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擦亮非遗这张高原特色“文化名片”

尕玛多吉

2021年05月04日11:55来源:光明日报 原标题:西藏:擦亮非遗这张高原特色“文化名片”

   “久河卓舞”传承人尼玛(中)在西藏琼结县下水乡小学进行教学表演。 新华社发

国家级芒康弦子舞传承人次仁旺堆。觉安拉姆摄/光明图片

西藏古籍保护中心的工作人员修复珍贵藏文濒危古籍文献。新华社发

   在西藏昌都市卡若区嘎玛乡的民族手工艺培训基地,学员在学习画唐卡。新华社发

西藏是文化资源大区,包括民间文学、传统舞蹈、传统戏剧、传统美术等在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底蕴深厚、历史悠久、形态多样,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宝库中一朵绚丽的奇葩。

习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强化重要文化和自然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西藏启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以来,紧紧围绕加快建设“重要的中华民族特色文化保护地”的目标,不断激活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使古老文化在传承创新中焕发出澎湃活力,藏戏、格萨尔、藏医药、唐卡等一大批曾经散落高原的民间文化瑰宝,正凝聚成一股自信、自强的昂扬力量,成为高原敞开怀抱走向世界的一张张亮丽文化名片。

“这次展览的一大亮点,是作品设计新颖、技法相当成熟,其中不少作品出自80后甚至90后青年作者之手。”

2021年3月30日起,为期一个月的“沃塘瑰宝—拉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展”在拉萨市柳梧新区西藏牦牛博物馆开展,这次展出包括藏文书法、唐卡、木雕制作等169件作品,涉及20余种非遗项目。

“大批年轻人成长起来,让我看到了非遗传承的光明前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唐卡勉唐派传承人、西藏大学艺术学院首位教授和硕士研究生导师丹巴绕旦说,“我是1959年前从事唐卡绘画至今的3位画师之一,而目前全自治区能独立完成作品的唐卡画师有1000多位,其中20多岁到30多岁的年轻一代画师成为人数最多,且作品也很丰富的骨干群体。”

为壮大传承人队伍,示范带动相关项目活态传承和有效保护,西藏用10年时间,基本建立健全了四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名录体系,藏戏、格萨尔、藏医药浴法3个代表性项目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89项、96人入列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名录和传承人,460项、522人入列自治区级代表性名录和传承人,2030项、1050人入选市县级名录。

“传承人队伍建设是非遗保护与传承的核心,只有拥有了一批稳定的传承人队伍,非遗保护工作才有了支点。”西藏自治区文化厅二级巡视员吉吉说。

截至目前,中央财政已累计投入1.7亿多元用于非遗代表性项目保护、代表性传承人记录工程、传承人群普及培训及扶持传承人开展传习活动等。西藏财政投入4753.9万元,加大了对传承人群的扶持力度,先后命名159个自治区非遗传习基地,16个生产性保护基地,8个自治区非遗特色县乡村。同时,积极落实“中国非遗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相关要求,举办唐卡、传统雕塑及藏戏传承人群普及培训班9期,累计培训306人。这一系列举措进一步拓宽了非遗活态传承新路子,为更多包括普通从业者在内的新一代传承人群创造更好的成长条件。

“从传承人到传承人群社会化的培养,西藏非遗活态传承迈入了新的时代。”吉吉说。

“截至2020年年底,随着传统藏戏《文成公主》实现数字化、舞台化,自2013年启动的西藏传统八大藏戏数字化舞台化工程已顺利完成了6部剧。”西藏自治区藏剧团团长边点旺久表示,传统藏戏广场化的演出形式不利于藏戏艺术的传承发展,数字化、舞台化不仅仅利用现代化的声光电等技术,为观众带来了更好的观赏体验,还通过互联网、云共享为藏戏的传播提供了方便快捷的途径。

藏戏历史悠久,约起源于600多年前,是一门集歌舞、表演、说唱、文学于一体的综合艺术。藏戏有白面具戏、蓝面具戏之分。蓝面具戏在流传过程中因地域不同形成了觉木隆藏戏、迥巴藏戏、香巴藏戏、江嘎尔藏戏等四大流派和八大经典剧目。

