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07月15日09:47来源:中国文化报
第11届中国国际旅游商品博览会上,工作人员现场演示鱼皮挂件制作过程。
栩栩如生的查干湖鱼皮画、针脚细腻的手工布艺制品、精雕细琢的马头琴摆件、蒙古族特色的民俗生活用品……吉林省松原市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非遗展览中心展示着琳琅满目的文创产品。
一张张看似普通的鱼皮,经过精巧的设计、细腻的刀工,在查干湖鱼皮制作技艺省级传承人徐毳的手里变成了一幅幅精美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鱼皮画。徐毳说:“鱼皮画以鱼皮为材料,从选材到成画均为纯手工制作,皆凭手工艺人一双灵巧的手,因此被称为‘指尖上的渔猎文化’。”如何让传统而又古老的鱼皮画既保留传统,又符合现代人的审美,徐毳和她的团队做了许多努力。在今年4月举办的第11届中国国际旅游商品博览会上,由徐毳团队自主研发的“‘郭尔罗’大美长白变色茶台”荣膺本次大赛金奖,是吉林省唯一一个获得金奖的作品。
“在不少百姓心中,非遗走的是‘高冷’路线,很难与大众市场联系起来。对此,我们进行了历时两年的广泛调研、深入论证,梳理域内的非遗资源,并和旅游商品进行有效联结。”徐毳介绍。为此,徐毳带领团队原创了一系列既有“文艺腔”又有“烟火气”、兼具艺术性和实用性的文创产品,如龙吟首蓝牙音箱、宝格达香薰炉等,还在原有鱼皮画的基础上衍生出来一些性价比更高的产品,被市场广泛认可。
手握特色产品迈出坚实的第一步之后,徐毳遭遇了第二个关卡——如何让精美的非遗旅游商品走出展台,真正实现盈利?
“好产品也需好销路,要质量也要‘流量’。”徐毳说,对于以文化旅游商品研发、销售为主体的文化企业而言,研发产品、建立体系是前提,而扩大销售、获得效益是关键。徐毳很快确定了“域内布点、域外定线、依托展会、合作交流”的销售模式,在松原的6处销售点均纳入松原市旅游地图,成为该市指定旅游产品、特约旅游商品提供者。徐毳还多次代表吉林省和松原市参加域外冰雪产业推介会。
为了将非遗文化推广出去,徐毳积极参加在全国各地召开的50多场大型展会,还多次赴意大利等国家进行推介。
当下,旅游逐渐成为人们生活中重要的消费模式之一,而旅游的常态化也推动了旅游商品的常态化,这为非遗等传统文化的传承与推广提供了便利。
徐毳建议,在各景区和文旅商品企业都在向旅游商品发力的状况下,以非遗等优秀传统文化为主题的旅游商品销售要与旅游深度结合,结合景区所在地的传统、民俗等研发对应的特色文创产品。
近年来,吉林省文化和旅游厅大力支持旅游商品产业的发展,不断推进其市场化进程,努力为广大文旅商品企业搭建展示沟通和协作交流的平台。时下,吉林省文化和旅游厅正着力打造“礼遇吉林”旅游商品品牌,未来还将逐步推进建设线下旅游商品综合体及线上旅游商品数据库,集中省内的优势资源,由政府牵头,建立统一的平台、形成统一的标识、打造统一的品牌、制定统一的宣传口号、梳理统一的文化内涵。对此,徐毳说:“我们传统文化领域应‘抱团取暖’,给各文化企业带来直接的收益,助力文艺工作者更好地创作,为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贡献力量。”
近年来,吉林省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促进了文旅企业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旅游商品唱“主角”的时代即将到来,以非遗等优秀传统文化为主题的旅游商品也许会成为奏响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新乐章。(费 菲 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