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07月15日09:44来源:中国文化报
7月8日是农历六月初六,也是佛教传统的晒经节。当日上午,河南嵩山少林寺举行晒经法会,将平时珍藏于库房、难得一见的石经、纸经等展陈于游客面前,为游客提供了近距离感受佛教文化的机会。而与此同时,一场别开生面的大展“默化——古籍里的传统医学文化与当代生活、艺术的潜移”在四川省图书馆拉开帷幕,主办方特别邀请了专业策展人将珍贵古籍文献、多位当代艺术家的特别创作巧妙地融为一体,这是古籍文献活化展示的一次大胆尝试,得到了业内人士的盛赞。
自中华古籍保护计划启动以来,为加深人们对古籍的认识和理解,由国家及各地方古籍保护中心举办的大型专题展览已渐呈增长之势,但古籍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作为文物中的可移动文物、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如古籍修复技艺),相较其他文物形式及非遗种类,无论是在大众中的传播广度,还是社会力量的参与程度等方面,仍有较大的差距。
事实上,自上世纪以来,随着全社会文物保护意识的增强,各地出现了许多专门的保护古村落、古建筑的民间组织以及相关的基金会,它们在促进文物专项保护工作开展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而作为可移动文物之一的古籍,与其相关的民间保护组织和基金会还比较鲜见。
古籍保护是否需要更多社会力量的参与,答案显而易见。我国古籍数量卷帙浩繁,保护任务重于泰山,但相关的人才储备、资金保障与古籍所承担的使命并不成正比。据初步统计,目前仅我国2000余家公藏机构收藏的汉文古籍文献(含民国线装书)就有约20万个品种,超过5000万册(件)。虽然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开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古籍保护工作,然而直至今天,我国古籍保护底数不清、保存环境堪忧、老化破损严重、专业人才匮乏等问题依然存在。实践证明,虽然有各级政府的支持,各地古籍保护中心及相关公藏机构也积极作为、尽职尽责,但古籍保护工作仍有一些空白和不够完善之处。
中国古籍保护协会较早认识到引入社会力量参与古籍保护工作的重要性,自2015年成立以来,中国古籍保护协会连续数年邀请大学生志愿者利用暑期参与古籍普查工作,大学生志愿者们的青春力量与古老古籍之间的碰撞发生了奇妙的作用,一方面弥补了各地古籍保护中心专业力量不足的问题,另一方面也极大地助推了全国古籍普查工作的开展。与此同时,为寻求社会资金的注入,中国古籍保护协会主动走出去,积极宣讲古籍保护工作的意义,其工作逐渐得到了财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京东方科技集团的认可,两家单位已经连续多年资助中国古籍保护协会开展各项公益事业。
古籍作为一项比较“冷门”的文化遗产种类,一直以来,很多人对于其能否吸引到社会力量参与持怀疑态度。事实上,在我国古籍保护的历史上,从来不乏义务捐资刻书的文人志士。在战火纷飞的年代,更是有人不顾个人危难,拯救珍贵古籍于水火,在和平年代又慷慨捐出所藏。如抗战时期,郑振铎先生在上海沦陷后,便开始了长达数年的蛰居生活,其间,他的工作以整理古籍为主,直到抗战胜利。1958年,郑振铎因飞机失事牺牲后,其家人将其视为第二生命的近10万册珍贵古籍全部捐献给国家……
我们应该看到,积极吸引社会力量参与古籍保护工作,必将进一步推动古籍保护工作深入开展,提高这项工作的社会认知度。同时,我们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由于当下尚未形成公众参与古籍保护的有效机制,这条路既阻且长,但终将是一条必由之路。(李 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