西藏非遗数字化保护工作涵盖传统音乐、舞蹈、技艺等10个种类,主要针对传承人及其项目,通过先进技术分类整理后,全方位展示其“基因”信息,立体记录和再现其原生态风貌。非遗数字化保护不断推进,有效解决了“人走艺亡”“人亡歌歇”的难题。目前,西藏国家级和自治区级非遗传承人普查建档和数字化保护工作基本完成,大批传承人的图文、音视频等全媒体资料陆续纳入统一的数据库。

昌都是康巴文化腹地,康巴文化作为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彰显着康巴藏族果敢豪放的个性特征与多元文化复合的地域特色。昌都市文化局党组书记德嘎旺姆说,作为国家首批非遗数字化保护试点中唯一的少数民族试点地市,昌都已完成对芒康弦子、丁青热巴、芒康盐井古盐制作技艺等8项国家级非遗的数字化整理、收集、记录工作,实现了古老文化与技艺的现代化技术保护,数字化成果登上了全国非遗数字化保护管理共享平台。

截至目前,西藏已实施35名国家级、自治区级代表性传承人的记录工程,首个格萨尔王多媒体资源库建成并投入使用,完成了30种传统舞蹈、藏戏、藏医药文化等非遗数字化工作。

“做好数字化保护工作,将有助于延续非遗历史文脉,确保民族优秀文化遗产永世长存。”吉吉说,目前西藏已进入利用多媒体互动展示、互联网、大数据等现代技术手段,以数字化和交互性的创新服务方式传承保护非遗的新阶段,让非遗“活”在了更广阔舞台上。

不久前结束的林芝市“桃花节”,带动了当地旅游持续升温。在国家5A级景区巴松错景区,如织的游人白天饱览“东方瑞士”的旖旎风光后,晚上还能欣赏和参与藏族农牧民群众在篝火旁的“锅庄”“箭舞”表演。

“西藏有丰富的旅游资源,2020年全自治区共接待游客3500多万人次,推动非遗与旅游的融合发展,有助于传播独特的非遗文化,给古老的非遗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西藏自治区文化厅厅长晋美旺措说。

2021年年初,西藏非遗博物馆首次对外免费开放参观,同时,西藏文化旅游创意园区首届艺展节也在该博物馆内拉开帷幕,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文创人员及游客观展。展览分为西藏非遗博物馆首展、百幅唐卡展、先锋剧目、文创品大赛、创意集市、传承人联谊会、招商推介及区块链技术拍卖会8大主题,旨在培育、发展及激活文化和旅游园区市场。

“非遗+旅游”“非遗+生态”“非遗+扶贫”……近年来,西藏文化部门不断探索非遗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越来越多的非遗文化开始寻找传统文化和现代生活的接入点。

在藏香故里拉萨市尼木县,当地通过设立非遗扶贫就业工坊、开发藏香主题旅游景点、景区,以旅游业带动藏香产业发展。吞达村藏香制作技艺的传承人次仁多吉,就把自家的藏香制作工坊打造成了一个旅游景点,既吸引不少游客前来参观,也给自己生产的藏香打开了销路。来自浙江杭州的游客钱女士说:“亲身体验藏香的制作过程,让我近距离感受到了西藏文化的独特魅力,非常有意义。”

西藏自治区区级非遗项目中,包括藏香在内的传统工艺类有201项,其中16项入选《第一批国家传统工艺振兴目录》。截至2020年10月,全区共设立非遗扶贫工坊108家。其中,在2020非遗与旅游融合发展优秀实践案例评选中,“拉萨市尼木县吞达村非遗扶贫工坊”从全国179个案例中脱颖而出,成功入选优秀实践案例。

“非遗扶贫就业工坊的设立是‘非遗+’的一个探索,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今后要做的工作还有很多。”晋美旺措说,下一步,我们将以文化为底色,以创意为线条,融合现代科技,实现“非遗+旅游”等跨界合作与融合发展,让更多的非遗元素进入当代人的生活,最终使非遗文化实现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把非遗这张高原特色文化名片越擦越亮。

