱,為天下谷。為天下谷,常德乃足,復歸於樸。樸散則為器,聖人用之則為官長。

材見於外則如器,各有所能。聖人因其所能,用為衆官之長。

故大制不割。

因其自然。

二十九章
將欲取天下而為之者,吾見其不得已。天下神器,不可為也。為者敗之,執者失之。
為之則傷自然,執之則乖變通。

故物或行或隨,或陶或吹,或強或羸,或載或墮。
載,成也,此皆物自然之性。
是故聖人去甚,去奢,去泰。
任物自然,但去此三者而已。

三十章

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強天下,其事好還。
物極則反,故曰好還。

師之所處,刻棘生焉。大軍之後,必有凶年。
明兵者凶器。

故善者果而已,不敢以取強。
果猶成也,功成則已。

果而勿矜,果而勿驕,果而勿伐,果而不得已,是果而勿強。物壯則老,是謂不道,不道早已。

明強者不得久。

三十一章

夫佳兵者,不祥之器,
兵愈佳則害人愈多。

物或惡之,故有道者不處。君子居則貴左,用兵則貴右。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為上。勝而不美,若美之者,是樂殺人。夫樂殺人者,不可以得志於天下矣。故吉事尚左,凶事尚右。偏將軍處左,上將軍處右,言以喪禮處之。殺人衆多,以悲哀泣之,戰勝則以喪禮處之。
此言兵之不祥。

三十二章

道常無名,
不可指的。

樸雖小,
樸者,道之質。

天下不敢臣。
言其尊。

侯王若能守,萬物將自賓。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

侯王守道,則物服,氣和,民化。

始制有名,

聖人得道,必制而用之,不能無言。

名亦既有。夫亦將知止,知止所以不殆。
雖以有名教民,亦務簡要,勿令滋彰。

譬道之在天下,猶川谷之與江海。
有為之教,比之於道,大小絕殊,然亦終歸於道。

三十三章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
自知自勝尤難。

知足者富,
常足。

強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
得所則安。

死而不亡者壽。
身沒道存。

三十四章

大道汎兮,其可左右。

言無執。

萬物恃之以生而不辭,

皆與之。

功成而不居,衣被萬物而不為主。故常無欲,可名於小矣;
易足。

萬物歸焉而不知主,可名於大矣。是以聖人終不為大,故能成其大。

三十五章

執大象,天下往。
道之見者謂之象,聖人執之,以為天下王。

往而不害,安平泰。
不以有為害之。

樂與餌,過客止。
衆人凝滯於物。

道之出口,淡乎其無味。視之不足見,聽之不足聞,
異於樂餌。

用之不可餌。
虛而不屈。

三十六章

將欲歙之,必固張之;將欲弱之,必固強之;將欲廢之,必固興之;將欲奪之,必固與之。是謂微明。

知微之明。

柔弱勝剛強,魚不可脫於淵,國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三十七章

道常無為而無不為,侯王若能守,萬物將自化。化而欲作,
作,動也。

吾將鎮之以無名之樸。無名之樸,亦將不欲。
兼忘。

無欲以靜,天下將自正。

道德真經論卷之二竟

道德真經論卷之三

司馬氏註

三十八章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推至誠而行之,不自以為德。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

慕德之名,循其迎而求之。

上德無為而無以為,
我無為民自化。無以為猶言無用有為也。

下德為之而有以為。
有為之德,不修則廢。

上仁為之而無以為,
因民所利而利之。

上義為之而有以為。
制而用之。

上禮為之而莫之應,則攘臂而仍之。
立制度以強民,民不肯從,則用刑以威之。仍,引也,字或作扔。

故失道而後德,
道無形,德無迹。

失德而後仁,

魚相煦以沬。

失仁而後義,

恩不能懷,必加裁制。

失義而後禮。
制其外貌。

夫禮者,忠信之薄而亂之首也。
忠信,禮之本也。守其文,忘其本,則巧偽橫生矣。

前識者,道之華而愚之始也。
世有億度屢中者,人或謂之智,而多言數窮,未免於愚也。

是以大丈夫處其厚不處其薄,居其實不居其華,故去彼取此。

三十九章

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神得一以靈,谷得一以盈,萬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為天下正。其致之一也。
一者,道之子,物之祖也,故莫不賴之以成功。以事言之,常久不已,所謂一也。