弘扬清廉文化 推进基层治理

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基层治理的复杂性和艰巨性更加凸显。在基层治理中大力弘扬清廉之风,营造浓郁的清廉文化氛围,构建起党风廉政建设与基层治理共同推进的新格局,是提升基层治理水平的新途径。

突出文化浸润,“廉”字入心。深入挖掘各地清廉文化元素、历史纪实,并通过短视频、长图等新颖方式将本地清廉文化广泛传播,在群众中营造廉荣贪耻的良好风气,引领社会风尚大转变。主动与民间书画艺术家及小品、快板等艺术创作团队加强联系合作,通过廉洁文化作品创作、展览、评选、演出等多种方式,将清廉故事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广泛传播,引导村民将清廉文化深植内心。清廉文化的传播不仅要教育引导广大群众和党员干部修身自律,更要引导群众发挥自身监督作用,积极参与进基层治理水平提升之中,同时在党员干部心中培育主动接受监督的思想自觉,逐步形成学廉崇廉尚廉的良好社会风气。

抓好班子建设,“清”字正形。基层治理中班子清廉、干部清正是实现村务清爽、村风清朗的基础和前提。抓好基层班子建设首要统筹基层监督力量,统筹整合,让基层监督“长牙带电”,切实发挥出基层监督作用。其次,加强基层制度建设,进一步梳理基层权力清单、工作清单,健全完善“四议两公开”、“一事一议”决策制度等,加强执行情况监督,切实将村干部小微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此外,要进一步明确基层监督重点,紧盯“三资” 管理、项目建设、干部作风等关键领域,建立起详细明确的小微权力监督清单,让基层监督员有章可循。

基层治理的清廉化建设是实现清朗和谐社会的重要抓手,要集中力量、扎实推进,以清廉文化建设理顺基层治理体制机制,夯实基层治理基础,着力实现基层班子清廉、干部清正、村务清爽、村风清朗的目标,促进干群关系亲和融洽,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在基层纵深延伸,不断提升基层群众的获得感安全感幸福感,营造拒腐崇廉的政治生态和社会风气。(作者:王小淡淡)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江西发布“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

江西省政府办公厅近日印发《江西省“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规划》提出,到2025年,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占全省GDP比重力争达到5%;旅游接待总人次达到10亿,旅游总收入达到1.2万亿元;国家级旅游度假区达到5家;国家5A级旅游景区数量达到15家。

《规划》明确了江西“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的目标体系,即1个总体目标、6个具体目标。总体目标为到2025年,赣鄱文化软实力进一步提升,社会文明程度得到新提高,人民群众精神生活日益丰富,文化赋能和旅游为民、旅游带动作用全面加强,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和旅游业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和重要支撑,成为国家文化和旅游产业重要基地。6个具体目标为赣鄱文化引领力实现新提升、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利用得到新增强、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取得新进展、文化产业竞争力取得新优势、旅游业贡献度达到新水平、现代化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得到新提升。其中明确,新增一批富有赣鄱特色的高品质国家级旅游景区和度假区,把江西省打造成为红色旅游首选地、最美生态旅游目的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验地,建设成为世界知名旅游目的地。

《规划》明确了“一个工程、八大体系”重点任务,即实施社会文明促进和提升工程,构建新时代文艺创作体系、完善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利用体系、健全现代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完善现代旅游业体系、完善文化交流和旅游推广体系、建设文化和旅游融合创新体系、建立文化和旅游现代治理体系。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河北省文化和旅游厅成功入选国家开展使用保险交纳旅游服务质量保证金试点单位

原标题:河北省文化和旅游厅成功入选国家开展使用保险交纳旅游服务质量保证金试点单位

9月27日,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印发《关于同意河北省开展使用保险交纳旅游服务质量保证金试点工作的批复》(文旅市场函〔2021〕412号),河北省文化和旅游厅成功入选国家开展使用保险交纳旅游服务质量保证金试点单位,重点推动利用质保金保证保险替代现金交纳旅游服务质量保证金试点工作落实。利用质保金保证保险替代现金交纳旅游服务质量保证金试点是我省文化和旅游行业进一步推动“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举措,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对受新冠肺炎疫情持续影响行业企业加大扶持力度的具体措施,是文化和旅游系统深化党史学习教育、为群众所办实事之一。利用质保金保证保险替代现金交纳旅游服务质量保证金试点工作坚持“政府主导、市场参与、企业自愿”的原则,加强旅保合作,鼓励开发完全符合旅行社旅游服务质量保证金有关规定的旅游服务质量保证金履约保证保险,创新机制和服务,鼓励旅行社利用质保金保证保险替代现金交纳质保金,进一步支持旅行社高质量发展。此次入选国家开展使用保险交纳旅游服务质量保证金试点单位,是今年河北省文化和旅游厅制定《加强旅游服务质量监管提升旅游服务质量行动方案》以来,提升旅游服务质量的一大突破,对于支持旅行社积极应对经营困难,有效降低经营成本,推动旅行社经营全面恢复和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下一步,河北省文化和旅游厅将严格按照《文化和旅游部关于加强政策扶持进一步支持旅行社发展的通知》要求,积极与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河北监管局沟通协调,共同推动利用质保金保证保险替代现金交纳旅游服务质量保证金试点工作落地落实,努力为文化和旅游企业恢复振兴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非遗项目“杰松达孜”藏历法培训班在拉萨开班

2021年05月17日09:52来源:新华社 原标题:非遗项目“杰松达孜”藏历法培训班在拉萨开班

   近日,首届西藏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杰松达孜”藏历法培训班在拉萨开班。培训班有来自各地的17名学员,培训历时20天。

图为培训班学员在交流。新华社记者觉果摄

拉萨启动2021年“藏戏演出季”至7月17日

车军伟

2021年05月31日11:46来源:中国西藏新闻网—西藏商报 原标题:拉萨启动2021年“藏戏演出季” 至7月17日

为切实提升公共文化服务能力,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5月29日,由西藏自治区文化厅指导,拉萨市人民政府主办、拉萨市文化局承办、布达拉宫广场管理处、拉萨市八区(县)文旅局联合协办的“庆祝建党100周年和西藏和平解放70周年暨2021年‘藏戏演出季’”活动正式启动。

记者了解到,本次“藏戏演出季”共有8场演出,即日起每周六进行演出,将一直持续到7月17日。期间,从拉萨、日喀则选调8支优秀民间藏戏队轮流参加演出,240余名民间藏戏艺人将轮番呈现《朗萨雯蚌》《甲萨帕萨》《卓娃桑姆》等传统藏戏经典剧目,以丰富多样的传统剧目献礼党的百年华诞和西藏和平解放70周年。同时,以“藏戏演出季”活动为契机,还将围绕传统工艺类项目开展非遗保护成果展8次,每周选调6个传统工艺项目参展,展示近年来拉萨市非遗保护工作取得的优异成绩,积极营造全社会共同参与保护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浓厚氛围。

藏戏文化历史悠久,蕴含深厚的文化底蕴,体现了西藏人民的独特创造、精神理念、道德规范,具有历久弥新的当代价值,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据悉,“藏戏演出季”活动作为一项普及拉萨非遗活态传承的文化惠民工程,自2018年启动以来,已成功举办三届,先后由28支民间藏戏队轮流参与演出共37场,观众人次达11.5万余,相继为广大人民群众献上了诸多耳熟能详的优秀剧目。

同时,依托 “藏戏演出季”活动,设立的“拉萨非遗成果展”展销活动,选调我市非遗代表性项目和传承人参与,共展销37场,产品销量破67万余元。不仅有效推进了拉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传承,更丰富了广大市民游客精神文化生活需求,同时也为拉萨打造旅游文化特色品牌起到了积极作用,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