天無以清將恐裂,地無以寧將恐發,神無以靈將恐歇,谷無以盈將恐竭,萬物無以生將恐滅,侯王無以貴高將恐蹙。

離本失道,不常故也。

故貴必以賤為本,高必以下為基。是以侯王自謂孤寡不穀,此其以賤為本邪,非乎?
不敢忘本。

故致數輿無輿,
式較軟樹,各指其名,則無復輿矣。

不欲琭琭如玉,落落如石。

四十章

反者道之動,
一陰一陽之謂道。

弱者道之用。天下之物生於有,有生於無。

四十-章

上士聞道,勤而行之;中士聞道,若存若亡;下士聞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為道。
非常之道,固非常人所知。

故建言有之:
古之立言。

明道若昧,進道若退,夷道若類,

類,絲節也。

上德若谷,大白若辱,廣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質直若渝,大方無隅,大器晚成,大音希聲,大象無形,道隱無名。夫唯道,善貸且成。物賴以成而不能有,故謂之貸。

四十二章

道生一,
自無入有。

一生二,
分陰分陽。

二生三,
濟以中和。

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

負猶背也,抱猶嚮也。

沖氣以為和。
萬物莫不以陰陽為體,以沖氣為用。

人之所惡,唯孤寡不穀,而王公以為稱。故物或損之而益,益之而損。
滿招損,謙受益,皆所以去甚泰,就中和。

人之所教,亦我教之。
亦我教之,猶言我亦教之。

強梁者,不得其死。吾將以為教父。

為衆教之父。

四十三章

天下之至柔,馳騁天下之至堅,

泰山之溜穿石。

無有入於無間,吾是以知無為之有益。
形之細者,無若微塵,然不能入無隙之物。唯無有乃可以入於無間。

不言之教,無為之益,天下希及之。
知之者鮮。

四十四章

名與身,孰親?身與貨,孰多?得與亡,孰病?
得名貨而亡身,與身而亡名貨二者,孰病?

是故甚愛必大費,多藏必厚亡。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長久。

四十五章

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沖,其用不窮。
物成必毀,盈必溢,理之常也。有道者雖成若缺,雖盈若沖,故不弊不窮。

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辯若訥。躁勝寒,

動作。

靜勝熱,

無為。

清靜為天下正。
虛靜以觀萬物。

四十六章

天下有道,卻走馬以糞。
無求不爭,含外修內。

天下無道,戎馬生於郊。
貪欲無厭,合內競外。

罪莫大於可欲,
匹夫無罪,懷璧其罪。

禍莫大於不知足,咎莫大於欲得。故知足,常足矣。

四十七章

不出戶,知天下;不窺牖,見天道。
得其宗本。

其出彌遠,其知彌少。
去本逐末。

是以聖人不行而知,不見而名,
至理不易。

不為而成。

四十八章

為學日益,為道日損。

去其浮冗。

損之又損之,以至於無為。無為而無不為矣。
跂者不立,跨者不行。有為則滯閡於一隅,故無為則無不為矣。

故取天下者,常以無事,
使天下自歸之。

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強之則物不從。

四十九章

聖人無常心,以百姓心為心。
隨時因物,應變從道。

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得善矣。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得信矣。
彼雖不善,吾自為善以接之,不失其善矣。彼雖不信,吾自守信以待之,不失其信矣。

聖人在天下,喋喋焉為天下渾其心。
渾其心,無所間別。

百姓皆注其耳目焉,

則而象之。

聖人皆孩之。

愛之如赤子。

五十章

出入生死,
出生地則入死地。

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動之死地十有三。夫何故?以其生生之厚。
言十人之中,大約柔弱以保其生者三,剛強以速其死者三,雖志在愛生而不免於趨死者亦三。其所以愛生而趨死者,由其自奉養太厚故也。

蓋聞善攝生者,陸行不遇兕虎,入軍不被甲兵,兕無所投其角,虎無所措其爪,兵無所容其刃。夫何故?以其無死地。

兕虎以喻強暴。處強暴之間而不見害者,以其柔順不爭故也。

五十一章

道生之,
宗本無形謂之道。

德畜之,

氣象變化謂之德。

物形之,

聚而成物,質性散殊。

勢成之,
生必長,長必成,自然之勢。

是以萬物莫不尊道而貴德。
為之父母。

道之尊,德之貴,夫莫之爵而常自然。
聖人道德洽於天下,其為人所推戴亦然。

故道生之畜之,長之育之,成之熟之,養之覆之。
及其成功,皆歸於道。

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是謂玄德。

五十二章

天下有始,以為天下母。
始謂道也,道者萬物之所生。

既得其母,以知其子,
因道以立禮樂刑政。

既知其子,復守其母,沒身不殆。
不可忘本棄道。

塞其兌,閉其門,終身不勤。開其兌,濟其事,終身不救。見小曰明,守柔曰強。用其光,復歸其明,無遺身殃,是謂襲常。

光外燭,明內景。

五十三章

使我介然有知,行於大道,唯施是畏。大道甚夷,民甚好徑。
道本簡易,由人之好鑿,故失道。

朝甚除,田甚蕪,倉甚虛,
失道之國,好察近而遺遠,逐末而忘本,故視其朝若修治,而察其民實貧困。

服文彩,帶利劍,厭飲食,財貨有餘,是謂盜誇。
取非其有謂之盜。德薄位尊,智小謀大,危亡將及。曾不自知,乃更矜誇,以為。得意,服美不稱,積實無厭,故曰盜誇。

盜誇,非道也哉。
所以有此誇者,豈非本欲行道,而更鑿以致失哉。

五十四章

善建者不拔,

深根固蒂,不可動搖。

善抱者不說,

民心懷服,不可傾奪。

子孫祭祀不輾戶
享祚久長。

修之身,其德乃真;修之家,其德乃餘;
餘當作賒。

修之鄉,其德乃長;修之國,其德乃豐;修之天下,其德乃普。
皆循本以治末,由近以及遠。

故以身觀身,以家觀家,以鄉觀鄉,以國觀國,
如一。

以天下觀天下。
以古況今。

吾何以知天下之然哉?以此。
以一知萬。

五十五章

含德之厚者,比於赤子。毒蟲不螫,猛獸不據,攫烏不搏。

言和厚之至者,雖快夫所不忍害。

骨弱筋柔而握固,未知牝牡之合而峻作,精之至也。終日號而不嘎,和之至也。

皆在其自然。

知和日常,知常曰明。益生曰祥,
祥,善也。和之善者,可以益生。

心使氣曰強。
志,氣之率也,心動則氣亂,氣亂則昏,心不能制,故有悖暴之行。眾人皆以氣盛者為強,老子獨以心能使氣者為強也。

物壯則老,是謂不道,不道早已。
不用其壯,可以後亡。

五十六章

知者不言,
得之於內。

言者不知。
求之於外。

塞其兌,閉其門,
不出入。

挫其銳,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是謂玄同。

玄者極深,固者無外。

故不可得而親,亦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亦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貴,亦不可得而賤,

守道故不動。

故為天下貴。

五十七章

以正治國,
政者,正也。

以奇用兵,
兵家尚詐。

以無事取天下。吾何以知其然哉?夫天下多忌諱,而民彌貧;民多利器,國家滋昏;民多仗巧,奇物滋起;法令滋彰,盜賊多有。
法出姦生。

故聖人云:我無為而民自化,我無事而民自富,
安而勿擾。

我好靜而民自正,
正己而物正。

我無欲而民自樸。
雖賞之不竊。

五十八章

其政悶悶,其民淳淳;

責大體而已。

其政察察,其民缺缺。

政苛則無完人。

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孰知其極?其無正邪?
禍中有福,福中有禍,天下無正禍正福。

正復為奇,善復為妖。
非獨禍福為然,邪正善惡亦常反覆,皆由物極則反。

民之迷也,其日固久。
天下莫能知之。

是以聖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劇,
歲,刮也。

直而不肆,光而不耀。
皆不欲至其極。

道德真經論卷之三竟

司馬氏註

五十九章

治人事天,莫若嗇。

省嗇精神。

夫唯嗇,是謂早復。早復謂之重積德,

不遠而復,不離於德,可以修身。

重積德則無不克。
念德不怠,庸可敵平。

無不克則莫知其極,
廣運。

莫知其極,可以有國。
然後能保其國家。

有國之母,可以長久。
母謂存神育德。

是謂深根固蒂、長生久視之道。

六十章

治大國,若烹小鮮。
擾之則爛。

以道往天下,其鬼不神。
物各得其所,無妖灾。

非其鬼不神,其神不傷人;