“下一步,我们将坚定文化自信,继承和传承好民族传统优秀文化,发展和弘扬好藏戏文化。在自治区文化厅的大力支持下,在社会各界人士的关爱关心下,在民间藏戏艺人的不懈努力下,打造出更多更好的藏戏演出平台,使之成为拉萨品牌文化活动,给观众带来更多的藏戏盛宴,为拓宽民间藏戏团队演出和传承空间,促进文化旅游融合发展作出积极贡献。”拉萨市文化局相关负责人说。

藏戏司鼓师扎西旺杰:一鼓一钹成就艺术人生

2021年06月09日17:32来源:中国新闻网

图为扎西旺杰正在进行藏戏鼓钹演奏。受访者供图

   鼓与钹是两种寻常的打击乐器,但在传统藏戏表演中,仅有一鼓一钹伴奏,舞台节奏、气氛渲染全靠它们掌控。演员在鼓钹声中转变情绪、剧情在鼓钹声中起伏。

“舞台上,不同的角色出场有不同的鼓点,演员演绎的一招一式都要与鼓钹点节拍相合。”西藏自治区藏剧团的扎西旺杰担任司鼓师至今已有38年,清脆利落、疾徐有序的鼓点中浓缩着他对藏戏艺术的热爱。

1983年,扎西旺杰在一次藏戏巡演中偶然接触到了鼓钹演奏,从而燃起兴趣。巡演结束回到拉萨后,他拜藏戏艺术家降村为师,开始系统学习藏戏司鼓艺术。

图为扎西旺杰与大家一道制作藏戏鼓。冉文娟 摄

   求学时光辛苦而充实。每天早上他前往老师家中,从藏戏历史、藏戏鼓的特点、藏戏人物角色和鼓点的节奏等理论开始学起,随后,他以书本模拟鼓面,练习藏戏鼓的敲击技艺,逐渐掌握节奏和技巧。为了让自己更快掌握技艺,扎西旺杰白天学习、排练,晚上就独自在排练场练习到深夜。日积月累,手上磨出了厚厚的老茧,技艺也一天天纯熟。

藏戏表演时,司鼓师往往需要最先上场最后离开,有时一场戏要不间断演奏数小时,一天要演好几场。但扎西旺杰却并不觉得累。“因为我热爱藏戏鼓表演,全身心投入进去了,一场演出下来觉得身心舒坦。”

藏戏历史悠久,分为多个流派。在多年的艺术探索中,扎西旺杰博采众长,从不同藏戏流派的鼓钹演奏中汲取灵感,并运用到自己的表演中。国粹京剧也是他获取灵感的方式之一,他将一些适合藏戏唱腔的京剧鼓点吸收进来,融入藏戏鼓演奏中,演出效果广受好评。

多年的耕耘让扎西旺杰迎来艺术上的丰收。他曾担任改编传统藏戏《卓娃桑姆》剧司鼓,该剧荣获第七届中国艺术节“文华新剧目奖”;担任《朗萨雯波》剧司鼓,该剧荣获中宣部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和电视“飞天奖”;担任改编传统藏戏《文成公主》剧司鼓,该剧荣获第二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汇演“剧目金奖”和中宣部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其精湛的藏戏鼓钹表演受到观众的广泛称赞。

尽管扎西旺杰已经退休,但他并没有闲下来。现在,他将自己主要的精力放在培养年轻人上。

图为正在制作中的藏戏鼓。冉文娟 摄

   “藏戏发展很受重视,很多民间的藏戏团也很活跃,许多年轻人也非常喜欢藏戏。”扎西旺杰说,自己最大的愿望是把藏戏鼓钹演奏技艺传承下去,让藏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为此,他收了很多徒弟,这其中上班族、在校学生都有,“只要是有人喜欢,我就愿意教”。他还表示,未来他计划将鼓钹的节奏谱整理出来,再进行数字化工作,为后来者学习藏戏鼓钹提供便利。

人民日报新论:以坚持创新赢得发展主动权

魏琪嘉

2020年11月17日10:48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原标题:人民日报新论:以坚持创新赢得发展主动权

“必须坚持创新是第一动力,在全球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赢得主动权”。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习总书记深刻总结深圳等经济特区40年改革开放实践积累的宝贵经验,再次强调创新是第一动力。