寒暑風雨,變化生成。

非其神不傷人,聖人亦不傷人。

聖人與鬼神合其吉凶。

夫兩不相傷,故德交歸焉。民,神之主也。聖人不傷人,則神亦不傷矣。

六十-章

大國下流,天下之交,天下之牝。

交猶歸聚也,言大國所以為王霸,下流所以為江海,皆以此。

牝常以靜勝牡,以其靜為之下。

覆解牝之為德。

故大國以下小國,則取小國;小國以下大國,則取大國。故或下以取,或下而取。

以取取人,而取為人所取。

大國不過欲兼畜人,小國不過欲入事人。兩者各得其所欲,故大者宜為下。

畏天者保其國,樂天者保天下。

六十二章

道者,萬物之奧也,

妙萬物而為言。

善人之所寶,

守而用之。

不善人之所保。

依於有道以自安。

美言可以市,尊行可以加人。

美而言之,可以使人從教,若市之得物。尊而行之,可以使人心服,叉不為人下。

人之不善,何棄之有?

所貴於道者,為其兼容敦化,若中者棄不中,才者棄不才,不得為有德。

故立天子,置三公,

立君以司牧其民,置輔以師保其君。

雖有拱璧以先駟馬,不如坐進此道。

拱璧,璧大如拱也。古者進物,叉有以先之。寶用有盡,道用無窮。

古之所以貴此道者,何不日求以得,有罪以免邪?故為天下貴。

有求而循道者,無不得。有過而從道者,無不免。

六十三章

為無為,事無事,味無味。大小多少,報怨以德。

視小若大,視少若多,犯而不校。

圖難於其易,為大於其細。天下難事必作於易,天下大事必作於細。是以聖人終不為大,故能成其大。

兢兢業業,一日二日萬幾,故能無為而治。

夫輕諾必寡信,

故子路無宿諾。

多易必多難。

小人先易而後難。

是以聖人由難之,故終無難矣。

君子先難而後易。

六十四章

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謀,其脆易破,其微易散。為之於未有,治之於,未亂。合抱之木,生於豪末;九層之臺,起於累土;里之行,始於足下。
皆言防微慎始。

為者敗之,

傷自然。

執者失之。

滯於物。

是以聖人無為故無敗,

無成無虧。

無執故無失。

無喪無得。

民之從事,常於幾成而敗之,慎終如始,則元敗事。是以聖人欲不欲,不貴難得之貨;
聖人所欲者,不欲也,故不貴珍奇。

學不學,復衆人之所過,以輔萬物之自然而不敢為。
衆人用心過分,更成贅疣,故人所學者在於不學,以復衆人之所過。萬物生成,皆不出自然,聖人但以輔之,不敢強有所為也。

六十五章

古之善為道者,非以明民,將以愚之。
去華務實,還淳反樸。

民之難治,以其智多。
姦詐亂政。

故以智治國,國之賊.、
上下相欺。

不以智治國,國之福。
王道正直。

知此兩者,亦楷式也。常知楷式,是謂玄德。

知用智不若不用,非有精微之德,其 孰能與於此。

玄德深矣遠矣,與物反矣,乃復至於大顺。
物情莫不責智,而有玄德者獨賤之, 雖反於物,乃順於道。

六十六章

江海所以能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為百谷王。是以聖人欲上人,以其言下之;欲先人,以其身後之。是以處上而人不重,處前而人不害,是以天下樂推而不厭。以其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
滿招損,謙受益。

六十七章

天下皆謂我道大,似不肖。
肖,似也,言異於衆人。

夫唯大,故似不肖。若肖久矣,其細也夫。我有三寶,保而持之。一曰慈,二曰儉,三曰不敢為天下先。夫慈,故能勇;
仁者必有勇。

儉,故能廣;