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经济特区的发展历程表明,大胆闯、大胆试的改革精神和创新意识,不但做到了“一子突破”,还起到了“激活全盘”的作用。从创办第一家股份制中外合资企业,到培育出我们自己在世界上叫得响的民族企业;从创办第一家企业自办的股份制银行,到各大金融总部机构分支机构高密度聚集;从建立第一个出口工业区,到成为集服务贸易、货物贸易于一体的重要城市,一系列创新实践让生产要素活力竞相迸发,支持了特区经济实现高速发展。深圳地区生产总值从1980年的2.7亿元增至2019年的2.7万亿元,年均增长20.7%,经济总量位居亚洲城市第五位;2019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25万元,比1985年增长31.6倍,率先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可以说,没有一系列的大胆尝试,就没有生产力的大发展。

习总书记强调,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圳等经济特区的改革实践表明,坚定不移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培育新动能,提升新势能,才能更好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和产业创新高地。从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学习国际先进管理方法,到抢占战略性新兴产业先机、着力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构建起了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深圳跻身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第一方阵”,按下了科技创新发展的“快进键”。国家超级计算深圳中心、大亚湾中微子实验室、国家基因库、鹏城实验室等陆续建成,国家实验室、国家重点实验室、大科学装置等创新载体数量呈现出裂变式增长……深圳的改革发展实践表明,只有在创新方面长期不懈坚持,才能实现科技水平的大跨越。

创新驱动发展,需要以重点突破带动和推进全面创新。推动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需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大胆创新、真抓实干、奋发进取,以更大魄力、在更高起点上推进改革开放。当前,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在优化提升空间发展格局、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不断优化营商环境等方面,为实现更高水平开放创造了有利条件。未来,要进一步营造创新氛围、鼓励创新、崇尚创新,通过改革持续扩大开放,大幅度放宽市场准入,加快培育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推动产业在区域间的特色化发展,找准地区产业链定位,实现制造业、服务业融合发展;打造人才“蓄水池”,吸引更多高精尖人才落户本地,实现各类要素在创新环境中充分释放活力和价值,推动高质量发展行稳致远。

创新是改革开放的生命。特区的创新是蕴含巨大勇气的创新,是永不停步的创新,是科学全面的创新。以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为新起点,在应对变局中开新局,在守正创新中担使命,努力培育更多创新的种子,不断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我们必能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

(作者为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产业经济研究室副主任)

《 人民日报 》( 2020年11月17日 05 版)

人民日报新论:培养造就新型农民队伍

潘墨涛

2020年11月18日09:41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推进乡村振兴,人才振兴是基础。“十三五”时期,以习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推进农业农村各类人才队伍建设,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推动脱贫攻坚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持,推动农业现代化建设取得明显进展。通过分层分类培训,目前我国高素质农民队伍规模达到1700万人,涌现出一大批“田秀才”“土专家”。

习总书记强调,扶贫要同扶智、扶志结合起来。坚持群众主体,激发内生动力,是脱贫攻坚伟大实践积累的宝贵经验之一。应当看到,当前一部分农民刚刚脱贫,对教育培训的需求很大,培养造就新型农民队伍还有很大空间。智和志就是内力、内因,推进乡村振兴必须像扶贫开发那样强化扶智、扶志,注重调动农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注重培育农民群众发展生产和务工经商的各项技能,注重激发农村地区和农民群众自我发展能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继续加强乡村人才队伍建设,加大内生动力培育力度,用好农民培训教育这个重要抓手。