約省則有餘。

不敢為天下先,故能為成器長。

成器猶成法也,為衆教之父,故曰為成器長。

今捨其慈且勇,捨其儉且廣,捨其後且先,死矣。
必為物所害。

夫慈,以戰則勝,以守則固。
仁者,衆之所附。

天將救之,以慈衛之。
人不忍傷。

六十八章

善為士者不武,
以德服人。

善戰者不怒,
我租惟求定。

善勝敵者不爭,
不戰而屈人兵。

善用人者為之下。
得其歡心。

是謂不爭之德,是謂用人之力,是謂配天古之極也。

德與天合,自生民以來無以加也。

六十九章

用兵有言:吾不敢為主而為客,

主謂以強兵為己任。客謂人加於己,己不得已而應之。

不敢進寸而退尺。
謙而不責。

是謂行無行,
不行而自至。

攘無臂,
無臂而可以攘人。

仍無敵,
敵自服,不必仍。

執無兵。
不執兵而全勝。

禍莫大於輕敵,輕敵則幾喪吾寶。
寶謂三寶。

故抗兵相加,哀者勝矣。
辭直而不爭者,為衆所哀。

七十章

吾言甚易知,甚易行。
易簡。

天下莫能知,莫能行。

精一。

言有宗,

體要。

事有君。

返本。

夫唯無知,是以不我知。
有知則知道矣。

知我者希,則我貴矣。
道大,故知之者鮮。

是以聖人被褐懷玉。
蒙以養正。

七十-章

知不知,上;不知知,病,
知之如不知,則速怨。不知而強知, 則招患。

夫唯病病,是以不病。聖人之不病,以其病病,是以不病。
病人能自知其病,斯不甚病矣。

七十二章

民不畏威,則大威至。
弗畏入畏。

無狹其所安,
不擇地而安之。

無厭其所生。

甘其食,美其服。

夫惟不厭,是以不厭。

不厭於物,亦不為物所厭。

是以聖人自知不自見,
人不知而不慍。

自愛不自貴,
卑以自牧。

故去彼取此。
去外慕,取內樂。

七十三章

勇於敢則殺,勇於不敢則活。知此兩者,或利或害。天之所惡,孰知其故?是以聖人猶難之。
人知此而避殺就活,是利也。亦有知此而更速死者,害也。豈非天之惡人如此乎?執能知其意故哉?是以聖人於天道亦不敢易言之。

天之道,不爭而善勝,
任物自然,物莫能違。

不言而善應,
隨其順巡,應以吉凶。

不召而自來,

不疾而速,不行而至。

禪然而善謀。

繟,緩貌。不忽遽,而事無不成。

天網恢恢,疏而不失。

恢恢,大貌。

七十四章

民常不畏死,奈何以死懼之?
見利則忘生,是不畏死。

若使人常畏死,而為奇者,吾得執而殺之,夫孰敢也?
奇,邪也。

常有司殺者殺。
天將去惡,必假手於一人。

夫代司殺者殺,是謂代大匠斲者,希不自傷其手矣。
妄作凶。

七十五章

民之飢,以其上食稅之多,是以飢。民之難治,以其上之有為,是以難治。
擾之故難治。

民之輕死,以其求生之厚,是以輕死。
求利所以養生也,而民常以利喪其生。

夫唯無以生為者,是賢於貴生。

外其身而身存。

七十六章

民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堅強。萬物草木生也柔脆,其死枯槁。故堅強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強則不勝,
兵驕者滅。

木強則共。強大處下,柔弱處上。

七十七章

天之道,其猶張弓乎?高者抑之,下者舉之,有餘者損之,不足者與之。
虧盈益謙。

天之道,損有餘補不足。人之道則不然,損不足以奉有餘。
以貴抑賤,以富奪貧,以智加愚,以賢陵不肖。

孰能以有餘奉天下?唯有道者。是以聖人為而不恃,功成不處,其不欲見賢邪?
聖人功德有餘,故推以與人。

七十八章

天下柔弱莫過於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以其無以易之也。故柔勝剛,弱勝強,天下莫不知,莫能行。是以聖人之言云:受國之垢,是謂社稷主;受國不祥,是謂天下王。故正言若反也。含垢納污,乃能成其大。

七十九章

和大怨者,必有餘怨,安可以為善?是以聖人執左契,而不責於人。故有德司契,無德司徹。天道無親,常與善人。

八十章

小國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重復。
愛生安土。

雖有舟輿,無所乘之;
不遷。

雖有甲兵,無所陳之;
不爭。

使民復結繩而用之。
不相欺。

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樂其俗。
雖疏惡隘陋,自以為甘美安樂。

鄰國相望,雞犬之音相聞,

信近。

民至老死,不相往來。

無求。

八十-章

信言不美,

質直。

美言不信。

華巧。

善者不辯,

吉人寡辭。

辯者不善。

盜言孔甘。

知者不博,

一以貫之。

博者不知。

多岐亡羊。

聖人不積,

不私無物。

既以為人己愈有,

德智無窮。

既以與人己愈多。

損之而益。

天之道,利而不害;

春生秋成,以美科利天下。

聖人之道,為而不爭。

不能無為,然輔而不強。

道德真經論卷之四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