培养造就新型农民队伍,准确把握农民教育的丰富内涵是前提。相较于普通国民教育、职业教育等专业领域,农民教育处于经济发展和乡村治理的“交叉地带”,涉及社会治理、乡村振兴、产业发展甚至垃圾分类等方方面面,复杂程度高、覆盖面广、需求多元的特点突出。因此,做好新时代农民教育,必须围绕农民自身发展的多元诉求施行分类教育,围绕不同地区的多样特质回应特定发展阶段的特定需求,努力实现农民教育与国家战略的适应性发展。从全面了解产业扶持、财政补贴、金融保险、社会保障等政策支持,到掌握市场规律、法律法规和农业知识,再到操作农机器具、掌握种植养殖技术等,只有精准设计教育内容和方法,才能让农民教育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培养造就新型农民队伍,改革完善农民教育制度是保障。当前,我国农民教育培训体系已经初具规模,教育教学模式也呈现多元化发展趋势。在此基础上做好新型农民队伍建设,必须聚焦乡村振兴的主战场,下足职业化、规范化的硬功夫,用好全社会资源和力量。比如,整合农业职业学校、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科技科普示范园区、农民夜校、乡村振兴学院等各类教育培训资源,提高其持续性与制度化水平;汇聚项目、资金,明确牵头部门和牵头责任人,避免“撒胡椒面”式的投入;建立城乡、区域、校地之间人才培养合作与交流机制,鼓励社会主体参与农村农民教育,支持乡贤办学,激发农村农民教育活力;坚持线上线下融合发展,加快实现农业科教云平台的落地对接、推广应用。夯基础、建制度、强队伍、提效能,各类教育资源、科技资源、人才资源才会源源不断流向农村和农业。

“十四五”时期,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农民教育也面临更加紧迫的形势和任务。继续加大重视程度,健全体制机制,完善方式方法,我们就一定能培养造就更多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为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美好愿景打下坚实基础。

(作者单位: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

《 人民日报 》( 2020年11月18日 第 07 版)

着力提高党的建设质量(思想纵横)

姚桓

2020年11月18日09:48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原标题:着力提高党的建设质量(思想纵横)

在近百年的奋斗历程中,我们党在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上始终保持足够的清醒,在提高党的建设质量上不断加力,为保持党的先进性纯洁性,确保我们党始终成为领导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核心力量提供了坚强保障。

党的十九大把不断提高党的建设质量纳入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强调我们对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要聚精会神地抓、真心实意地做,取得实实在在、令人满意的效果。不断提高党的建设质量,充分体现了以习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党的自身建设实事求是的态度,表明了我们党力争党的建设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的坚强决心。

任何政党都是为完成一定政治目标而成立的政治组织。马克思主义政党必须旗帜鲜明地把政治建设放在党的建设首位,以政治建设解决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等问题,并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全面推进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离开政治建设,党的建设就会迷失方向、缺乏动力,更谈不上党的建设质量。

问题是事物的矛盾、工作的缺口、措施的短板。问题解决得如何,是检验党的建设质量的标尺之一。一些地方和部门在党的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不是孤立的,而是有复杂关联的,甚至是交织在一起的。坚持问题导向,要求我们加强调查研究,从暴露的突出问题入手,探寻与此相联系的其他问题,找到“问题链”和隐藏在后面的“因果链”。区分主要问题和次要问题、原生问题和次生问题、全局问题和局部问题,以及导致问题的主要原因和次要原因,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加以解决。这样就会大大提高解决问题的系统性、持久性和彻底性,达到提高党的建设质量的目标。

党的建设质量是可以考察、衡量的,提高党的建设质量不是抽象空洞的口号和一般性要求。比如,学习时间、培训规模、参加人数、调研次数等可以作为显性指标。具体来说,一个地区、一个单位党的建设质量如何,要看政治生态是否健康向上,领导班子是否团结有力,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是否自觉坚定,党组织是否有较强的组织力,能否有效地动员、组织和服务群众,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是否得到重视、解决或正在解决,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是否发挥出来,党员干部在关键时刻和突发事件中能否站出来,等等。这些都是党建成效的基本反映,是实打实的、可以考量的,也是群众能够感受到的。在这些方面做得好,或者不断改进,党的建设质量就有保证。

不断提高党的建设质量,需要建立科学的工作机制。机制是以制度为依托建立的有明确目标、实施方案、保证措施和反馈渠道的工作系统,是推进党建工作的最佳方式。不断提高党的建设质量,就要通过建章立制把分散的办法系统化、有效的措施制度化,建立健全科学的工作机制。

(作者单位:北京市党建研究会)

《 人民日报 》( 2020年11月18日 第 09 版)